渔舟唱晚龙龟河 消夏避暑红洞桥
四十里龙龟河,山环水绕,西起三门桥,南至官渡桥,东抵大石场头响水洞,北出沙湾渡口。一年四季,碧水天蓝。两岸茂林修竹,绿树成荫,村庄古朴,风光如画。传说女娲在沙湾采石补天后,盆地里一派盎然生机,山川灵气冲到老耳太虚宫,太上老耳便酝酿在云盘山召集万仙大会,让吕洞宾从现天池镇高木顶赶来千钧巨石截断沙湾渡口,让大石再次成为一片江洋,圆寂他的无极大法。然而这一违背自然法则的计划被龙龟之神揭破,他们赶紧在铜鼓庙撞响惊天擂鼓,慌乱中,李老耳搭上一只行空天马奔下界来。谁知天马不是老耳本骑,受不了如此惊悸,从云端中迭落了下来,还未等老耳回过神来,天马已经涉水被淹,措手不 及的李老耳,急忙一个纵身在望龙山咀踏了一个脚印返回太虚宫,收回大法,万仙大会因此落空,老耳岩却因此得名(老耳岩原名“海漫山”,据叙永县志《舆地篇》描述:海漫山在治北,延袤八十余里,似海水汗漫”)。这只天马从此化着龙龟河岸的“马鞍山”、“马落沱”等名胜,至今还默默向人们讲述那段传奇
故事。吕洞宾所赶的石头呢?抛散在现水尾镇米城到三门的大路边,今天还能清
晰可辨当时洞宾用鞭赶石的痕迹。老耳的坐骑牛被一条天绳牵着正驾风驭云从三门赶来,听说老耳返回太虚后便化着三门桥头的抵柱石,至今还在那儿默默地尽忠职守成为“三门八景”之一,清代文人刘铭有诗赞曰:
怪石巍巍恰似牛,独卧溪边几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洒全身似汗流.
青水齐眉难开口,牧童鞭策不回头。
古今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传说是玄乎的,但荡舟于龙龟河上所感受到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确如入仙境,泸州市原副市长陈杰到了这儿曾高度评价:这是一条难得的未被污染的天然河流,加上两岸桑竹村舍,原始古朴,纯然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不奇不是山,不怪不是石,区外热浪滚,洞内凉习习。看山玩石,避暑消夏走红洞桥去。
首先,红洞桥丹霞岩貌神奇秀美,独特壮观。
红洞桥景区地质构造特殊,集中分布着两片典型的白垩系红色砂岩中山峡谷丹霞地貌区,它以极其绝丽的赤壁丹岩,奇峰异石与无垠的漫山翠竹,飞瀑流泉相映衬,实属天下少有,大石仅有。一片是小河沟红洞丹岩群,有的如半月凌空,有的如莲花展萼,形成壮观的“新月岩”,“莲花台”,“天网捕鱼”,“猴子跳海”等景点。一片是长滩沟白岩丹霞绝壁,壁立千仞,连绵三湾五埂,好一幅天然壁画,刻印着不知多少岁月风刀而形成“仙人指路”,
“丹凤朝阳”等景点。
其次,红洞桥水体景观千姿摇曳,万种风情。
“有岩必有瀑,无瀑岩不灵”,这是该区自然景观的一大特点。红洞桥有多处瀑布,其中以小河沟红洞瀑布最为壮观。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响若洪钟,壮若龙吟。走近它,先见一潭,其间白浪翻滚,水雾扑面,如龙嘘气,吐纳百状,当地人称这叫“大龙潭”。举目望去,三叠瀑布宽21.2米,从189米
高的丹霞峭壁上奔腾而来,真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四川省园林设计院的一位姓陶的工程师考察后认为:“这是神州帘状瀑布又一奇观。”要是赶上艳阳高照的日子,那龙潭上空还会出现一道彩虹,时而挂在瀑上,时而卧在瀑中,移步换景,变幻莫测而形成飞龙瀑布,彩虹瀑布,幻影瀑布等景观。这时要是游人登上二级瀑布彩虹台,还有那美妙的五彩光环将人围绕,人动环动, 亦步亦趋,增无限情趣。
此外,长滩沟头的洞天瀑布也别具特色,站在瀑布脚下的龙潭边仰望,雪亮亮的水花从一个四角见方可见天光的岩孔中奔涌而下,撞击在下方倾斜的岩石上,一线排开,渐流渐宽,状如扇面,煞是壮观:要是水源枯竭,近10米宽,20米高的岩壁就像流动的珍珠,皇冠垂帘,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再者,龙龟河从洞前经过,水体四季长清,曾是幽谷漂流的好地方,可不久后,沙湾二级电站大堤将在下游筑起,这是又将成为一处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山色湖光相映,恍若置身仙境。
其三,植被景观,丰富多彩,超凡绝尘。
红洞桥景区与水尾画稿溪,贵州四洞沟都在同一纬度上,保存着较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体系。漫山翠竹,直逼蓝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双株并蒂、三头同躯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撑楸等在深谷中成林成片,遮天蔽日,生机勃勃。步行在林间小径上,偶有松鼠、野鸡惊起,凭添诸多野趣。近年来人们自然保护意识增强, 猴子、山羊等野生动物重返家园,偶有出没。
其四,人文景观渊源流长,厚重异常。
历史悠久,佛教风韵浓烈的白云寺曾与龙龟山齐名,有“南道北佛”之称。相传,正当白云寺香火旺盛之时,因重大佛事活动而撞响白云寺晨钟暮鼓的时候,要是有天降祥光于人间,此间年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古人有题刻桥头碑联为证: “古道平平,红洞溪流横半月;周行坦坦,白云钟声落长虹。”世居大石的古羿人在明末清初屡遭战乱洗劫后神秘消亡,他们在该区环岩绝壁上留下的多处“岩头堡”,是今人文化寻根的好地方。另外与该景区一河相望的堪称“川南一绝”的望龙村清代民居群,更是寻古探源的理想去处。据说古先辈用前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依山傍水修建了大小庄园二十余幢,有的显示富丽堂皇,有的张扬风格迥异,有的讲究与环境的协调,有的追求艺术精湛……总之,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积极推进,旅游业的方兴未艾,定当把我区旅游资源的潜力发掘出来,成为一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关专家考察后曾认为“红洞桥景区是真正回归自然,反朴归真的旅游胜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