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外公范熙壬,暨五兄弟在湖北黄陂很出名,早已纳于县志。他们兄弟之中,特别是老大;老二;老五那般了得,其事迹轰轰烈烈,是当地人茶余饭后教育后代的话题。被当地民众奉为人中三杰--范熙壬、范熙申、范熙绩,不敢说他们对中国社会的推进起了多大作用,但他们所作的事的的确确激励了一代人!下面就我母亲的回忆奉献给大家:
我的父亲范熙壬
今年是父亲128岁生辰,68年冥寿,我的祭联是“高瞻远瞩,不断革命,毁家纡难。为政,一生红火。惜未见所盼红日。”“博爱广施,毕生行仁,隐姓奉公。教儿,两袖清风。喜终得受知豪天。”
现在应地方志馆函约,简单记一下父亲平生。
(一)反军阀、反帝,屡受通缉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蒙受奇耻大辱,父亲在庭训和母教之下,坚持苦读,15岁中秀才,16岁在两湖书院,朔望课卷,多列超等第一。18岁与祖父同科中举,上北京联合福建林旭,发动两省公车上书,反对德帝侵占山东沿海权益。六君子被害,随祖父避走钱塘,幸免遇难。
‘06年父亲在日本东京主编《新译界》,专诚拜访林则徐哲嗣林灏苏学政,请来林公尊容,刊登首页,强调林公师夷制夷,翻译东西列强先进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提供国内有识之士,积极谋取强国富民之道。市图书馆还存有首刊号四册。’85年台张玉法教授出版《清末民初期刊汇编》头三卷就是《新译界》。
‘13年父亲先后被选为国会议员,兼宪法委员会委员。首先就对袁世凯向日帝大举借款,提出严厉质询。除国会记录之外,周谷城教授历史书上都有节录。当时敢冒大不讳,触犯袁氏虎威,应当是难能可贵的。
‘20年同窗同乡至友,陈士可老伯,北上镇抚外蒙。父亲不但亲自参加蒙藏委员会,还介绍五叔随军前往,书赠陈律诗三首,鼓励他们维护国家权益和尊严,免受俄帝进一步侵犯。
‘23年曹吴贿选,父亲不但严词申斥,拒绝高凌尉派人送来巨款,反而典押住屋“采寿堂”组织议员南下津、沪,穗,拥护中山先生“三角联盟”,被选为非常委员会行政委员。
‘24年祖母胃病告危,父亲仓促返京,并为反对法帝以金本位赔偿庚款(金佛郎案)出席议会。王克敏之流恶意攻击,飞掷砚台,甚至包围住宅,大事逮捕。幸亏祖母设计先乘马车,甩开眼线,父亲才得脱身。
‘25年“五卅”惨案之后,武汉又发生“汉案”,反对英帝“太古”洋行迫害工人,以及大智门流血事件。父亲不能顾及祖母病危,就与李书诚老伯等七人专程南下进行斗争……大会上当着肖耀南最先提出人权法案,争取国际援助,为27年收回英租界聊尽微薄之力。
‘26年宁汉分裂,父亲见事不对,十月卅日又为党典押“莱园”;专程往东北进言张作霖,,继续中山先生三大政策,趁老蒋羽毛未丰,九江未下,坚持三角联盟,只是张顽固不化,不肯接受建议,败兴而归。
‘31年九·一八事件,父亲和日本朝野绝交,提出严厉抗议,,并趁在高校授课之机,鼓励学生排演话剧等,进行了宣传抗日救亡种种活动。
(二)为国为民,毁家抒难,隐姓埋名,不断进取
父亲1898年春,第一次过黄河有“同舟有严父,敢自诩澄清”。‘08年留别祖父有“得父膏腴真不少,致君尧舜究如何”可见自幼就有强国富民之志。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为国为民,毁家抒难的典范,不绝于史。父亲一生,为政红火,能够跟随时代,不断地探索革命真理,也正是想以已微薄之力,扶佐当局,振兴国家,造福人民,
‘23年六月反曹吴贿选,父亲不得已典押住屋,组织同仁南下。 “采寿堂”是父亲为迎接祖母北上,黎元洪手书“采寿堂”金花大匾而得称。遗憾地是未能为祖母只好病。反而多次令他老人家为父亲屡受通缉,频添焦虑。尤其为少数押金,遭受复利剥削,最后不得不将该屋出售。祖母‘25年就是在该屋去世的。’
‘27年4.12蒋介石、张作霖大肆逮捕党员,4月6号张即派军警非法闯苏联公使馆。李大钊不肯走避,甘自牺牲,唤醒人民觉悟。父亲以公开的非党议员的身份连日进行营救,幸亏老友汪荣宝回国述职,发现父亲也在黑名单之列,立即催促父亲走避冯玉祥处。日商傕息,又骗三叔拿走价值万元的珍本古籍,抵押利息。“莱园”是北京唯一的一幢,城墙砖修建的宅院,实价为三万多元。‘31年父亲返京一直为此进行诉讼。一。二九运动之后,北京高校停课,日本浪人在华北为所欲为,我们全家返汉。“莱园”即成为历史悬案,正翼车送父,描写过父亲离京,为国为家的双重痛苦。
(三)忘亲忘已,走北奔南,拒官弃禄,乐育英才
‘07年父亲返祖国视父疾,并为防止唯一的熙芝姑未婚而殉情自杀。但为随张之洞带往北京筹办议会,筹开法律馆,忙碌半年多。
‘08年到南昌,芝姑已去世二个多月!父亲为安慰两老,为芝姑申请了牌坊,也未能抚平两老的忧伤。祖父的身心大受影响,辛亥革命时被选为民政长,竟未能履任,13年初就去世了。
‘13年国会成立,父亲被选为国会议员。‘07年父亲最先所筹办的议会,经过六年才得实现。未及安葬祖父,,即北上就任,盼望更好地发扬民主,为民喉舌。不料袁世凯竟然解散国会。父亲才带着母亲和孟维姐南下安葬祖父。当时情况同乡陈规师父还向我提及。
不料23年为反曹吴贿选,把“采寿堂”典押了。’
24年为反对金佛郎案,又让祖母受惊。难得是祖母以虚弱之身,跺着拐杖质问来者,满院军警无词以对,夹着尾巴走了。
‘25年父亲又为了汉案, 病榻前辞别祖母;九月返京,仅仅来得及送终。这是父亲一生对祖母最大的遗憾。当年三月哭孙中山先生九月哭祖母,在我心目中父亲的确是忠孝双全的典范。
舍间为六代教师之家,一直为国家培育英才。记忆所及,就有三、四十位在家里小住过。就拿金佛郎案时军警包围“采寿堂”为例:眼线被祖母甩脱之后,又闯入花园,询问13岁的堂兄,他谎称父亲在西院,大批军警包围住宅,每间房两人把守,进屋摇大衣柜,我急请梓亭霁云二位侄哥翻马号矮墙,到田福侯老伯处报信。现在梓亭的儿孙在英国,在北京交大都是科技人才;霁云的儿子毕业美国西点,孙子也在英国求学,这样发旺的本家不及细述。就当时被抓去当人质的秉能哥的长子,正翼毕业金陵大学,上海修建公路的劳模,又是舍有名诗人;次子正翮是北京林科院离休干部,松风诗社社员;三子正翘,杭州大学教授,曾被派选香港新华社为经济部长。可见秉能哥一个人北上求学,他的子孙更发旺,其他可以想见。梅生么爹和他的姐姐纯慧么爹,毕业北京,各自在上海、武汉办学;梅生么爹还参加过收回英租界行列,国画大师刘海粟报导过的一本杂志,就是他给我的。
27年初谭延闿一月薪900元函请父亲南下,父亲决留北方局,婉言谢绝了。‘31年父亲返汉修谱,亲自嘱咐范正松父母,善自烈士坟墓。解放后,伍修权同志为建陵园,他们建议迁父灵入园,父亲为民请命争取歇尽己力,不断与时俱进;隐姓埋名,在所不计。宋教仁的日记上载有:1911年父亲与宋教仁,汤化龙等商议扩充军务,在黄兴官邸住了半个多月,1991年宋,黄二位老伯的儿孙返汉,召开辛亥革命后裔联谊会,国防职工大学左松呈校长给我买了火车票。当时交通不便,被我家里的人退了票,错过了这一次机会。现在能在地方志上加此一页,总算是使人文历史上增加一笔较好的范例,明年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建党86周年,记此,告祭父亲在天之灵。
|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