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80|评论: 9

[交流共享] 【梨園對話】12 . 孟广禄:"哗众取宠" (藝苑百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09:58 | |阅读模式


       孟广禄:"哗众取宠"



                        摘自《那些角儿:一个“外行”眼中的梨园》 作者;白燕升


   首次全方面呈现梨园真实生态。央视主持人白燕升与40余位梨园名角独家对话。收录了白燕升和张火丁、裴艳玲、计镇华、马兰、陈智林、王君安、吴江、谢涛、张克、韩再芬、孟广禄、李胜素、常香玉等的对话。 这些角儿在作者面前坦露心扉,畅言戏台上的喜悦与忧伤,戏台下的酸甜苦辣。许多语言生动传神,能使人窥见名角们心底乾坤。


孟广禄是一位依然当红的裘派花脸。

身材不高的他却塑造了伟岸的艺术形象;他说话的语调也不高,还略显沙哑,但他的演唱,却高亢嘹亮响遏行云。

近些年,他频频往返于京津两地,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不论是传统戏还是新编戏,不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总能看到他的尽职尽责,感受到他的创新张力。

为孟广禄量身定做的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让他费尽心思,退掉了几个月的商演,潜心于创作。他曾发出"了解一个人比了解社会要难"的感叹,于是他走进了郑和的精神世界:"这次无论对我扮演郑和,还是对交响京剧的创排,都是一次创新。《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和-,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非常有现实意义。我太喜欢这部剧了,尤其是-妈祖-那场。这是我至今为止最喜欢的一段唱,我想把它作为我的代表作。"

这出戏他不光自己喜欢,还赢得了专家的肯定。2009年5月,他凭借此戏他摘下"二度梅"。

孟广禄的舞台呈现情酣意满,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也体现在舞台上下的思考中,他希望京剧演出能早日实现市场化,演员之间能跨越地区和剧团的限制进行流动演出,广泛传播国粹。正如歌里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认同。带着这份认同,我走近了孟广禄。

白燕升:现在一提到裘派花脸,很多戏迷很自然的就会想到你。但是当时在你学戏的时候,花脸的流派还是很多的,金派、郝派、侯派、袁派等等,你怎么就选中了裘派?

孟广禄:当年我岁数也很小,也不知道什么派别。有一次我在家里,偶尔当中就听到裘盛荣裘先生《赤桑镇》,那声音打动了我,太好听了!我按照那个学,考到中国戏曲学院,毕业之后,我还是天天坚持听裘盛戎裘先生的带子,我学一段戏能把带子听平了。而且把那词都写下来,天天写。

孟广禄

1962年11月生,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一级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

他的嗓音洪亮高亢、气力充沛、行腔委婉细腻、韵味醇厚,颇具方荣翔之神韵,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青年花脸名家。新编京剧《郑和下西洋》是他倾心演出的剧目,受到广泛好评,因此荣获"二度梅"。

他是裘派花脸的佼佼者,刚直不阿、睿智沉稳的艺术形象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他气力充沛的行腔常常博得满堂华彩,令观众情酣意饱、振奋不已,无论谁听了他的唱,都会大呼过瘾。

白燕升:当初对裘派艺术的那么喜爱着迷,唱了二三十年之后,对于裘派的理解有没有变化?

孟广禄:现在理解比较深了。说到裘派唱腔,每一个人都说是声情并茂。我想哪一个派别不是声情并茂?但是真唱到声情并茂,太不容易了,能唱到你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让观众能接受了,很难!

白燕升: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提到裘盛戎大师,很多人迷恋他浓郁的裘派声腔。从裘盛戎大师,到您的老师方荣翔先生,再到广禄你,我发现,三位的身材都不是很魁梧,但是声音确实嘹亮,这有什么秘密吗?

孟广禄:一个是练!其二,发声上应当是科学的。包括头腔、颅腔、胸腔、鼻腔怎么运用,怎么能让它统一,高音到什么位置上,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白燕升:讲究科学的发声方法特别重要。现今的裘派居多,于是也就留下了十净九裘的说法。传承裘派艺术的人多了,其他花脸流派的普及相对来说薄弱了,这也确实是现实。不知广禄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孟广禄:一个是裘派在唱腔上确实比较时尚,而且它的特性和个性,都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无论是裘盛戎先生,还有我师傅方先生,他们的唱腔到现在都符合观众的胃口。我不是说每一个派别有高低。有时候你说这个东西不景气,跟我们是有关系的。一个行业的不景气,跟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个人应该有一种责任感,首先就是你对得起自己的艺术,第二你对得起观众。平时下的工夫,是不是跟你自己的名气,包括你拿的工资吻合。我们不能混,我们要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艺术。

白燕升:提到花脸,这也是一个共识了,在裘盛戎大师之前的金少山先生,是花脸的一座高峰,那个时候用洪钟大吕来形容可能是最为真切的。那么裘盛戎大师呢?人家说是一座更高的山峰,更加注重了唱腔的韵味,更加注重了人物。裘派艺术能够几代几代的流传到今天,我相信跟裘派艺术的生命力是分不开的。

我们认识有十多年了,经常见面,也经常会聊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有顾虑,不知能不能跟你交流?

孟广禄:我这人实实在在,有什么事你就说,没关系!

白燕升:我也是思考了很久,其实提到广禄,你有很多的拥趸。但我也听到过一些质疑的声音:孟广禄的演唱和表演,有的时候是不是有些过?

孟广禄:首先感谢大家!这说明大家对我关心爱护。我认为确实有这种情况。演员需要磨练,不但是台上的磨练,还有情绪的磨练。因为我的性格是比较直爽的,我想在以后确实要有所收敛,要含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台上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应当到什么程度?跟做人一样:讲个度。我想,慢慢地,我能到达那种境界。因为我也是不断地修炼自己,就跟念经一样,慢慢地还要沉下来。

白燕升:广禄的这番话,我听着挺感动的。因为每次演出你总能够掀起一出戏一个晚会的高潮。面对那么多的掌声和鲜花,还能够冷静地清醒地看待自己的艺术及火候的把握,我特别感动。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广禄的家庭。广禄说到自己的孩子时,总是眉飞色舞。

孟广禄:我小孩在天津音乐学院。在家里他是美声,我是京剧。我在他平常练声当中,也能体会到我的不足。因为京剧演员在发声的理论上,还没有到达声乐这么明朗化。但京剧更难,京剧不单是唱好,还要有味道。我们相互借鉴,就显得很重要。

白燕升:有道理!我还听说,你还做过生意?

孟广禄: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分到天津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要我,闲着没事才做的。

白燕升:为什么?

孟广禄:二十多年前吧,我三年没有户口,我就扫了三年地。

白燕升:真的假的?

孟广禄:真的!还拉了三年幕。从中国戏曲学院回到天津,人家当时学校里有好多的花脸,而且我又瘦小,我当时体重也就是九十来斤吧。人家都不看好我。人家说你这么瘦小哪能唱花脸呢?可以说,当时就这么一句话激励着我到现在。没人教就跟录音机学,五年来,天天早起,五点起来喊嗓子,没停一天,你相信吗?

白燕升:我相信!

孟广禄:在自己的事业处于低谷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过放弃,就觉得我一定能行!艺术不单是嗓子的问题,还有艺术的感觉问题。所以我在台上看别人演出的时候,我心里说他这种感觉不对,我如果上去,我不会这样体现。


白燕升:但是你没这个机会呀

孟广禄:求人家嘛。我已经拉了三年幕,天天拉幕扫地扫大街什么的都是我,你不知道当时那种心情。你上班,我也上班,可我那时候才挣二十多块钱,一旦你迟到一点,别人就敢狠心地扣下来十块钱。当时其实很压抑。我小时候家庭很穷,但是别人吃饭多好,我连看都不看,我能吃饱就挺好了。可以这么说,除了追求事业,我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那么几年,我偷偷地向录音机也好向老师也好,学了好多戏。我相信只要努力准保能成!

白燕升:听了广禄的这段经历,我非常有感慨。当时毕业以后,回到天津没有落下户口,自己默默地这么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心里的一种煎熬,一直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天津。其实我知道,广禄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机会。

孟广禄:不论在任何地方,得对得起戏迷朋友。

白燕升:除了唱戏之外,广禄还有没有别的爱好?

孟广禄:有四个爱好吧。

白燕升:首先是足球,您跟裘先生同好。

孟广禄:我原来踢足球的,踢得还不错呢,同行都知道。

第二个我喜欢拳击。我小时候也练过拳击,就像我们在台上,你为什么唱到一定程度唱不下来了,就是你没有刻苦,到时候你出不来那拳了。所有的出拳,都是你平常时练的再现,包括它的敏捷它的反映。

白燕升:第三个爱是蛐蛐了。

孟广禄:当然!

白燕升:广禄喜欢养蛐蛐,从蛐蛐身上找到一些什么乐趣?

孟广禄:蛐蛐的精神!好的蛐蛐能让对方一直咬死,它都不走。它那种勇往直前那种拼搏的精神,闻其声,观其形,乐在其中。

白燕升:每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爱好。其实这个爱好可能是一种自我解压的方式,是不是因为太辛苦太紧张了,才生发出来那么多爱好?

孟广禄:有的时候确实累!包括各方面的压力,都想大哭一场。可回到家,弄几个蛐蛐看看,消遣消遣,真能给自己减减压。

白燕升:这第四个爱好是什么

孟广禄:京东大鼓。京东大鼓我都自己写词,我一般都自己写词自己唱。我学唱了四年京东大鼓。

白燕升:跟裘派有关系吗?

孟广禄:我感觉唱京东大鼓,有的发音位置上,跟裘派的发音有关系。

白燕升:任何人面对镜头,都会有三分的不自在。因为镜头或多或少打乱了生活的原生态。但是今天跟广禄聊天,我觉得就跟我们在一起私下聊天,在饭桌上聊天的语式语调是一样的,特别的真实坦诚。

孟广禄:我总认为,如果这一个人每天都在戏里,没法活!

蓦地记起有一次跟广禄聊起演艺界的陋习,他感慨不已,谈到激动处,竟说出了"演员,就是个哗众取宠的职业"。我读出了他的痛心疾首,懂得了他的真性情!

他的直言不讳,虽不完全赞同,但实在无法全盘否定。反躬自省,包括主持人在内,凡是走上舞台的人,一定要懂得欣赏别人,要做到宅心仁厚;一定要懂得尊重观众,不要一味地取悦他人,换取廉价的掌声和笑声,而是要用真情实感、真才实学去饱满艺术。

我喜欢"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相信广禄一定认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4-6 11:53 |
:):):):):):)

发表于 2013-4-6 16:35 |
192837qm1n3kdtqa12kt2q.gif 大拇指.gif

发表于 2013-5-16 15:39 |
:):):):):):)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5-16 16:05 |
  孟广禄,京剧花脸的佼佼者!

发表于 2013-5-16 17:32 |
      “一个行业的不景气,跟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个人应该有一种责任感,首先就是你对得起自己的艺术,第二你对得起观众。”
     :victory::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3-5-16 17:37 |
:):):):):):)

发表于 2013-5-16 22:43 |
郑和是太监,却用花脸唱腔,有点奇怪,反正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本帖最后由 秋天飞 于 2013-5-16 22:46 编辑

发表于 2013-5-17 12:48 |
秋天飞 发表于 2013-5-16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郑和是太监,却用花脸唱腔,有点奇怪,反正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清晨欣赏,演艺高尚! 好哦!.gif 谢谢秋天飞先生上传! QQ图片20130513210958.jpg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