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4 15:49
|
李保田不怕被骂"戏霸":创作上,我敢和所有人为敌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608/12/6612211288289249772.jpg
▲李保田:“霸”是创作品质的保证
由李保田主演的都市亲情剧《丑角爸爸》,6月8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该剧讲述“名丑”赵青山对戏曲艺术的执着,穿插剧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纠葛及亲情伦理,汇聚了王晓晨、王全有、李彧、汤加丽等演员。
五年前,李保田因背上“戏霸”名声,此后极少在媒体和公众面前露面。此次出演《丑角爸爸》,他将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戏中角色相融。今日回望当年风波,他已可笑着面对,态度却更加清晰有力:不怕被骂“戏霸”,“霸”是创作品质的保证。
唱过五年丑角
曾为戏曲离家出走
以“丑角”的身份亮相荧屏,李保田对这个行当并不陌生。他坦言,之所以接拍这部戏,就是因为自己曾经是一名戏曲丑角演员。上世纪60年代,他曾违背父命,退学离家出走,进入剧团学演丑角,亲身经历了戏曲演员的悲欢百态。
“我从艺几十年,其实一直对戏曲情有独钟。十二三岁参加工作就在剧团,一唱就是五年的丑角。后来突然告诉我要唱样板戏了,之前学的那些都没用,我心里那个失落啊!”李保田说,当年之所以想演丑角,因为演丑角快乐。这个梦想的中断对他而言始终是个遗憾。1978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进修班,在此后的影视剧表演中,他借剧中角色圆梦对戏曲艺术的喜爱。
1983年,李保田曾在电影《闯江湖》中扮演丑角艺人。此次出演《丑角爸爸》,戏曲表演重头戏,更是李保田本人对戏曲艺术的一次怀念。“《丑角爸爸》中的赵青山表面上嬉笑怒骂,却有着一颗坚守戏曲艺术、热爱生活、爱护家人的美好心灵,尤其对女儿有着厚重如山的父爱,用他的生命深刻诠释了‘丑角大美’的丑角文化。”李保田说。
荧屏温情“丑爸”
生活中对儿子严格
《丑角爸爸》中,主角赵青山在舞台上绽放异彩,生活中却有几分木讷笨拙,对两代人亲情关系的表现是剧情的一条主线。李保田的儿子李彧也在剧中扮演角色,父子两人同台演对手戏。“他这次演得很好,这是我第一次表扬他。”李保田说。
生活中,李保田很少表扬儿子,问及原因,他回答:“我的父母也不表扬人,他们觉得不要夸,不要炫耀,你的表现我们能看到。”
“父亲早死、弟弟早死,我过早地经历了家人的死亡。我妈经常说不敢高兴,怕一高兴会再出什么事。我也是这样,不敢高兴,高兴就容易翘尾巴,遭横祸。但是在艺术创作上,我是敢于和所有人为敌的人。我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李保田似乎能找到自己性格的成因。
他同时也坦然承认,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严格,李彧不愿和父母住在一起。“他受不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我对别人那么好,就是对他不耐心。他有那种深入骨髓的撒娇心理,觉得应该得到更多呵护,我做不到。我的家教就是这样,我爹娘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我是有点自我孤立,但最大的好处是,时间都是自己的。”李保田表示,今后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把儿子介绍进剧组演戏。
完美主义“戏霸”
带27本京剧脸谱书进剧组
“较真,固执,完美主义,不讨好人,不太善于团结人。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心中过于浪漫,对新鲜的东西都愿意了解,理想主义。”李保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形容自己的性格。对于“戏霸”这顶帽子,他并不介怀,相反,这是坚守创作水准的象征。
因为李保田对戏曲的热爱和内行,除了在《丑角爸爸》中担纲主演外,他还兼任艺术总监,为该剧提供一些戏曲指导。早在该剧拍摄时,他就带了大大小小27本京剧脸谱书进组,目的就是要在这些书里为剧中的丑角形象找到依据。
“不敢说这部戏演的是我,但渗透着我对戏曲的认识。什么是丑,为什么丑变成了美?‘丑角’的这种插科打诨,在艺术上有审美的功能。”李保田说。
他介绍,《丑角爸爸》将把丑角艺人的生活和艺术的艰难呈现给观众。“现在许多年轻观众对此也许并不了解,戏曲演员为了在舞台上的光辉一刻,在台下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这个剧多多少少兼顾了戏曲普及的意义,引导观众如何欣赏戏曲艺术,向坚守舞台的戏曲界朋友致敬。”(记者 卞文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