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沟古槐现在依毗邻着一条不宽的村村通柏油公路——
这条路是当时唯一地一条由峄县通往台儿庄港口的泥泞公路。在南去北来的路人,途径树下茶棚时,不免要停下来歇歇脚、喝碗茶、吸袋烟、啦啦呱、论南道北的一些新鲜事。有一天,正在喝茶的一位路客,听到了树上的布谷鸟在叫,便仰望树枝高头说:"布谷鸟叫,烧香摆供随后到来,快该收麦了。"
据说,烧香摆供鸟是姚氏老汉转化而成的。故事还要从这槐树东北的红瓦屋屯以南有个姚忘胎说起,在几百年之前的北山里,现青石岭一带,隐居着一户人家,原是朝中重臣,官位显赫、为人耿直、敢于直言;难免就得罪了一些心存不轨的小人,联名参上这位邰姓之臣,当听到皇帝要问他治罪的消息,他则拖家带口舍官逃命来到这多县交界、穷乡僻壤、三不管的山旮里隐居了。垦荒种地、粗茶布衣,过上了田园生活。膝下一女,名叫邰香。在父亲邰正的熏陶下,自幼就饱读诗书、通情达理。龄芳十八,许配了北庄姚家公子,当花轿来到姚家,新娘入了洞房后,姚公子揭开了新娘的红盖头时,被新娘的美貌容颜而惊呆,倒吸着凉气,到缓过神来便脱口而出“摆供”,新娘问:“郎君,为何要摆供?”姚公子回答说:“你乃天女下凡吾当然要摆供接驾了!”邰香含羞腼笑说:“俺只是落难民女,哪有什么仙女耶。”他们酔乐了爱的长河……
事隔一年有余,他们生下了一个孩子。当孩子坠草后,邰香说:“郎君我好饿,快给我做饭吧!”“好,这就做,只是……”“只是什么呀?”“咱只有一斤粮食了”“好、好!就叫他金良吧?”于是儿子的名字就叫金良了,也渴望儿子以后能够金玉良言。又过了一年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姚公子为难的说:“要不,搬给别人吧?”邰香伸手打住,又为二儿子起名叫搬住。
又过了几年,孩子逐渐长大,饭量倍增,这几年又连续干旱少雨,再加上山高地薄、收成甚差,温饱问题难以解决。这年麦收无粮,邰香为生活发愁,和姚公子商量说:“你在家收拾田园,我带金良搬住到下湖拾点粮食好贴补生活,下湖也该收麦了。”邰香拿着口袋,领着孩子,从半湖、孟庄一路走来,由于都是山地,也没有多少粮食可捡。 这天来到了仙人洞旁边的一户人家,讨了碗水喝,又给孩子要点吃的,受人指点往南去,湖宽地壮,兴许好拾些。娘几个谢过别人,继续向南拾捡着粮食。由于天气炎热孩子们即渴又饿,问娘要吃的。邰香带着孩子来到一户行卜的人家讨了顿饭,并把拾来的大半口袋麦子寄放了这家,因为背着不方便。又领着孩子拾麦去了。
这天来到红瓦屋屯南三五里的样子,正在低头专心寻找麦穗的邰香,突然听到有厮杀声传来,邰香抬起头来远远的望去,有前后相隔距离的两队人马,前队人马跑得很急,把一包裹扔到河边往东南方向而去,后队人马好像是官兵,没追多远,见败兵似飞,贼人已去,便收兵回去了。邰香领着孩子来到包裹跟一看,是个奄奄一息的婴儿,赶紧将他抱起来,给这孩子灌了点水,孩子终于哭了出来,总算是救了孩子一命。她想等一下孩子的父母会来找孩子的,所以就没再走远,留在小河南岸一个稍高一些的土胎上搭起一个窝棚,栖息于此,指望遗孤的父母能有一天来寻找有果。此处后被人们喊成是姚望胎了,存放那半口袋粮食的地方就叫寓麦屯了,。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去取回所寄存的粮食,这卜姓人家还是个很大的心事,由于世道不平,卜姓被迫搬家,将那半口袋麦子一并运走,至今保留着。为了好让人家能够找着所寄存的粮食,就叫了运卜屯了。运卜屯这个村庄还有,但人们还依然习惯地叫它寓麦屯。
邰香在姚胎住了很多年,四处打听寻找遗孤亲生爹娘,皆无结果。孩子们也已长大成人。邰香为三个儿子先后分别成了家。邰香想继续等下去,待小三生身爹娘能够找来,他们骨肉团聚,自己好领着儿子带着媳妇回北庄老家尽孝天伦。后来听说小三的身世,邰香不敢相信,更不愿意相信,说孩子不是当地人,他的父亲是南方一大商人,商贾来峄县收购蚕茧和煤炭的,货发台儿庄港口水运南方。家眷想来峄县观光,瞻仰一下宋时忠良岳飞岳鹏举的养眼楼和那万亩石榴园,不巧被响马内线所知,响马绑架了南商之子作为人质,索要白银五万两,方可赎人,交换地点红瓦屋屯。南到县衙报案,县衙派兵围剿,直捣胡马屯,响马得信后慌乱脱逃丢下婴儿,求命而去,追兵没有救出人质。
南方商人船只待开,只好强忍悲痛丢下孩子,率船队离开码头启程返航了,真是祸不单行,船至江心突遇飓风恶浪与它船相撞,南商船沉于江底无人生还。红瓦屋屯是当时地方政府为征收地方农业税(粮食),在离官府较为偏远的地方盖起的几间房子,是土坯墙体苫盖红瓦,代表官府形象的房子,主要用来所征收的粮食临时仓储,而后闲之,这个地方就叫红瓦屋屯,后来响马作为落脚地,就被人们说成了胡马屯。
邰香带着孩子已走几年杳无音信,姚公子很是担心,甚是思念、日盼夜想,希望他们早点回来。自己在家多干点活,只想能够多收点粮食,待他娘们回来后能有饭吃,几年下来,的确攒下了不少粮食,决定今年打完麦场,南去找他娘们去。姚公子思妻念子心切,麦子进仓后,草草地堆了堆草垛,天就快黑了,他拿起随身穿的汗衣服,便登上了南寻之旅。走出北庄便沿路高喊金良、搬住、邰香、摆供,到了半湖天已黑到十分,可他没有停下脚步,一心只想尽快地找到妻子孩子,接他们回家,告诉他们家里有许多粮食,有饭吃了。当他徒步向前,只觉忒慢时,心中在想如果自己能长出翅膀该多好,能够飞快地去寻找他们、飞到他们身边。一边想着、走着、喊着,由于天太黑,他呼喊地声音又太高太响,惊吓了一只正在崖隙巢穴孵雏的鸟儿,突然飞起,也着实地把姚公子吓了一跳。再想想别的已来不及了,脚下一滑踩空了,坠落铁石沟悬崖,命丧黄泉。姚公子的魂魄符随鸟体而去,所不停地呼喊着邰香摆供、金良、搬住。在飞行中还不时地转脸向左右张望着,生怕遗留没有找到的角落,每年麦收的时候他都来寻找、呼喊着邰香摆供、金良、搬住。
邰香不相信小三的生身父母已遇难,坚持住下来继续等。姚老夫人直至等到离开人世也没等来小三的爹娘,几个儿子痛涕欲绝,就地安葬了忠贤仁慈的母亲大人。老夫人的坟墓依在村里。后来过了若干年,也不知何因,产生什么矛盾,就分成了大姚、小姚之说。但姚氏家族人烟旺盛,现有人口数千,是个很大的自然行政村……
但愿姚老夫人地下有知、在天有灵能够找到小三爹娘!应呼姚公子的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