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无意之中在,通江县的门户网站上看一到一篇这样的文章“通江县高考谁该为通江高考大滑坡买单?我想从下面几个例子来说明我想说的问题! 下面我是从网上折录下来的: (一)去年陕西某县高考大滑坡,书记向全县人民作检讨,教育局长下课。今年通江高考这样“好”,“好”得让家长流泪,“好”得......,不知书记、县长有何感想? 竟管优秀学生都外出读书,前年为什么高考那样好?好得着实让通江人民兴奋了,当官的、有钱的纷纷把自己的孩子从外地读书迁回到本县读书。多好的教育质量阿。 为什么老师还是那些教师,今年高考又这样呢? 为什么通江中学校长不能从普通高完中优秀校长中产生呢? 为什么教育局局长不能从高完中校长中产生呢? “为什么”也许道明了通江高考今年大滑坡的原因吧。 (二)我是一名高中教师教师,今年通江高考,特别是通江中学的重本大滑坡,二中、实验中学重本人数也不多。社会不满意,家长有怨气,领导不高兴,教师也委屈,校长也觉得没面子,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赞成由哪几个人负责,也不赞成谁都没有责任.一何先生说:“现在通江中学的校长多年从事高完中管理、学识广博、年轻有为、经验丰富、群众口碑好,岂能轻易否定。”真有点洪口味,果真如此吗?大家都是小孩吗?家长发泄点不满,让他发吧!我认为教育兴衰,只要是通江人,你就有责任。不少人怀念张家成,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毕竟创造了通江教育的辉煌。县长可以策划一下,我相信通江人有能力、有信心、有基础把通江的高考恢复到三年前的水平,我非常欣赏这句话:执行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与其去找别人的原因,不如多找自己的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希望去撤某某的职,这种念头是不负责任的态度的表现。关键是:通江教育要与成都地区的教育接轨。领导、校长、家长、老师、社会都来为教育的滑坡买点单吧?尊敬的县长:你也愿意买点单吗?不好意思,说得不好,让你见笑了。 (三)论长相你比某些领导还耐看,可是你干事不像个男人!通江教育大滑坡(高考成绩能说明问题)你难道没有责任吗?教文局就能研处好吗?现在无作为的人也该问责啊!你要为你的仕途着想好好地为通江干点好事嘛!该换的人一定要换!“县长该干啥哦?” (四):建议冷静对待通江今年的高考 看过近期有几位同志在县长信箱发表对今年通江高考情况的见解,有的是事实,可有的却失偏颇.有一点拙见供酌: 通江今年的高考固然不尽人意,但不能以考分高低论成败,硬说是校长的无能,比如说这些校长都是通江师范生,没有教过高中,老是原来的校长如何如何的好,不用发展的眼光现在的一切。如:现在通江中学的校长多年从事高完中管理、学识广博、年轻有为、经验丰富、群众口碑好,岂能轻易否定。如果老的“情结”影响了是非曲直,就有点可悲了,也就有点变味了。况且,目前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要善待校长和老师们,谁能保证时间能倒流、生员水平一样、教师水平一样、学校收费不涨跌呢?不要一遇到点挫折就不冷静、乱下结论,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这样是不公平的。理应查找不足、增添措施,高歌猛进,要对通江教育的明天充满信心。 以上如有不妥,请指正! (五):通江的高考
全县人民,特别是家长期盼的高考揭晓了,通中上重点120人,实验中学9人,二中7人,据说还基本上是往届生,通江全县的重点人数还不如巴中中学一个学校多,巴中中学据说是240人重点,通江除去往届生,应届生又有几人呢?而且高分没有。前几年通江中学每年高考是全市的第一名,今年为什么就那么少?三年前通江中学高考成绩非常喜人,红军广场的宣传标语我至今还记忆犹新,650分的高分全市6人,通中有3人,文理科第一名都在通中,实验中学突破100人大关,就连二中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当时我小孩初中毕业准备到外就读,张家成校长告诉我:在通江读成本低,照样可上名牌大学,可现在刚上重点。真让人痛心啊!试问县城几所学校的校长在搞什么?县上的领导尽职了没有?听通江的教育内行说:通江的小学、初中更是糟透了?我们家长难受啊!痛心啊!为什么不让那些骨干老师起来当校长?通江的校长都是通江师范毕业的,从没有教过高中,在优秀教师的名单里,哪有他们的名字!凭什么去指挥内行呢?县长大人,我们当家长的在流泪、在流泪、在流泪······
我想说明的问题如下: 一:通江的高考成绩通中上重点120人,实验中学9人,二中7人,这和以往比是差了一些,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呢?你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想表达什么呢?难道责任就是一个的吗?我还是希望各位在发表什么问题的时候,自己好好的考虑一下,如果你是,你指责的人的,你应该怎么办呢?难道通过你们的指责就能解决问题吗? 二:难道换一个本地的人,当领导,就能发展本地吗?要权衡利弊。 三:一个地方要发展,我想有三个方面:1;长期和暂时的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改变当地现有的思想和生活方式)。2:要想富就先修路。3:带领当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行。 四:既然说出来问题了,我还是希望各位领导,从中找出原因来和具体的解决方案来,如果上面的报道是真的,就值得各位领导思考了。 五:如果是因为缺人才,我希望各位领导,多想怎么引进一些人才和怎么留驻人才! 六:不要只求量,而要注重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