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我的帖子竟然被发在了麻辣论坛的首页,呵呵,本人决定在发.支持我哈!!!
我的老家是四川省西充县,是川中一个丘陵小县,没有大江大河,有的是连绵青葱的丘陵和潺潺的溪流.在唐代的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县,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是千年古县,西充人给人的印象最大的是他的语言,南充所辖的5县三区一县中,其他8个县市区口音相差无几,但西充人一开口,别人就知道他是西充县的而不是其他地方的.为啥了,我决定在下一个帖子中在说,请关注哈. 现在谈谈我记忆中的一些事情...
1, 吵架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姨夫在南充建筑公司工作,有一年夏天,我和妈妈到姨夫家去,闲来无事,去逛街,在一个店铺的时候,我妈妈去问一件衣服,几个售货员在那里指指点点,虽然很小声,但还是传到我们耳朵里面,说看,西充人,西充人.好象我们是外星人.我妈一下子火了,和她们大干了一架.呵呵,可能当时交通不方便,很少看见西充人吧,不过也可以看出南充人的排外和浅陋...
2 箸笼子 小时候,我公[爷爷]家有个竹子做的筷子笼,我们叫他竹[音ZO]笼子,我想,或许他是竹子做的原因吧.在东门中学[既西充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个同德[一个乡,挨着盐亭,射洪的]的同学有一次吃饭的时候问我:"你有住子吗?'我一下子没有反映过来,他做了个吃饭的动作,我明白了,那是筷子啊.后来查了一下字典,哦,筷子古代叫'箸',竟然我们也那样叫,不过现在很少听到了.
3落元 西充人把六读做落,有时候去买东西,说快了南充人不懂,只有说流元,呵呵.后来明白从一到十这数字中,1,6,7,8,10都是入声字,所以不同,另外西充人读10的时候要发卷舌音,百读做八,因为百也是入声.
4位公 西充人把外公外婆称位公位婆,明末清初的遂宁人李实写了一本{蜀语},在书里指出,当时四川人把外公外婆读做位公位婆,可见这是古老的称呼.
5哟饼 记得在成都读书的时候,有一年中秋节,我给宿舍同学说,中秋节,大家吃了哟饼没有?同学皆疑惑不解!我解释很久,他们终于知道了月饼,西充人把月读做"哟YO"
[em11][em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