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歌惹人醉
“山对山,岩对岩, 婆娘娃儿穿草鞋,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短短四句山歌一下子把人们导入了奇秀光雾山,千年米仓道的原生态的场景。一幅情景、氛围、人物形象、生产、生活状态画面活灵灵闪跃在眼前。在连绵群山对峙,茂密的大森林里,人们从荡气回肠的山歌声中读出了山民们生存环境的独异,感受到山高坡陡,林密草深,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磨练出的山民们淳朴、粗犷豪放的性格,以山作伴辛勤耕耘的劳动本色,适应自然的顽强生存能力。
光雾山从生态旅游的视角看,堪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但对于生活在这块地广人稀的山民来说,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出门一声山歌子”,就成了山里人可以消遣, 可以解忧一杯浓醇香厚的包谷酒了,山歌已经成了他们生命里一部分,融入血液,他们一天不唱山歌心会发痒,日子会失去韵味。在表达对山歌喜欢的程度可见一般。如:“田不关水自己干,人不唱歌自己蔫。一声山歌出了口,山也欢来水也欢。”“下田就把山歌唱,不唱山歌莫搞场。莫说都是口水话,撒在田里变米粮。”“太阳不出冷飕飕,山歌不唱冷秋秋。”
山歌就成为山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之大:“光做活路不唱歌,闷闷沉沉不快活。”“听见妹儿歌声起,背不酸来腿不火巴。”山歌打破大山的沉寂,喚醒对美好生活热爱。“这山唱来那山应,你一个来我一个。”生活在大山深处从小受耳濡目染的男女老少,人人都成了会记会唱山歌的好手,有道是:“三斤的毛铁打把斧,投个把把二尺五。砍不断大树花(劈)不开柴,唱不出山歌你莫来”。
光雾山的山歌有多少,“一把菜籽撒上天,我的山歌有三千。昨年唱到七月七,今年唱到三月三。”山歌很多都是即兴演唱,声调在旋律中自由发挥。山民们用山歌说话,用山歌述理,用山歌传情,用山歌消泛,用山歌娱乐,用山歌颂人,用山歌说事,用山歌描景。山歌斯于山,飘于山,韵于山。而对于广泛传唱在光雾山中的山歌,不需要解释,便能细细品读出它的意韵。其丰富的内容,独具土色土香的民风民俗,饱含山味和野味的山歌,不得不令我们为之赞叹。
“哥在山中抓把雾,轻轻捏出数滴水。妹在山中唱支歌,甜得漫山细雨飞。”又是简短的四句山歌把多雾的光雾山,多情的山里人描写得入木三分。且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绚丽画卷。
“尖尖山,二斗坪,包谷馍馍胀死人。弯弯路,密密林,茅草棚棚笆笆门。” “老林庄稼莫做头,又是野猪又是猴。要得夫妻同床睡,除等包谷收上楼。”这是昔日生产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通江河,南江河,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快活不过背二哥,单鞭一撑三只脚。今天歇在二道梁,明天歇在三叉河。”“岩碰岩哟山碰山,爬不完的坡啊上不完的坎。马帮走不完米仓道,背二哥背不直路弯弯。踏溪水跳石磴,上天梯过云栈,摇晃晃的是二架子,悬吊吊的是心尖尖”。这是行走在米仓古道上巴山背二哥独立形成的山歌,而今已申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背二歌属于劳动歌类,细分还有工匠歌、薅秧歌、号子歌等等。山歌做到了把劳动生产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最多是情歌,情歌最能提神展劲。男欢女爱,忧怨悲恨,演绎出无数的层层叠叠的情感交融状态,都在山歌里得到体现,健康的爱情,浓浓的情缘,朴素的表达方式是情歌主调:“大田栽秧栽上梁,我的情哥来帮忙。下田就象鸡啄米,甩手就是十几行。横看顺看端端溜,栽的亮格又亮行。太阳落坡哥要走,叫声情哥你莫忙。没得啥子待承你,包谷馍馍蘸蜂糖”。“太阳出来绯绯红,有心缠姐不怕穷。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太阳出来嘻洋洋、拖根竹杆上岗,哥打核桃妹来捡,莫学核桃长干干,要与幺妹心相连”。
但也有用情歌调情,比如男女对歌“男:天上落雨地下火巴,唱起山歌来采花。割草姑娘我看上,问你愿嫁不愿嫁?女:对门娃儿莫要骂,小心打落狗牙巴。姑娘比你高一辈,不信去问你爹妈。”更有用山歌刻画人,语言则尖辣、粗野:“下蛋鸡母脸儿红,娼妇婆娘大不同。走起路来风摆柳,两个眼睛象灯笼。”这几年山里的小伙都外出打工又岀现了这样一首含蓄的情歌;男声:“山里的小路弯又弯,哥去打工心不安,牵挂我的心上人,牵挂你那秧母田。女声:山下的小河滩连滩,哥你安心挣大钱,家里的事莫挂牵,天下没有抛荒的田”。
进入光雾山,你就进入了山歌的海洋,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的山歌描绘岀光雾山一幅幅生动的风情画卷。“你在唱来我在听,山歌出自老山林。” 山歌产自山,属于山,所以流传在光雾山的民歌不叫民歌,而叫山歌子。光雾山的山歌是光雾山的山民们咏唱这座山的山事、人事、物事、情事。“太阳落山不落岩,不怕老虎不怕岩。看见老虎当花狗,踩着乌梢(蛇)当干柴”,他们不怕豺狼虎豹,无惧山的险阻、密林的深幽,直面生活的艰辛,硬上!这一切或许都该归功于山歌,山歌成了他们生产、生活的抚慰剂,和气草,是他们过日子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