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司令诞辰120周年之后, 仪陇“两年变化”之后,新一届县委、政府仍然把 新县城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建设要快速推进,拆迁工作首当其冲。2007年,新县城规划区农户拆迁路漫漫—— 背景:拆迁工作任重道远 年初,为进一步扩容增靓,拓宽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新老城区共融,县委、政府决定今年要启动和完成人民南路、嘉陵路、松海路、春晖路至嘉陵路段、商业步行街、规划十九路、琳琅大道与人民东路节点、两宫路滨江段等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而这些建设项目涉及到近600户2000余人的拆迁,工作量之大,时间之紧,可以说是空前的。同时,随着新县城基础配套设施的日臻完善,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老百姓看到了潜在商机,部分地段的农户不想拆、不愿拆,有的要求安置一个好门面,有的甚至要求就在原地安置。另外,琳琅大道与人民东路节点等地段的拆迁波及城市房屋拆迁以及电力、移动、铁通、广电等相关部门的线路迁移,拆迁工作面宽量大,需成立专门的拆迁安置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城市房屋安置补偿办法,协调处理道路沿线杆线拆移。这些,都给拆迁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进展:拆迁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新县城市政建设涉及的拆迁房屋近600户,从春节至今,指挥部4个拆迁分队,总共才完成100余户的拆迁任务,拆迁形势不容乐观。 新南8社的杨胜莲,已在新南安置一区修了房,可他原来的一套砖木结构的房屋没拆。指挥部根据政策,原房没拆就不能补偿,他就贷款修房,现在要拆除原房,他就要求指挥部给他认利息。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工作同志从去年4月以来,给他做工作、讲道理不下100人次。“我们跟他签了拆迁补偿协议,他又悄悄把门拆跑了,拆迁公司不干,我们又出面协调。我们还用车接、送他领补偿费。”拆迁工作人员佘江涛感慨。 “人民南路拆迁量大,拆迁户原来几乎户户都有门面,要求安置好地段、好面门,我们工作进行得很艰难,”拆迁人员杨辉光顿了顿,“不过既然做上拆迁这茬事儿了,再难我们也要做,磨不动也要磨!” 呼吁:多管齐下促拆迁 拆迁难,难于上青天。如何把这一天下第一难事做顺做好? 对县委、政府而言,要以人为本,为民着想。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事关群众利益,事关稳定大局。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其实,自新县城建设启动以来,县委、政府就把拆迁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优惠政策上,拆迁农户在安置区的地勘、进场道路建设、场地平整、施工用水电安装等均由政府承担。政府在每一个安置小区用于这些方面的资金平均得600-800万元。在安置地点上,安置区的位置都选择在商气较旺的车站、市场、学校、医院等附近,以便农户今后从事三产业经营。在照顾弱势群体上,政府还修建了120套临时过渡房,让租房确有困难的特困户无偿居住,修建了4300平方米的经济实用房,让无经济实力建房的拆迁户按成本价购买。 对拆迁工作人员而言,要注重方法,常怀“五心”。新县城建设中的拆迁安置工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拆迁人员工作作风的好坏和工作水平的高低。在拆迁安置补偿过程中,如果我们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就会得到广大被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工程的建设有序推进;反之就会遭到部分拆迁群众的抵触,使工程建设受到阻滞。为此,我们要常怀“五心”:接待群众咨询“热心”,调查补偿情况“细心”,听取群众意见“耐心”,核实安置补偿标准“公心”,困难拆迁户安置“关心”。对被拆迁农户少一点误会,多一些理解,少一点隔阂,多一些融恰,少一点矛盾,多一些团结,从而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推动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全社会而言,要形成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征地拆迁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问题多,单靠一、两个部门不行,全社会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要大力宣传新县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巨大成就,宣传拆迁改造的成果和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宣传拆迁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执行的典型,营造良好的征地拆迁氛围。民政部门要尽力落实规划区农民涉及的低保等问题,有线电视、水、电、气等部门要兑现对安置区优惠政策。 对拆迁农户而言,要立足长远,大局为重。大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县城搬迁对新政的发展是好还是不好?是农民好还是居民好?是住楼房好还是土墙好?为了新县城的明天更美好,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更美好,让我们目光更远点,奉献更多点。到时,我们的后代会因我们的付出而受益匪浅的。 相信,有县委、政府的民本关怀,有拆迁工作同志耐心细致的工作,有全社会的合力攻坚,有拆迁农户的大力支持,新县城的拆迁工作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