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无华写人生
——记巴中市通江县政协常委 县工商联副主席马良江 1956年12月3日,马良江出生于巴中市通江县原沙溪区盐井乡明月沟村八社。1972年毕业于永安中学,回乡教书四年。1976年任村办药场会计、场长、村长五年。1981年从事经商任区个私协会长,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工商所市场管理员18年。1988年任县工商联副主席、巴中市工商联执委、巴中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县工商联维权中心法律服务站副主任,沙溪工商联维权中心法律服务站主任至今。1989年在政法学院学习一年、出版各类书籍四套,通过考核领取到大专文凭。1990年在省工商干校学习一年,1991年至1994年兴办起沙溪区赤化全川、红云中学任校长。1995年任县工商联副主席(商会)会长,食品药品监督员,税务、工商监督员,特约安全监督员,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三个月。1996年兴办四川省智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红云崖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通江县智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监事长。在外省考察学习数次,先后捐款捐物修路8处、出资为当地一个队的老百姓解决饮水难问题、帮助失学少年儿童三名重返校园、为明月沟桑丝坪村修建水泥路捐资3万多元;为王坪烈士陵园修缮捐款捐物后勤保障4万多元;为公益事业和残疾人捐款捐物达30多万元。曾先后受到省、市、县表彰12次,市消协工商联表彰4次,县政协表彰6次,曾多次在电视屏幕上发表讲话,在市、县会议上发言,传经送宝接受电视台采访。他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会员的执着追求得到了当地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他无形中成为了通江县百姓中的“公众人物”和“名人之一”。 他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冷暖和安危放在心上,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标准。以和谐的方式促进和谐。在《中国优秀领导人物论坛》《巴中在崛起》《巴中工商》《凝聚力量促发展.共建美好新巴中》《省政协报》等十多家书报刊截赞扬他的先进事迹的文章,彰显了政协组织的整体优秀形象和政协委员在每个地方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的表率良好形象,他被推荐为中国爱国英才报效祖国活动组织委员会常委。通江县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常委。 沙溪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当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设在距场镇仅2公里的王坪村。有7800多名红军将士长眠在这里。2012年将四周的散葬烈士迁到王坪。现有碑记20000多名将士。省委书记刘奇葆5月9日宣布《王坪烈士陵园修缮竣工正式开园》。可以说沙溪是用红军鲜血浇灌的沃土。为使红军的故乡经济繁荣、群众富裕、社会和谐、安定。沙溪工商联率领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开拓、创新经营理念、改善经营管理、大胆投入创办经济实体、扶持返乡农民工和待业人员就业、创业,牵头办起苹果园、干果基地建设和栽植核桃粟梨等几千亩;该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最低成本价每平方米800至1000元的皇宫楼和扶风家园为地方边远山区的农民提供住房700余套,供困难户永久居住,改善了居住环境,美化城镇形象。为解决沙溪镇无专门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现状,投资400多万元修建了3988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同时,该公司还投资700多万元为沙溪街道危房改建6562平方米供大家搬进新居。为统筹城乡、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作为工商联主席、一会之长的马良江,不仅带头创办预制构件厂、职业教育中学、红白喜事服务队,还带头帮扶困难会员改善管理、融资、进货把关、维权护权、帮助地方群体远程服务、出席13个省的官司,服务500余起(次)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行进在沙溪大小街道上,满目清醒。街道整洁卫生,摊位整齐,货物摆放有序、车辆、物资停放归位,特别是门面上的“最清洁”、“清洁”和“不清洁”的标识格外醒目。说起这些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小故事。2010年初,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始之时,于一些地方宣传动员不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也就不参与。加之个别人工作不细,动不动就掀摊子摔东西,导致了个体户与干部之间的矛盾。一天打三架。还有一些人不怀好意,将打架等场面用手机拍摄下来,四处传播,以致负面影响严重。镇政府领导见此事难以平息,找到马良江,要他出点主意,协助一下工作。马主席提出了“行业归口,分级管理”的建议,将街道整治的重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随即,他迅速组织街道经营的400多业主开会动员。进一步明确了门前“五包”的责任和综合整治的具体要求。并组织人员评查,在经营的门店和住户的门上贴“最清洁”、“清洁”和“不清洁”的标识,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仅仅几天时间,沙溪镇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政府领导还将这些做法刻成光碟、在电视上滚动播放了三个多月。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尊。公道自在人心。马良江在沙溪有影响、有威信。不是靠钱,更不是靠“权”、靠的是他的公道、他的人品正、风气正、形象正、靠的是他的信心和他的执着。在校门口摆摊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师生找到他,他去劝阻协商,摊子拆了,静化了教学环境。为争宅基地建房,多次打架斗殴,还多次上过法庭的难事,他出面调解,就使双方满意。为群众办事方便,大家受益,他牵头成立了“红白喜事服务队”和出版“红白双喜大全”书籍,哪家有婚丧嫁娶,只要一个电话,花很少的钱就能办得非常圆满。个私协会员刘静蓉送化肥下乡,由于截重量大,将村道路压塌了,不仅肥料没送到,车也被群众扣下不放,群众和车主、业主在焦急之际,马良江去了,一面给当地群众赔礼道歉,一面组织人员修复公路,群众满意了,会员也感激不尽。 扶贫济困、关注民生。马良江更是乐此不疲。2007年7月3日,通江县杨柏乡遭洪水袭击,他带着慰问金亲自到受灾户中去慰问。7.17和7.24洪灾后他多次到陈河乡捐款捐物慰问灾民,平时给孤寡老人送粮送钱和残疾人捐款捐物。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一家重灾户陈忠良的房子和地坝被一块长22米宽18米高15米的大石头砸烂,马良江为陈忠良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使他第一个搬进新居。地方不仅主动带动大家捐款捐物,还专程赶赴都江堰慰问灾民。修桥补路、改水建渠、助残助学、他乐在其中。为丰富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2009年他积极协调、筹办了一场大型文艺演出,编撰小品、自筹资金、搭舞台、他样样走在前头。他即当演员,又做节目主持,倡导文明之风,引来8000多名群众观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一处通往深山的石板路口显眼处,受惠的村民经过此地石梯和石栏杆路时共同给他立了一块石碑。碑文中写道:“此路很危险,去来不方便,为人做善事,恶意没当先。捐资将路扩,如今很安全,此事虽微小,花钱几万元。良江名留芳,世代互相传,祝他家平安,幸福万万年。”充分表达了马良江同朴实的村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