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22|评论: 6

[社会•争鸣] 家有“神童”无需沾沾自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4 08:10 | |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学得好的都还记得王安石的《伤仲永》吧,作者通过仲永由神童沦为普通人的故事,说明人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可是,这样的“神童”,若是接受了后天的教育,是不是一定能够不成为“普通人”呢?也未必。
       据说,韩国的金恩荣(Kim Ung-yong),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儿童。他在斯坦福-比奈智商测试中的分数达到了210分,这个分数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他出生于1962年3月7日,5个月能走路和说话,7个月能写字和下棋。3岁学微积分,4岁时就能读能写日、韩、英、德四国文字。1967年11月2日在日本电视台直播中他解决了多个复杂的微积分问题,并展示了语言天赋,用四国语言进行了演讲,还作了首诗。 7岁时候访问了 NASA,15岁前获得了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开始在 NASA 进行研究工作,1978回韩国,2007年在国立忠北大学工作。这时,他是这个大学很普通的一个人了。金恩荣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取得了博士学位,但后来也仍然是很普通,没有多大的成就。
       中国的 宁铂与此相似,他两岁半会背30多首诗词,1978年13岁时获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取录,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但后来也没有太大的成就。  
       智力的发展,就绝大多数人来说,有大致相同的“时间表”。但极少数人则不同。他们的智力发展得特别早,不过,智力发展得早,有可能“结束”得也早,因而,并不见得能够达到非常高的程度。金恩荣就属于这种情况。
       王安石在文章中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感到很惋惜,以此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这一思想自然是有价值的。但是不是真正符合仲永的实际,又是另一回事了。不排除这种可能:仲永即使是接受了后天良好的教育,最后也还是成为了“普通人”,就像金恩荣这样。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08:15 |
[生活•情感] 千万不要因为自家孩子“笨”而伤心灰心
      
http://u.mala.cn/data/avatar/001/58/40/59_avatar_middle.jpg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online_member.gif 发表于 2012-12-5 22:33 |

          编者按:下边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英国小男孩,从小“很笨很笨”,遭到了师长和同学的嘲笑,后来他发奋苦读,始终保持一颗上进心,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为了把道理讲透,我还要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孩子为例说一说,我的孩子小学、初中成绩都比较差,让我心灰意冷,倍感失望,我以为高中毕业后只有读个专科了,后来遇到了文同小学的顾山英和盐亭中学黄雄等好老师,特别盐亭中学的黄老师很严厉,方法得当,督促、鼓励我孩子考起了大学,毕业后还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了公务员给领导当秘书,文章写得不错,他现在虽然比较平庸,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也算凭自己的努力就了业,有一碗饭吃。我作为在山区工作了12年的教育工作者,从这些事情上有三点体会:一是培养孩子追求目标的的决心和工作学习的恒心至关重要,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二是千万不要因为自家孩子“笨”而伤心灰心,孩子身体和大脑发育早迟个体差异很大,有些“神童”发展的后劲并不足,看起“很笨”的孩子后来居上的还是比较多的;三是严师出高徒,慈父出孝子确实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愿我的这篇文章对家有“笨”孩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有点小小的帮助,能够让你们得到宽慰,树立起对自家孩子的信心


       2012年10月8日,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与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在读书的时候,格登的生物成绩却是学校最差的,甚至曾被老师断言“笨得完全不应该学习自然科学”。可是,正是这句话激励着格登,让格登登上了自然科学的最高峰。

1933年10月2日,约翰·格登出生于英国汉普郡一个市民家庭里。格登自小就对自然科学感兴趣。不过,他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甚至有些笨头笨脑,常常会因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惹老师讨厌。虽然他非常喜爱生物学,可是,他的生物学成绩却很不理想,甚至受到老师的冷嘲热讽,这令格登非常苦恼。

格登的中学生涯是在英国著名的贵族中学伊顿公学度过的。他的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学校为了提高他们这些“差生”的学习成绩,特意聘请博物馆馆长加德姆给他们补课。格登很高兴。因为,加德姆在自然科学方面要知道得更多。由加德姆作为自己的老师,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次课间时间,格登伸出自己的手指,问加德姆说:“老师,为什么长在手上的手指会动而被砍掉的手指却不能动?”加德姆说:“因为长在手上的手指有神经细胞,并且可以接受大脑的指令,而砍掉的手指头却不能!”格登说:“可是,受精卵不仅能动,而且能够自由的生长,而被砍掉的手指头为什么不能自己生长呢?”加德姆被问得膛目结舌,忍不住大声吼道:“你这个笨蛋,这是自然界的生长规律。规律,你懂吗?”格登伸了伸舌头,低声说:“不懂!”

加德姆不仅不觉得格登的好奇是一种天赋,反而认为他是一个笨孩子。当然,让加德姆产生这种认识更重要的是因为格登的成绩。虽然加德姆在格登的身上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在高中结业考试中,格登的成绩依然很不理想,他的生物学成绩竟然是全级段250名学生中最差的。当加德姆得知格登爱好自然科学的时候,惊讶地说:“如果你在大学选择自然科学专业,那将是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因为,凭你的天赋,你完全不可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任何成绩!”

加德姆的话对格登刺激很大。他真的很热爱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可是,他的生物成绩却是那么糟糕,就连加德姆也预言他不行。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热爱,报考了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古典文学专业。

在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古典文学系报到后,格登对自己的选择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对文学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自然科学。他决定挑战加德姆的预言,沿着自己的兴趣走下去。于是,他向牛津大学提出申请,从古典文学专业调整到了动物专业。

不可否认,格登的基础很差,他往往要付出别人更多的代价,才能通过专业考试。牛津大学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许多同学已经发表或撰写出了一些有分量的论文,而格登却一直悄然无声。他在默默无闻地研究“被砍掉的手指头为什么不能再生”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关系到细胞的特化机能逆转。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实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在格登最失意的时候,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拿出中学那张成绩通知书,也就是那张最糟糕的成绩通知书,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加德姆的预言:“你不可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任何成绩!”这时候,格登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他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要证明自己!”就这样,他再次从失败中站起来,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的格登终于成功让一对成熟的体细胞转换为了多功能肝细胞。他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指出细胞的特化机能可以逆转。这篇论文在生物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在此之前,专家们一致认为成熟的细胞发育过程是不可逆的。而按照格登的说法,砍掉的手指头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像受精卵那样,自由生长的。

登的这一观点一直到10年后才被承认,并且直接引导了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自此,格登的学术观点彻底颠覆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和细胞分化的认识,并在医学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价值。







发表于 2013-2-14 08:46 |
我坐沙发慢慢拜读。
沙发舒坦,不想走了_conew1.jpg

发表于 2013-2-14 10:09 |
天才不加深后天的培养,是没有延续性的。

发表于 2013-2-14 11:16 |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3-2-16 12:18 |
赵老师的文章总是这么厚实、厚道、厚重,具有社会意义、公益效应、人文价值。

发表于 2013-2-16 12:40 |
智商高固然重要,但这个社会情商却远比智商来得有用,不少神童在学习研究方面是个好苗子,但一味地读书专研,在人与人交往课程中却显得十分稚嫩。在这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中,是很艰难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