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纪兰崭露头角,是在李顺达的互助组发展成西沟农业合作社的时候。1951年12月,她说服了公婆,动员全家带头入社。合作社成立大会上,她当选为副社长,社长是李顺达。那时的西沟村,妇女的自我觉醒意识并没有普遍萌芽,传统习俗还是“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申纪兰的任务,就是动员村里妇女和她一样,下田劳动。 申纪兰不习惯谈论她的家庭,总不自觉地回避生活故事部分,尤其是面对陌生人。但真要说起来,她口中那桩“半自由半包办”的婚姻,其实是人生全新的开始。她童年生活坎坷,父亲宋进水在她出生后不久去世,1934年母亲武全香带着5岁的她改嫁到平顺山南底村。继父申恒泰是一名乡村郎中,她改了名字,随继父姓申,终于过上了能吃饱饭的日子。申纪兰的丈夫张海亮是军人,1951年从朝鲜战场归来,又被选派到南京炮兵学院学习。这个一直被遮蔽在申纪兰背后的男人,舍弃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留在,后来任市城建局局长。他和他的家人,从一开始就给了申纪兰最大的空间,从不干涉她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