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内容是转摘的哈,我仅仅做了部分的添加,没有做修改。 -------花儿吻 嘉陵江: 过去的嘉陵江: 现在的嘉陵江: 嘉陵江渔业兴旺时,约有20000多人以捕鱼为业。而今,称得上渔民的已经不足2000人。过去捕获百来斤的大鱼是常有的事,如今捕条十多斤的鱼也十分不易,嘉陵江的鱼数量愈来愈少了。 嘉陵江流域经济比较落后,许多小工厂根本没有治污设施,污染物直接排入江中,致使江中鱼类成片死亡。 嘉陵江渠化也加速了鱼类资源的减少。红岩子电站、马回电站、东西关电站等电站相继建成后,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水域形态、水文情势、河床底质以及周丛生物,使一些鱼类失去生存条件,如喜流水、急流、石质、砾石河床的鲍亚科、野 鱼亚科、鲴亚科、鱼兆科、平鳍鳅科等鱼类在水库建成后均大量减少。 从1964年到现在,嘉陵江昔日常见的白鲟、箭鱼、鳗鲡、白鳝、胭脂鱼、黄排、鱼官、鱼宗、鳊、鲂等已经绝迹,黄尾鱼因、四川鱼因、红鱼旨等也所剩无几。专家们呼吁,鱼类是水中生物链里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保持嘉陵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嘉陵江鱼类迫在眉睫。 古称阆水、渝水。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前者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郎木寺;后者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与白龙江相汇于四川省广元县昭化。全长为1119公里。昭化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 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 3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3峡谷,于重庆汇入长江。是四川重要航道之一。江中鱼类多达163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 嘉陵江支流众多,属树枝状水系,最大支流有涪江和渠江。前者又称遂河。涪江和渠江在合川汇入嘉陵江。 曲流发育为其最大特征。从广元张王庙到合川龙洞沱,直线距离仅200多公里,而河道蜿蜒长达600公里,且多环形、菌形曲流。尤以南充、武胜间的河段为典型,有“九曲回肠”之称。 嘉陵江8种鱼类 黄颡鱼,俗称黄蜡丁(Pelteobagrusfulvidraco)、 中华倒刺鲃,俗称青波(Spinibarbus sinensis)、 大鳍鳠,俗称石扁头(Mystus macropterus)、 长吻(鱼危),俗称江团(Leiocassis longirostris)、 大眼鳜,就是鳜鱼俗称母猪鱼,桂花鱼(Siniperca kneri)、 小口鲇(Silurus asotus)、 岩原鲤,俗称挨泥巴(Procypris rabaudi) 圆口铜鱼,俗称水米子,目前几乎已经绝迹(Coreius guicheno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