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31|评论: 5

婚姻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传统婚姻

  解放前,县人婚嫁以沿袭封建婚姻习俗为主,多择“门当户对”,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问肯”、“发八字”、“定婚期”、“迎娶”、“回门”等步骤。男方请媒人(介绍人)到女方提亲,若允,由女方“发八字”。若所发“八字”相合,男方可送聘礼订婚。

  男女已到婚龄(一般男十八、女十六)。男家嘱媒人到女家约订婚期。女子得知后,便开始“哭年月”。

  婚期为3天。其间,新郎加冠(戴新礼帽)以示成人。新娘坐于斗上“开脸”,挽发髻,以示成新妇。女方将陪嫁的新床送往男家“镶帐”。

  婚期第2天为正日,俗称“正宴”。男方备花轿、乐队到女家迎娶。新娘到男家后,与新郎一起按“司仪”指挥行三跪九叩礼,称“周堂”,礼毕入洞房,饮交杯酒,称“合欢酒”。是夜,男女老少,以粗狂的语言和动作“闹新房”、“糟踏”新娘,甚有造成悲剧者。

  婚期第3天进行“回门”。早餐后,在新郎陪同下,新娘坐轿回到娘家。当日娘家多不留宿,夫妻礼毕返回。至此,婚期始告结束。

  传统婚姻,要求女方陪嫁颇丰。若陪嫁少,婚女会受歧视,乃至终身受苦。

  解放前,尚有蓄童养媳、守寡、纳妾等习俗。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4-29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式婚姻

  民国初年,由于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新式学校的开办,少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通过互相了解而结合,举行婚礼时,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证婚人等在证书上签字,并举行宴会。

  1950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确立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新婚姻制度。废除包办婚姻,一夫多妻,娶童养媳,寡妇不能再嫁等陋习,以政府办理结婚手续为合法。青年男女,通过接触,互相了解,多以政治(农村中主要是家庭成份)、文化、道德、体质等方面择志同道合者结为夫妻。县妇联、团县委曾为机关、学校中结婚的青年主持集体婚礼,仪式简朴大方。男到女家婚配不再受歧礼,且为人称适。

  1975年后,许多青年响应号召,推迟婚龄、婚期,按计划生育的要求,实行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1979年,县内领独生子女证者达1,504人,领证率为93.82%。  

  但是,封建意识较浓的人,仍包办儿女婚姻,甚至搞逼婚或买卖婚姻。1980年代,婚期动用大小汽车,大办酒席,收受重礼之风盛行。

.

发表于 2007-6-1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开放后,荥经婚恋又经历了这几个阶段:一,养长毛兔时期,要嫁就嫁裤子上沾有兔毛的.二,打煤炭,开大东风吃香时期,要嫁就嫁搬盘盘的,三,开发花岗石.要嫁就嫁有切机的.四,现在,要嫁就嫁当官的.荥经女人的婚姻观,实在而又短浅.

发表于 2007-7-28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

发表于 2007-8-1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7-10-1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