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909|评论: 53

★25款四川特色小吃〖壹】(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川北凉粉 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现已流传全省,成为著名小吃。 川北晾粉自清末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 当时,原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他的凉粉制作精细,从磨粉搅制到调料、配味都有独到之处,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谢凉粉便有了名气。其后,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十分讲究搅制火侯、所作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不久,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川北凉粉”也不胫而走。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川北凉粉”为招牌,生意兴隆,火爆不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凉粉制作独具特色,更主要的是拌料十分考究。主要拌料有辣椒、花椒、生姜、葱叶、冰糖等掺合制作的红油,以及有精选大蒜捣制的蒜泥,可谓色、香、味俱全,独具风味。 2.奶汤面 奶汤面,其特色如其名,汤如奶汁,色白而浓却不腻。汤以猪骨熬炖而成。熬炖前先把“棒子骨”(即腿、胫骨等),反复漂洗干净、入沸水锅中炖开片刻,再进行漂洗,然后将骨捣断,用大火熬炖,直到汤浓成为乳白色。调味品主要是胡椒粉,味精和用菜油拌炒透的食盐。食时,以奶汤注碗中,捞入煮好的细面条,加上面shao。吃时伴以酱油和切碎的鲜青海椒,或“钵钵鸡”(即凉拌鸡片)就是。由于碗内不加红油海椒,所以本地也呼之为“清汤面”。属于价廉味美,营养丰富的晨餐小吃。 3.炖鸡面 宜宾特色炖鸡面,选料严格,做工精细,色泽奶黄,咸鲜醇香,入口爽滑。1990年8月获得“四川省风味小吃”金牌。1992年9月获得“四川省名小吃”金牌。 炖鸡面1.2元/50克;黄鳝面1.4元/50克;牛肉面1.5元/50克;三鲜面1.0元/50克;辣鸡面1.5元/50克;口磨面1.0元/50克。 地址:南街94号 4.广汉缠丝兔 产地:中国四川广汉。 工艺:广汉缠丝兔选用肥大、皮下脂肪丰满的活兔,对准颈动脉处,一棒打死,并立即用麻绳凉挂剥皮。趁血液未全凝固前迅速剥皮,从后腿开刀,划皮不要伤肉,两腿皮撕开后,割掉尾巴,从臀部用刀轻轻划开,并用手扯皮,直扯到颈部,再割下全部兔皮,随即开膛去内脏,剁下足、爪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缸内。每100支鲜兔用食盐5市斤,老姜0.5市斤,花椒1市两,分层堆码一层兔,一层辅料,头腿要盐重,腰部盐宜轻。一天以后上下对翻,再腌制一天后起缸,加入酱、豆鼓、豆油、白糖等辅料。另加味精、胡椒、花椒、五香粉等混合碾成细末,并调成浆糊状,均匀地涂抹在腥腔内和划破的腿部深层肌肉内。此时可用2.5米左右的麻绳一根,从后腿缠到前夹颈部,腹部要缠圆,边缠边整形,直至捆紧扎牢成细条圆筒形。缠好后凉于通风处,待1至3天后即为成品。食法,一般都采用先取出放置温热水中漂洗干净,剁成了大块,放锅中煮熟,即可食用。其色泽均匀,味美鲜嫩,肌肉紧密。 特点:它色泽红润、肉质细嫩、鲜香味长、而且高蛋白,低脂肪。 5.梓潼酥饼 又名:“薄脆子”、贡饼 产地:中国四川梓潼。 历史: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玄宗避难入蜀,途经梓潼上亭铺,有人以该饼进贡,玄宗尝后大加赞赏,于是梓潼酥饼在长安渐为人知,时有谈及,并称之为贡饼。由此可见其生产历史当在千余年以上。 工艺:系以面粉、化猪油、菜油、砂糖、芝麻为主要原料。其制作,头道面粉做发酵面,与干面混和拌匀,不再发酵;二道面与花生油和面,加入糖或者食盐、花椒粉揉搓制成饼胚,然后用双面锃烘烤,掌握合适温度,烤至发脆。烤后重叠置平板上,加压冷却,10分钟后摊开、搌平,即为成品。 特点:色泽黄亮,圆如秋月,向以质地酥脆、香甜化渣著称。且久贮色、香、味、形不变,以其制工精细,风味独特而驰名古今。 6.火边子牛肉 火边子牛肉是古老盐都传统名特产之佳品,客观存在以质优味美、片薄如纸、酥香绵长而闻名遐尔。火边子牛肉源于清乾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选料严格,刀工精细,工艺考究、风味独特、绵香生津、回味悠长。由自贡食品公司腌腊品加工厂生产的紫薇牌火边子牛肉是继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和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后再夺巴蜀食品节金奖。 7.鱼皮花生 鱼皮花生皮酥内脆,甜咸适度,香酥可口。主要原料有花生仁、糕粉、砂糖等。经过制糖、裹坯、烘烤、上酱等工艺精心制作而成。 8.白橙糖 白橙糖是合川的传统名产。创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系三汇坝洪五合的“五合斋”糖食铺生产。产品具有白色透明,气味芳香,甜不腻人,入口化渣等特点。不但有营养,还有.止咳.顺气.化痰.养颜.美容的药用效能。民国15年(1926年),川军二十八军第三师师长陈书农驻合川时,经过三汇坝,品尝白橙糖后,大加赞赏,当场写了一首诗:“君家巧做白橙糖,地利人和两兼长,茶余酒后尝几片,满口香甜滋味长”。后来陈书农在合川举办五县联合展览会,白橙糖获金字匾额一块。(1989年)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质食品称号.(2000年)荣获合川市消费者满意食品 。 9.鳝鱼鸡蛋卷 用料: 烤鳝鱼串15克,鳝鱼切成1厘米的长段,鸡蛋 1个,鱼汤 1大匙。料酒 1/2小匙 盐、酱油 各少量。鸡蛋磕到碗里后,加入高汤和调味品充分搅拌,油适量。(用料按照1人份) 制作方法: 1、用油布将煎蛋锅毫无遗漏地擦一下,然后将好鸡蛋的1/3一点一点倒入锅内,向四周摊开。鸡蛋半熟时,将鳝鱼横放在摊开的鸡蛋上并卷上。 2、用油布往锅上擦油,将卷好的鸡蛋卷往涂上油的地方挪动一下,使没涂上油的地方也涂上,然后将剩下的鸡蛋倒一半进锅里,将刚才卷好的鸡蛋卷作芯,再按刚才的顺序卷一遍。同样,将剩下的1/3的鸡蛋再按上述做法卷一遍。 3、趁热将煎好的鸡蛋放在竹帘上整形,切成适当的大小放在盘子中。 特点: 滑润爽口,清鲜味美,老少皆宜。 10.桃米炒蛋 用料: 鲜桃200克,鸡蛋4个,精盐5克,料酒15克,化猪油适量,红樱桃(可用罐头代替)数粒。 制作方法: 1.鲜桃洗净,在开水中略烫,去皮、核后切成绿豆大小的丁,放入小盆内。 2.把鸡蛋磕入装桃丁的盆内搅匀。净锅入化猪油上火,倒入调好的桃丁,调入精盐、料酒翻炒、直至炒熟成块时,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 鲜嫩、味美、老少皆宜。 11.樱桃蜜饯 原料配方:鲜樱桃80~90千克,川白糖45千克,白矾1.5千克,色素适量 工艺流程:选料→去籽→矾漂→水漂→撩坯→回漂→套色→喂糖→收锅→起货→粉糖→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八九成熟的桃红色樱桃(深红色过熟不宜使用)为坯料。鲜樱桃从下树列制作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时需拌入白矾水(每50千克樱桃用500克白矾溶成矾水),以防止生虫变质。 2.去籽:樱桃选好后,逐粒去核。方法是用针具(将大针弯成三角形固定在竹筷或竹片上即成)从果粒尖部戳入,把果核从蒂部顶出。 3.矾漂:将白矾研成粉末,深于清水(白矾与水的比例为1:10)。再将去核樱桃置于白矾水中浸泡,时间为5~7天,其间每天翻动1~2次。待樱桃全部沉底、落红,呈黄白色,用手捏樱桃已略有硬度时即可捞出,入清水池中清漂。 4.水漂:水漂1~2天,每天换水3次,至水色转清,口尝樱桃无酸涩味,樱桃颜色已经发白时,即可撩坯。 5.撩坯:将果坯置于开水锅中,待水温再次升到沸点,果坯翻转后,即可捞起回漂。 6.回漂:回漂1~2天,其间换水2~4次,至水色转清时,即可套红。 7.套色:有冷套和热套两种方法。冷套是回漂以后随即套红;热套则在回漂以后,再将果坯用开水适当加温,再滤起套红。一般以热套效果较好。套红所用色素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套红时要搅转色水,使果坯浸色均匀。 8.喂糖:将套红后的果坯放入蜜缸,加入103℃的热糖浆(用蛋清水或豆浆水提纯后的精制糖浆)进行喂糖。经24小时后,将糖浆舀入锅内,再熬至103℃,糖浆浓度为35波美度,舀入蜜缸二次喂糖,仍需24小时。之后,再加糖浆熬至104℃(35波美度),舀入密缸第三次喟糖,时间仍为24小时。 9.收锅:也叫煮蜜。将糖浆与果坯一并入锅,用中火煮至109℃(糖浆浓度达40波美度),手捏樱桃略硬。樱桃体表不皱缩、较饱满时,舀入蜜缸内静置3天以上(蜜置时间可长达1年,时间短了质量不佳)。 10.起货:也称再蜜。先将新鲜糖浆(35波美度)加热熬至114℃时,再下樱桃入锅煮制。待糖浆温度再至114℃时,即可起入粉盆(上糖衣的设备),待果坯冷至50~60℃时,即可粉糖(上糖衣)为成品。 特点:呈红玛瑙色,颗粒饱满,有透明感,口味甘甜,有原果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2.窝丝糖 窝丝糖是四川民间的传统产品,原名叫“素窝丝”,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配料廛窟,工艺精细,具有松酥和香甜可口的独特风味。 本品适宜于秋末夏初季节生产。 原料配方:川白糖10公斤,饴糖粉17.5公斤,熟黄豆粉7.5公斤,熟花生1.5公斤,熟芝麻3.5公斤,香兰素7.5克,蒸腾面粉1.25公斤,熟清油50克(刷水锅和刷装糖盘具有) 工艺流程:制心→熬糖→扯糖丝→成型→包装 制作方法: 1.制心:将配料中的白糖粉、熟黄豆粉、熟花生酱、熟芝麻酱和香兰素放在一起,拌合均匀,过筛备用 2.熬糖:将饴糖入锅加热至沸点,然后减小火力,用小火熬至115~120℃,即可倒入水锅。待稍冷后,再放盘具中分数次使用。 3.扯糖丝;以盘里放适量糖团,叠成软硬一致的扁圆形,用拇指从正中穿孔,双手把糖坯捏成环状,平放于案板上,先由两人将环状糖坯成圆形旋转对拉(人的位置不变)到一定长度后,把糖圈折叠成双环又成圆形旋转对拉,照这样往复对拉,每拉长折双一次为一手。拉扯到第4手时,可增加到3人同时对拉(动作不变),拉至14~15手,糖丝呈发丝状时为止。 在拉扯糖丝的同时,前5手每手沿糖丝一圈撒撒蒸熟面粉适量;6~10手时,每撒混合面粉(蒸面粉与烤成热粉混合)适量;到后5手时,每手撒面粉要灵活掌握。如糖丝断裂严重,可撒适量蒸熟面粉;如糖丝粘结,可撒适量烤熟面粉。 4.成型包装:取糖丝12.5克平展于左手四指内侧平面上,取心子10克,放于糖丝上,将糖丝内端抄起,盖住心子。然后又取心子2.5克添加在上面,再卷动糖丝,将心子卷包在中间成腰鼓形。最后定额装盒,在窝丝糖面撒一层心子,封盒即在。 质量标准: 规格:形如丝窝,大小整齐。 色泽;呈谷黄色。 组织:糖呈发丝状,松酥细腻。 口味:香甜可口,具有黄豆,芝麻香味。 13.酥心脆糖 酥心脆糖系重庆传统名产之一。制品以白糖、芝麻为主要原料,兼有芝麻杆、酥心糖的特点。其口味纯甜浓香,皮脆心酥。别具风味。 原料配方: 1.糖皮:川白糖26公斤,饴糖20公斤。 2.糖心:芝麻粉2.5公斤,川白糖2.5公斤,面芝麻6公斤 制作方法: 1.制皮:以川白糖、饴糖加水溶化后熬制。加水量约为川白粮的40%,糖温在135℃左右,熬至“大酥脆”时起锅,稍后拉白。 2.制心:将川白糖与熟芝麻粉混合后,加温炒热,热度以手触不烫为宜,然后包心。 3.成型:将拉白的糖包裹心料,封裹平密,再拉成直径约1.8厘米的条子,然后按长10厘米左右的规格切节成型。 4.上麻:将成型的糖坯置于筛内,放在沸水锅的蒸气中搭气。塔气时需不停翻动,使受蒸汽均匀,然后再拌合芝麻。芝麻需先焙热,上麻效果才更好。 质量标准: 规格:圆条形,大小均匀,体形完整,面麻满华。 色泽:白色略黄。 组织:酥脆,剖面皮心均匀。 口味:酥脆爽口,纯甜清香,有浓郁的芝麻香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4-9-1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休儿多情在2004-9-16 10:34:00的发言:14.寿星桔蜜饯 原料配方:鲜寿星桔80千克,川白糖45千克,石灰1.5千克 工艺流程:选桔→划瓣→撩坯→去子→去汁→灰漂→水漂→再撩坯→喂糖→收锅→起货→粉糖→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桔:以大小均匀,两头光整,色泽黄亮油浸,九成熟的鲜寿星桔为好。 2.划瓣:用划瓣刀沿寿星桔四周划9~10刀,切忌划穿果坯。 3.撩坯:将桔还放入80℃热水锅中,经4~6分钟果坯能掐动时,捞入清水缸内冷却。 4.去子汁:用手将果坯逐个轻轻挤压,将子和果汁挤尽,切忌将果肉挤烂。 5.灰漂:将鲜坯放入石灰水中,浸漂12小时即可。50千克鲜桔坯用1.5千克石灰。 6.水漂:将果坯从灰池捞入清水池中,水漂24小时,其间换水4~5次。待水色转清,果坯微黄,尝果坯无石灰味时,即可再撩坯。 7.再撩坯:将果坯放入开水锅中撩煮,使水温再次达到沸点2~3分钟后,迅速捞起,待沥干后喂糖。 8.喂糖:将沥干的果坯放入蜜缸,倒入冷的精制糖浆(波美38度),喂糖24小时后,将果坯捞起。将糖浆加温熬至104℃,再倒入蜜缸,并放进果坯回喂24小时。糖浆量宜多,以果坯能在蜜缸内活动为宜。 9.收锅:将果坯与糖浆(波美35度)一起入锅,用中火加温,煮至109℃时,连坯舀入蜜缸,蜜置48小时。 10.起货:将新鲜精制糖浆(波美35度)熬至113℃左右时下果坯,用中火加温至116℃时起锅,放入粉盆、果坯温度降至50~60℃时,进行粉糖,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呈椭圆形,略似牛奶头,颗粒完整、饱满,略有透明感;色泽金黄,甘甜芬芳,余香浓郁,与金饯桔蜜饯齐称“蜜饯之王”。 15.平都牛肉松 平都牛肉松是四川名特产品。 原料配方:鲜牛肉100千克,白糖8千克,白酒0.6千克,白酱油14千克,生姜1千克 制作方法: 1.选料:选新鲜牛后腿肉,剔除筋头、油膜,并用清水洗净,排除血污,下沸水焯一下,撇过油污和泡沫,把水换掉。 2.煮沸:100千克肉用清水30~35千克,下锅边煮边打油包,待打尽泡子后,放入生姜、食盐再煮3小时左右,到以筷挟肉,抖散成丝为度;撇去汁液上的油质和浮污。然后把液舀起,只留少许在锅内;挑尽松坯或残骨、油筋、杂物,用锅铲将肉松坯全部拍散成丝状。再将原汁倾入锅内,加入豆油2千克再煮,边煮边撇去上浮汁液。30分钟后加入曲酒,分解油质继续撇油多次。然后加入白糖文火拌煮,直至汤干油净。 3.烘搓:加料后的牛肉松起锅后,盛入竹簸内,放在锅口上,以原灶内余火慢慢烘去水分,约12小时,以手握有弹性,便起锅用木制梯形搓板,反复搓松,除去肉头、杂质,冷却即为成品。成品率30~35%。盒、瓶、罐和塑料袋装,置干燥处能保存3个月。 产品特点:色泽金黄,味觉丰润,清香绵长,回甜溢口,与猪肉松难分伯仲,较鸡肉松实无高低,堪称熟食一绝。 16.蜜橙皮 原料配方:鲜橙皮35千克,川白糖42.5千克 工艺流程:选料→制坯→烫漂→压榨→烫漂→煮制→上糖衣→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七八成熟的厚皮橙子为宜。 2.制坯:将选好的鲜橙子削净外层青皮,挖去橙心,切成宽约3厘米左右料块,再切去两端,橙皮条块应洁白新鲜。 3.烫漂:先将切好的白料块,置于80℃~90℃的热水锅内烫漂,要不断翻动,约煮10分钟左右,手捏料块能合拢,放开后能还原时即可捞出。烫漂时间要严格掌握,时间过长糖煮时会造成烂坯烧锅;过短则不能将皮内苦汁除尽。 4.压榨:将轻烫漂的橙皮捞出挤压。挤压的方法是边淋清水边挤压,这样反复进行,直至经检尝橙皮无苦味时为止。 5.再烫漂:将榨去苦汁的橙皮再置于沸水锅内煮30分钟左右,随即捞出,入清水中清漂进一步去除苦汁备用。 6.煮制:配成浓度为35%的糖液入锅,将橙皮坯也入锅,用旺火煮制。煮制中应注意常搅动,使之进糖均匀,糖液数量以木铲翻炒时较为松动为准,不足时要及时添加,煮制1小时后,可改为中火,再煮0.5小时左右,待糖液浓缩至浓度为65%,橙皮坯色泽一致、呈透明体时,即可捞出。 7.上糖衣:将捞出的橙皮坯沥净余糖液,待稍冷后,即上糖衣制为成品。 产品特点:色泽发白,呈透明状,滋软纯甜、橙香宜人,风味独特。 17.梨子蜜饯 原料配方:鲜梨子150千克,川白糖85千克,石灰11.25千克 制作方法: 1.选梨:选择大小均匀,无虫无疤,完整成熟的糖型细砂梨作坯料。 2.制坯:用刨刀将梨表皮创净,逢中切成两瓣,取籽挖心。注意保持形态完整。 3.灰漂:100千克果坯用石灰7.5千克。果坯浸入灰水中拌匀,先漂4小时,换灰水再漂12小时,然后起出灰池,用清水冲净果坯表面的灰渍。 4.水漂:将果坯放入清水池中浸漂12小时,其间换水2次,至水转清为止。 5.撩坯:将水烧开,倒入坯子,撩煮3~5分钟,即捞入清水池,回漂12小时,其间换水1~2次,然后将果坯下锅用沸水煮制、煮熟后即可喂糖。 6.喂糖:喂糖时间以24小时为好,糖浆宜宽,以坯子在糖浆中能松动为宜。 7.收锅:将精制糖浆(35Bé)和果坯放入锅内煮沸约5分钟,待温度升到115℃时起入蜜缸,蜜置48小时。 8.起货:先把新鲜糖浆熬至112℃,加入蜜坯。火不要过大。当温度回升至115℃,果坯已耙时,就可起入粉盆。蜜坯冷至50~60℃时,经粉糖后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 规格:半边梨形,形态饱满。 色泽:白色略黄。 组织:砂细,爽口,饱满饱水。 口味:纯甜爽口,略有原果风味。 18.桔饼 原料配方:鲜桔80千克,川白糖45千克,食油、石灰水适量 工艺流程:选料→制坯→灰漂→水漂→撩坯→再压汁→收货→起货→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新鲜柑桔,剔除薄皮柑、麻柑及青柑。 2.制坯:将鲜桔用清水洗净,创去云皮(外表皮)。用划缝器将鲜桔划成12~16瓣,用手挤压,以去其果汁及果核。 3.灰漂:将处理好的桔坯倒入浓度为0.2%的石灰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 4.水漂:捞出桔坯沥净石灰液,置于清水缸内,浸泡24小时,其间换水2~3次,再行撩坯。 5.撩坯:将清水入锅加热,快沸时倒入桔坯,并翻动桔坯,待水沸4~5分钟后即可捞出,入清水再次漂洗。 6.再压汁:撩坯后的桔坯清漂至冷却后,每次逐个挤压,去余汁及石灰汁。再清漂24小时,再挤压其余汁,即可煮制。 7.吸锅:将60%浓度的糖液连同桔坯下锅煮制(若果坯较软,则应先下糖液,待煮拂后再下桔坯),先用旺火,待煮制1小时左右改用中火。待果坯呈金红色,不现花点,糖液浓度达到65%左右时,即可滤起置于缸内。 8.起货:桔坯经静置蜜渍24小时后(静置时间长短视销售需要而定,可静置1年),即可再行煮制。配制浓度为60%左右的新鲜糖液,待糖液煮沸后再下桔坯,用中火煮制1小时左右。其间可用少量菜油或猪油(100千克桔坯仅需食油5克)下锅“散泡子”(即去除杂质)。煮制中糖液因水分蒸发减少时应及时添加,煮至糖液浓度为75%左右时,即可起锅。待稍冷后上糖衣,再经冷却,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香甜适口,润软化渣,原果风味突出。
发表于 2004-9-1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休儿多情在2004-9-16 10:36:00的发言:19.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原为太和斋米花糖,创造于1910年。其米花原为砂炒,后改为油酥。其产品具有酥脆香甜、形式精巧、物美价廉、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畅销省内外,60年代初曾远销国外。被四川省商业局评定为1979年度优质产品。 原料配方:油酥米19.5公斤,冰糖0.75公斤,花生仁1.45公斤,川白糖13公斤,芝麻4.8公斤,桃仁1.1公斤,饴糖9.4公斤 工艺流程:选糯米→蒸米→阴米→油酥米→熬糖→拌糖→开盆→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选米、蒸米、制阴米:选宜宾大糯米过筛,去杂质,用清水淘洗,并用清水泡10小时后装入甑内蒸熟,后倒在竹席上。冷却后弄散,再烘干或阴干即成阴米。 2.油酥米:将阴米倒入锅内,用微火炒,等米微熟后将适量的溶化后的糖开水倒入米中(100公斤阴米用1.88公斤白糖化开水),把米和糖开水搅拌均匀后起锅,放在簸盖内捂10分钟左右,再用炒米机烘干,然后用花生油(清油、猪油均可)酥米。酥米时,要待油温达150℃左右时下米,每次约1公斤,酥泡后将油滴干,筛去未泡的饭干,即成油酥米。 3.拌糖、开盆、包装:先熬糖,将白糖和饴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混合熬,待温度达130℃左右起锅。然后把油酥过的花生仁、桃仁和油酥皮放在锅内搅拌均匀,起锅装入盆内,撒上冰糖,熟芝麻,再抹平,摊紧,用刀开块切封。起上案板后包装为成品。 质量标准: 规格:每块厚薄均匀,长短一致。 色泽:洁白。 组织:酥脆化渣,不松散,不砂不化。 口味:香甜可口,具有米花清香,无异味。 20.红糖米花糖 红糖香油米花糖是成都清化居食品厂传统的佳节产品,已有60多 年历史。产品对原料要求严格,须选用西浦大白糯米,北路花生、金堂淮口砂瓤红糖。阴米用炼制过的河砂炒焙,不用油炸。其特点是板扎松脆,香甜化渣,皮虽僵而嚼口酥,具有特殊的红糖、香油和花生香味,为素食佳品。 原料配方:糯米14.5公斤,壮花生仁17.5公斤,饴糖7.5公斤,芝麻2.5公斤,香油1公斤,红糖14.5公斤 制作方法: 1.制阴米:选粒大、色白糯米淘净,用冷水浸泡12小时(冬天加倍),然后上甑用旺火蒸透,至无米心程度时出甑敞冷(冬季2天,夏季3天),收成半温状米团,揉散阴干(冬天可晒干)即成。 2.制米:将阴米和清糖水混合焙干,略闷后用河砂干炒(河砂须淘净用菜油炼制)。炒米的关键是掌握火候,下锅要大火,炒匀后火色适中,干湿适度(干了长不泡,湿了不酥、顶牙),炒至米花呈微黄色时即可。 3.炒花生仁:选颗粒均匀的壮花生仁,在火色适中的铁锅内,以炒至微黄色为宜。 4.搅糖熬糖:红糖煮沸后,放入适量豆浆或蛋清溶液,使糖液面起泡状,泥砂沉底,即去泡沫过滤提纯。熬糖时,加适量饴糖和菜油,并掌握好火色。夏委火色老(嫩了容易散垮),手测起飞丝17~20厘米,冬季火色嫩(老了顶牙),飞丝10~13厘米时即可。 5.拌料上浆:按配方标准将米花、花生仁、芝麻倒入糖锅内,闭火,放适量香油调匀起锅。 6.成型:将拌好的米花糖坯,放于案桌盆框中(盆框正方形,大框67厘米见方约容6.5公斤,小框33厘米见方约容1.5公斤),用滚筒擀压均匀,厚薄一致,然后用长刀开成大块,再以小刀切成条片。 7.包装:按规格包装,纸封有100克、200克规格。习惯散装论公斤出售。产品须用瓷坛或铁箱密闭,放置阴晾干燥处采善保管。防止受潮、透气或曝晒,以免受软、不酥脆或透气、溶化、不香。 质量标准: 规格:长方形,表面平整,厚薄一致,无缺角烂边,每公斤72块。 色泽:深黄色,表面有光泽。 组织:酥脆化渣,不粘牙,不顶嘴。花生仁、芝麻分布均匀,无定型杂质。 口味:具有突出的红糖和香油味,香味浓厚纯正,无异味。 21.川姜片 原料配方:鲜姜70千克,川白糖45千克,石灰水适量 工艺流程:选料→切片→灰漂→水漂→撩坯→喂糖→收锅→起货→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鲜嫩板姜为好,不得使用腐烂的姜为原料。 2.切片:将鲜姜用清水洗净,去除泥污,顺着姜芽切成或刨成薄片,厚约2毫米。 3.灰漂:将姜片浸入含石灰水5%的石灰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为48小时左右,待姜片色泽转黄时即可捞出。 4.水漂:将姜坯捞出,沥去石灰水,置于清水中清漂3天左右,其间每天换水4~5次。 5.撩坯:将清漂后的姜坯,在沸水中煮15分钟左右,再置于清水中浸漂24小时,其间换水3~4次,直至姜片色泽转白,水清亮,方可煮制。 6.喂糖:配成40%浓度的糖液入缸,将清漂后的姜坯置于糖液中浸泡12小时。 7.收锅:将喂糖后的姜片连同糖液舀入锅内煮制1.5小时。糖液下锅时浓度为35%,起锅时应达到65%,将姜片连同糖液一起倒入缸内,静置7天以后再进行煮制。 8.起货:姜坯连同糖液舀入锅内,用中火煮制1小时左右,待糖液浓缩至浓度为75%左右时,即可起锅,沥去余糖液。 9.上衣糖:在制品冷至不烫手时,即可上衣糖(温度过高糖易溶化,温度过低则不粘糖)。上糖要均匀。 产品特点:细嫩化渣,口味纯甜清香,略带辛辣,风味别具一格。 22.四川板鸭 原料配方:鸭(2~2.5千克)1只食盐100克土硝0.5克 制作方法: 1.选鸭:愈肥愈好。最好是未下过蛋或未换过毛的嫩鸭。 2.腌制:宰杀后,用半开的水洗烫,去毛,剖腹取出肠肝,割去双翅和双脚,放入卤缸腌制。腌制时间因季节而异。11月至次年1月,须腌制96小时。8月至10月须腌制12小时。经腌制后,将鸭取出,用竹片撑开(不能撑得太开),以风能吹到鸭体的每个部位为度。吹干水分后,再用谷壳微火反复翻烤,约烤3分钟,即为成品。 23.白米酥 白米酥是四川新都的传统食品。它始于乾隆年间,为新都县“密根堂”店的老板创制。 原料配方(50千克产品):糯米粉4.75千克熟富强粉12.75千克白糖16.4千克提糖9.25千克桃仁1.75千克一级冰渣1.8千克桔饼1.5千克蜜玫瑰1.8千克 制作方法: 1.制提糖是按50千克白糖、2千克饴糖、加水7.5千克的比例配料熬制,糖水煮开后下化猪油1千克,熬至120℃,取糖液滴到水中成块即起锅,放入锅里搅拌翻炒即成提糖。 2.制熟面:将面粉放入蒸笼(20千克面粉需蒸20分钟)蒸熟起锅,冷却一天,用粉碎机打碎即成熟面。 3.制糕粉:将糯米以50~60℃温水冲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滤干水分,次日早上以河砂(用菜油制的河砂)大火炒泡,但不能炒黄,炒后磨成粉末,即成糕分(又称雄粉),再摊在簸箕上晾2~3天,使手捏粉子成团,无响声即可。 4.制心子:将桃仁、桔仁切碎,加冰糖渣、白糖、蜜玫瑰和少许玫瑰仁与熟面粉搅拌均匀即成。 5.上印模:将刻有花纹图案的印模装上2/3的糕粉作底层糕皮,再将心子放入,然后再将糕粉铺1/3,擀平,压紧,扣出色装即成。 质量标准: 形态:圆形,不掉边,不缺角。 色泽:表面白色,馅心浅红色。 组织:松软滋润,不散垮,不露馅,无粉粒,无杂质。 口味:纯甜,并有该馅品种的特殊风味。 24.醪糟 四川醪糟是家家喜爱的小吃。甚至经常作为高级宴会的一道甜食。 原料配方:上等江米5000克酒曲50克 制作方法: 1.把江米5000克用清水淘洗干净,泡1小时后,倒入筲箕(南方淘米洗菜用的竹器形似北方的簸箕)内沥干。 2.在蒸笼内铺好纱布,把沥干的江米倒在上面,用旺火蒸1小时后,倒入盆内,用电扇把米温吹降到20℃左右时,再将适量的凉开水倒入盆内,用手拌匀。将酒曲研成粉末放入盆内,再一次拌习。 3.将拌匀的江米倒入缸内,用手在中间掏一个小窝,再将余下的酒曲粉末加少许凉白开水,洒在江米表面。然后用木盖把缸盖紧,用棉絮包好,放入草窝里面,3天即成醪糟。 产品特点:此品汁多,颗粒饱满,味甘甜中透出来的醇香。 25.甜艾团 原料配方:糯米面250克嫩艾苗250克白糖150克芝麻100克熟猪油75克碱面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艾苗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和碱面用旺火煮烂,捞出晾凉,搓成艾泥。然后慢慢洒入糯米面搋揉和均(边洒边揉,如干亦可加少许清水),再切成小块面坯,按扁。 2.将芝麻倒入锅中炒熟,晾凉,拌入白糖和熟猪油搅匀,然后放入面坯中,包成团子。 3.将包好的甜艾团入笼用旺火蒸20~30分钟即热。 产品特点:清香软嫩,颜色鲜绿,味道可口,家庭制作其味甚佳。

发表于 2004-9-1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肚肚好想要罢工了哦。

发表于 2004-9-2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

[em04]

发表于 2004-10-6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合川桃片糕呢?

发表于 2004-10-1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10-1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

发表于 2004-10-1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8][em08]

发表于 2004-12-1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发表于 2004-12-20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

发表于 2005-1-1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果果!吃果果!吃果果!

发表于 2005-1-21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吃!

发表于 2005-1-2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以后表贴这种诱人的贴子。实在是受不了了。

发表于 2005-1-2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94949494~~~~~~好想K!

发表于 2005-1-2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东西就是越小的越好吃!

发表于 2005-1-2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顶

发表于 2005-1-2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吃醪糟鸡蛋哦

[em03][em04][em06][em07][em13]

发表于 2005-1-2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都想吃!!!![em03]

发表于 2005-1-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喊到我一起吃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