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2|评论: 1

素质教育存在的土壤:社会的均富和谐与教育及就业途径多样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5 22:11 | |阅读模式

http://sq.k12.com.cn/bbs/index.php?t=selmsg&rid=0&frm_id=6&mr=1&start=&reply_count=0&start=675
从陕西村的教育来看,消除城乡两极分化,建设均富与和谐社会,是素质教育的客观条件。没有这个社会环境,在贫富越来越悬殊的地方,无论如何变换教育方法和手段,都难于普遍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犹如水的势能必须宣泄一样。

50年代城乡和谐发展,老百姓生活有了温饱,城乡户口还没有界限,不愿意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少,也没有应试教育一说。尽管这样,学校教育仍比较刻板,学生课外活动比较多,社会就业途径可以选择。那时侯教育普及率不高,学校也不刻意追求升学率,不存在当前教育许多弊端。

社会均富与和谐,教育和就业多途径多出路,自然消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素质教育自在其中。没有这个客观的条件,行政命令和学者呼吁,都是无济于事的!尽管政府力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和学者们痛斥应试教育弊端,然而学校对外素质教育对内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教师和学生疲于两面应付苦不堪言。均富不是平均,应是均衡富裕和发展。均贫不等同于均富,因为“穷则思变”,仍然要出乱子。而且因为穷,教育和就业,选择途径很窄,素质发展机会十分有限,很难做到全面发展,但是“三好”的要求并不是过分的。

智者预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政策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是规律问题。应试教育自从1980年代以来,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式出现,虽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却是愈反愈烈顽强普遍地存在着。这就不能不叫人深深地反思了,这种普遍地反复地出现的社会问题,诚恐怕不只是一个教育的思想和方法问题,还要从政策和规律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近年报道陕西村自然存在着的教育,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其中并没有政府的行政命令,也没有学者们的高谈阔论和伟大理论。显而易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均富和谐社会老百姓的本来需求,就如同油盐酱醋茶一样的必须。由此可见,社会的均富和谐,教育以及就业途径的多样化,应该是素质教育存在的土壤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5-1 17:55 |
素质教育的实施,的确要有一定的环境,在中国的农村,许多家长还没转变观念,还是看学生的分数,社会上还没形成一定的气候,让教师怎么去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