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744|评论: 33

[绝对必看]黑水百科全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水概况

450×277

  黑水县位于自治州中部,东南连接茂县,西南毗邻理县,西接红原县,东北与松潘接壤。总面积4165.3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44米。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雪峰对峙,河谷深切。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主峰峨大基(藏语意为“群山之父”)海拔 5 2 8 6米。与其并列的峨太密(藏语意为群山之母)海拔5257米,最低海拔1790米,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县境属季风高原型气候区,日照充足。

  1955年6月芦花更名为黑水县,以境内黑水河得名。黑水为藏语“措曲”意译,“措”生铁之意、“曲”水之意,引伸为黑水。因河流贯穿全境,河水呈黑色故称。1990年总人口56389人,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锰、铁、钨、石灰石、硫磺等矿藏。锰矿储量较大,具有工业开采价值。野生动、植物繁多,出产天麻、贝母、虫草等名贵药材,药用植物282种,药用动物52种。珍稀动物有金丝猴、扭角羚、藏马鸡、云豹等。除森林和天然草场外,境内河流纵横,水量充沛,落差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黑水自然旅游资源相当富集,景点组合独特完整,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有亚洲面积最大、色彩最绚丽的奶子沟八十里风情彩林谷,有藏民心中的神山——三奥雪山以及举世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达古冰川等自然景观。还有具有独特、浓郁藏羌文化的色尔古藏寨等人文旅游资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0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地理

432×261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43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77万亩,森林面积336万亩,草场面积258万亩,裸地87.8万亩。境内最高海拔5286米,最低海拔1790米,平均海拔3544米。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雪峰对峙,河谷深切。

450×277

  黑水地处岷山和邛崃山交汇地段,为岷山山脉向南倾没和邛崃山山脉向北倾没的复合部位。属岷山山脉延伸部分,分别由松潘县毛尔盖区、热务区入境。属邛崃山脉延伸部分,分别由理县米亚罗区和红原县刷经寺区入境。

  红岗山脉

  在麦扎乡入境,自北向东南走向,经知木林、洛多、石碉楼、色尔古等乡向茂县延伸。主蜂日多沃山,在洛多乡境内.海拔4502米,北端峰峦在海拔4000米以上,南端峰峦较低.表现为向南倾斜的地势。山脉分支较明显的有三处:一处是麦扎乡沃作别嘎(海拔4327米)经依格佐季(海拔4057米)在色湾河坝倾没;二处是在知木林乡的龙波山(海拔4466米),此处有三条分支,分别是麦扎乡的达安山,知木林乡的弼石梁子,洛多乡的洛河粱于(洛多、慈坝、双溜索、龙坝四乡交界);三处是洛多乡的日多沃山,此处有两条分支.即洛多乡的嘎茸梁子和石碉楼乡的石碑梁子。

  达索肯山

  它是与红岗山平行的一条分支,在麦扎乡入境。峰峦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主峰来则块布,海拔为4280米,在知木林乡的二木林倾没。

  羊拱山脉

  在松潘、红原、黑水三县交界处入境,自西向东折转东南走向,峰峦展布于泽盖、晴朗两乡北部边缘,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康错.海拔5273米,山脉脊线分布于泽盖、晴朗、扎窝、芦花、红岩五乡交界地带,东缘山麓在晴朗、扎窝两乡境内倾没,西缘山麓在泽盖、红岩、芦花三乡境内倾没,北线山麓在松潘县毛尔盖区前进乡羊拱沟毛尔盖河倾没。在羊拱雪山康错处有一分支,为希娘山——松兹尔山脉,峰峦展布于沙石多、泽盖两乡交界线上,海拔在4000米以上.主峰达日巴哥,海拔4795米,在黑水河与三打古沟交汇处倾没。

  峨太基山脉

  峨太基山脉西接鹧鸪山,向东走向,经峨大基(海拔为5286米);峨太拉(海拔5211米)、峨太美(海拔5257米)三座高峰,继续东延至瓦钵梁于,在黑水与茂县交界处两河口倾没。西部峰峦4000米以上,主峰峨太基为县内最高岗峦,意为“群山之父”;东部峰峦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东端瓦钵梁于主峰海拔3767米,最低山峰2990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峨太基山脉北缘山面为泽盖、芦花、红岩、麻窝、木苏、维古、瓦钵梁子等乡的境域,山面陡峭,峰峦峥嵘,山麓为地势陡峻的封闭峡谷。南缘山面为茂县赤不苏区的境域。在峨太拉附近.有一分支向东延伸.为茂县的太白山脉。

  亚克夏山脉

  亚克夏山脉南接鹧鸪山,北接羊拱山,是邛崃山脉最北的延伸部分,它是黑水、红原两县的分水岭。东缘山面为沙石多乡的马河坝、银真、奶子沟的境域。峰峦在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亚克夏山,海拔4850米,山麓向北逐渐开阔,海拔逐渐升高,为草原地貌。

454×298

  黑水县有3条主河和99条支流溪沟,其中常年存水溪沟45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的24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1条。流域面积广阔,总流域面积为10400平方公里.径流总量大,为丰水区。县境内有黑水河、小黑水河、毛尔盖河三条主河道和99条溪沟,组成树枝状水网结构,是长江上游岷江水系的水源之一。

  黑水河

  黑水河发源于羊拱山脉的希娘山东麓,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县,流经12个乡,县内流长91公里。在两河口与赤不苏河汇合后经茂县于飞虹桥注入岷江,全长162公里,流域面积616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千分之21,累年平均流量141立方米/秒,大小支流与溪沟形成树枝状的水网结构,其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逐渐开阔。较大的支流有3条:毛儿盖河--源于松潘毛儿盖,由北向南在北纬30。00'、东经103。10'处流入黑水县境,至热里与小黑水河汇合,全长90.2公里,流域面积183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千分之11.4,累年平均流量27.6立方米/秒;小黑水河--源于黑水县麦扎乡之包洛柯,由8条溪沟汇集而成,在热里与毛儿盖河相汇,于渔巴渡注入黑水河,全长约70公里,流域面积554.9平方公里,果年平均流量12.8立方米/秒;赤不苏河--又称白水河,源于茂县以西之万年雪山与赤马梁子一带,上游有色如、九龙等溪沟汇入。经茂县维城、雅都、曲谷等地于两河口注入黑水河,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75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千分之35.1。累年平均流量13.42立方米/秒。

  小黑水河

  小黑水河发源于松潘县三姐妹山南麓,由北向南经麦扎、知木林两地方,在热里与毛尔盖河相汇,流长65公里,流域面积188平方公里。

  毛尔盖河

  毛尔盖河发源于松潘县毛尔盖区的夏袄隆山南麓,在晴朗乡额则寨河谷入境,流经晴朗、扎窝、知木林三乡.于渔巴渡汇入黑水河,全长76公里,县境流长53公里,流域面积2763平方公里.

  溪 沟

  99条溪沟流域面积1338平方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马河坝沟、奶于沟、三打古沟、昌德沟、热水沟、二古鲁沟、德石窝沟、沃拍季沟、若尔沟、麦扎沟和龙坝沟。

  高山湖塘

  县境内海拔4000米高原面上,有不少积水小湖塘,面积10亩以上,积水较深的,黑水语叫做撓(俗称高山海子),如日嘎希、铁别希、俄甲希等。面积10亩以下,大小规模不等,黑水语叫做??(俗称塘堰)。降雨积水、干旱即涸.黑水语叫做撏輸。规模更小的,黑水语叫做摴卑蛿(俗称渔池)。各种各样的撓、懘頂、撏輸、摴卑蛿,县境内有49处,分布于芦貌、泽盖、沙石多三乡最多,泽盖乡有21处。高山湖塘.降雨量多时,积水四滋.形成地表径流。降雨量少时,积水下潜.补给地下积水。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之由来

488×291

(奔腾的黑水河)

  1955年6月将芦花县更名为黑水县,以境内黑水河得名。黑水为脏于“措曲”意译,“措”生铁之意,、“曲”水之意,引伸为黑水。因河流贯穿全境,河水呈黑色故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状况

450×291

  全县总人口6万人。全县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差别较大。芦花镇较密集,每平方公里三四千人,沙石多泽盖等乡人口稀疏,每平方公里不到十人。

450×317

  黑水县属藏族聚居区,以藏族人口为主,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5%。由于工作调动、务工、婚嫁、分配录用等原因也迁入其它民族,主要在县城和各机关。另外还有汉族、羌族、回族等民族。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水县经济概述

511×315

  黑水物华天宝,有着丰富的物产和资源,主要有四大资源优势。一是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黑水已纳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核心区,达古冰川、卡龙沟、三奥雪山、奶子沟景区风光独特秀丽,以色尔古藏寨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大九寨国际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精心打造的世界级旅游景区达古冰川,两年内可望建成融藏羌民俗风情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温泉度假、探险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二是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70万千瓦,可开发量120万千瓦。目前省、州已将黑水河流域水电开发纳入主要议事日程,多个商家投资开发格局已初步形成,规划修建的“两库五级”电站中的竹格多电站即将开工建设,装机容量8万千瓦。三是品种繁多的绿色食品资源。盛产羊肚菌、蕨菜等山野菜,全青淀粉、银丝粉、苦荞等土特产十分畅销,青豌豆尖出口东南亚,是建立水果、干果和反季节无污染蔬菜、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基地。同时,这里是天然的中药材库,盛产黄芪、贝母、虫草、天麻等名贵中药材,是建立中药材基地的理想场所。四是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锰矿资源远景储量700万吨,是四川重要的锰矿资源基地,花岗石的含量巨大,开发前景十分看好。近年来,黑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2年,完成农林牧总产值8140万元,粮食总产量15684吨,人均有粮482公斤。牲畜存栏达到123760头(只),肉类总产量达到2700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3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767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牧民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02年底全县通村机耕道达到87条700公里。完成“人草畜”三配套建设530户。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建成农牧业种植示范园4个,建立了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纯繁育基地和獭兔养殖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青豌豆、苦荞、无公害蔬菜、大白胡豆、洋芋、鲜食玉米等基地建设,建立省级高寒玉米、洋芋等优质品种试种基地4个。编制了《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规划》,建成了阿坝州润禾公司色尔古基地,组建了高新农牧业发展公司、(米兰)龙吟酒业公司、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等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雏形正在形成。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黑水河冷水鱼人工繁殖科研成果获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2000年通过国家扶贫越温确认。2001年又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编制出版了《黑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了卡龙沟、达古冰川、三奥雪山等景区的通道建设。与大九寨国际旅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香港(瑞士)利维高有限公司签订了卡龙沟、达古冰川和三奥雪山开发协议,完成了卡龙沟、达古冰川的开发总规和详规。“三大工程”顺利实施。2002年底未完成了15个乡镇112个村9576户农户的退耕还林(草)工程6.4万亩。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2002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18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85万元。完成15户县属国有企业和2户集体企业改革,盘活国有资产3137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86万元。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目标,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009公里。开通了县城无线寻呼、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IC卡电话。黑水河流域“二库五级”电站水电开发步伐加快。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土人情

黑水婚俗

250×186

    解放前,黑水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有特殊地位的土司、头人可娶几妻,男婚女嫁等级森严。土司、头人子弟不娶穷人、科巴、娃子之女为妻.土司、头人之女只能与土司、头人家通婚,不得逾越否则要遭受谴责成受到惩罚.土司、头人之间多为包办婚姻,百姓之间一般多为自由婚姻。自由婚姻的形式有:“跑衙门”婚姻、抢亲、招郎上门等形式.完婚过程有订婚、结婚仪式。订婚仪式较简单.男女互相恋爱后,由男方的父母带一壶酒去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的父母表示同意,则将酒收下共饮,就算订了婚.如果女方的父母不问意,拒收酒则表示谢绝,提亲订婚则作罢,男女双方恋爱后若道父母反对时,相恋的男女约定时间“跑衙门”,向头人送礼,住在衙门,并为头人干活,这时男女双方再请叔叔、舅舅等人去劝说双方父母请求同意他们的婚姻,当双方父母同意后,才离开衙门各自回家,为酬谢衙门的保护定时则送给头人一条哈达.

    抢亲,也是黑水的婚姻习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后,如果女方的父母不同意,男女二人约定时间和地点,女方以背水或田间劳动为名,男方约一伙青年将女方抢至家中,当即成婚,待父母知道后,为时巳晚,其女方父母也只好承认这门亲事。同时女儿也避了不遵父命之嫌,另外一种情况是,男方看中了女方,男的请人曾向女方父母提及过亲事,但女方及父母部不同意,而男方一再想达到和女方结婚的目的,男方则想方设法瞄准女方背水或单个外出劳动的机会,由男方邀约的一伙人将女的抢至家里,如果女的执意不从婚事也就不成,女方可自便返回。

    上门(男到女家),黑水较为普遍。一家有几个弟兄,一般除留一子在家,其余要当上门女婿或自立门户或当喇嘛和尚,上门在黑水不受歧视,同样举行订婚、结婚等仪式。

    寡妇可以再婚,亦不受歧视,但只能招嫡上门,不能再嫁出门.寡妇结婚一般不举行结婚仪式,男女双方择定日期一起共同生活即完婚。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情投意合,男女即可带对方回家住宿或私自开始同居,双方父母并不过问,在同居期间,感情上发生裂痕,亦可自由分离.同居期间女方有孕或生了孩子,男方就必须同女方结婚,或男方带女方家上门。如果男方变卦,这时男方除负担女方生育期间所必需的一切费用外,尚须视其男方的经济情况赔偿女方一定的损失.

    结婚日期由男方向女方约定。结婚之日,男方邀请一些亲戚、好友去女家迎亲,不拿礼物.女方也请一些姑表姐妹和同寨友好青年同新娘作伴一路去男方家,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女方亲友将新娘送至男家中后,男方家把事前做的大馍(10斤)切开.分给送亲者每人1块,咂酒一碗,招待来客,晚上泡咂酒一坛,请送亲客人和本寨亲友跳锅庄。是夜,新娘和新郎不同居。翌日早饭后,送亲客人迈家三日后,夫妻两人回门。若夫家父母健在.尚年岁不大,家里又不缺劳力,女的即可留在娘家一面年,待生育孩子后.女方回到男家.若男方家缺乏劳力,三天回门后,女即随男人回家开始新的家庭生活。陪嫁妆奁的多少,根据女方家庭情况.一般有三足架、锅、衣服、象牙手镯、银带子、银珊瑚吊刀、银耳环、银珊瑚头饰等。

    解放后,逐步贯彻实施《婚姻法》,保留自由婚姻的传统,废除包办婚姻的旧习.男女青年结婚,绝大多数都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后,再举行结婚仪式.全寨亲朋好友参加祝贺举办锅庄晚会。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土产特产

绿豌豆

  黑水县土质肥沃,降雨充足,所产绿豌豆质优、粒大、皮薄、蛋白质含量高四大特点。近几年针对市场需求,黑水县加大了绿豌豆的种植面积每年净增1500多亩,年产鲜豆三四百吨,干果三百多吨,并出口到东南亚。

贝 母

  贝母是润肺消炎、镇咳化痰的名贵药材。贝母的采挖季节在每年的6 书中旬。购买贝母时,以颗粒小而饱润、色白、嘴尖、屁股圆者为上品,尤以豌豆大小的为佳,俗称“珍珠贝”。

  贝母产于黑水县海拔3500米左右草甸中。贝母中所含贝母碱、贝母醇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分泌物。凡久咳不止,痰不出者可用蜂蜜炒贝(各 10 克)、雪梨( 150 克)蒸贝( 10 克)两个偏方治愈。其真品多呈圆锥形,顶梢尖,基宽可平坐;底部中央有棕黄点状根痕,外围有大小两个鳞瓣,相对抱合,无开口,俗称“怀中抱月”,雅称“石观音坐莲台”。佳品个体小而匀,断面粉白,色洁白(一等品每公斤 4800 粒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水旅游资源概况

  黑水县位于自治州中部,平均海拔3544米。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雪峰对峙,河谷深切。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除森林和天然草场外,境内河流纵横,水量充沛,落差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黑水自然旅游资源相当富集,景点组合独特完整,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有亚洲面积最大、色彩最绚丽的奶子沟八十里风情彩林谷,有藏民心中的神山——三奥雪山以及举世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达古冰川等自然景观。还有具有独特、浓郁藏羌文化的色尔古藏寨等人文旅游资源。

  卡龙沟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主要景观有藏族风情、密林峡谷、钙华彩池、仙池盆景、原始森林、高山石林、钙华飞瀑、苔藓彩池坡、神水金坡、钙华溶洞等。尤以主景区卡龙沟露天钙华景观最具特色,那里集中了钙彩池、飞瀑流泉、钙华滩流、高山石林等发育完好、类型多样、形态独特的露天钙华景观。特别是钙华长坡更有特色,其中翡翠坡长达300米,坡度在20度以上,浅黄色的钙华坡体上,覆着翡翠般的绿色苔藓,极为壮观美丽。高山石林十分奇特,在海拔3600-4100米处有一片长4000米、宽400米的地带布满了形态各异的石林,有的高达百米,有的高数十米,象一把把利剑直刺蓝天,千姿百态。风景区内奇峰耸峙,雪山纵横,森林密布,瀑布飞泻,彩池争艳,温泉蒸腾。秋天红叶彩林,五彩斑斓,景色迷人。

  三奥雪山巍峨挺拔、险竣壮观、气势磅磅,峰顶终年积雪,是黑水最高的山峰。在雪山腰上是菇郁苍翠的原始森林,高耸挺拔的各种树木层层叠叠,遮天蔽日,更有獐子、马熊、马鸡、羚羊等珍稀的飞禽走兽栖息其间,穿行于林间,山脚下还有着开阔的高山草甸。三奥雪山,因其地势险峻、山型复杂、美丽壮观,因此是观雪山奇峰,进行摄影、登山、探险的好地方。

  奶子沟是我国目前开发并巳开放时面积最大、景观最壮观的红叶景区之一,是亚洲最大的八十里天然彩林,享有八十里画廊的美誉。每当金秋季节,漫山遍野,层林尽染,交汇成一个万紫干红、五彩续纷的彩色世界,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袖画呈现在你的眼前,任何画家手中的笔也难以画出如此绚丽夺目、令人陶醉的色彩世界,任何语言学家的形容在它面前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冰川景区内环境保护良好,资源组合完整,即有现代山地冰川,又有瀑布、湖泊、原始森林、成片的杜鹃林和星罗棋布的草甸,而且景区内野生动物的可视率极高,常常会给游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古冰川

  达古冰川位于黑水县芦花镇三打古村境内的打古雪山上,海拔3800-5100米处。打古雪山山顶终年积雪,气势磅磗,山峰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灿灿,十分壮观。雪山的北坡和南坡发育有厚60-200米的现代山地冰川,其中最为壮观的三截冰川,即1、2、3号冰川,面积约8.25平方公里,是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冰川景区内环境保护良好,资源组合完整,即有现代山地冰川,又有瀑布、湖泊、原始森林、成片的杜鹃林和星罗棋布的草甸,而且景区内野生动物的可视率极高,常常会给游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千百年来,达古冰川就似一位深居阁中的姑娘,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2年日本科学家才通过卫星发现了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她,并于同年8月远渡重洋来到黑水,对她作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他们为发现如此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而激动不已,并极力向外界宣传,达古冰川才逐渐打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现她那惊世之美。

  沿黑水河顺流而上,两岸青山碧绿,空气清新,经过古藏寨,继续前行,参天的古树郁郁葱葱,高山峡谷风情尽收眼底,再往前走,一片宽阔的草甸出现在眼前,只见白的、黄的、粉红的各色鲜花布满整个草甸,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站在草甸之上,顿感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草甸上彩蝶飞舞,牛羊成群,当天气晴朗时,在草甸上就可以远眺冰川,三块冰川就似挂在天边的帷幕一般,和蓝天、白云浑为一体,厅妙之极。越过草甸,不久就来到了冰川脚下的古冰公园,公园四面环山,景色秀美,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山间小溪尽情地修饰着她,将她半点得美仑美奂,此情此景不收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人间仙境。

  达古冰川的原始森林保护完好,原始气息浓郁,起卡龙的原始森林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古冰公园出发前往冰川,首先就要穿越达古冰川景区的原始森林,穿行于林间,只见高耸挺拔的各种树木层层叠叠、遮天蔽日,使人顿生幽静、神秘之感。林中,高几十米,几个合围粗的古树比比皆是,色呈翠红,松软的苔藓和厚厚的松针铺向密林的深处。一条条小溪,飞花溅玉,欢奏着最原始的音符,令人心旷神怡。透过林间的空隙,只见对面的山崖上一股巨大的山泉喷涌而出,垂直飞泻,形成了高200余米,宽50余米的瀑布,若站在瀑布底端仰望瀑布,就似千万颗晶莹的水珠编织成的一条洁白的帘幕,从天而降,飞洒出微雨般的水雾,让人仿佛置身于海天云雾之中,因而得名为“凌云瀑布”。

  穿过浩瀚的林海,在海拔3800-4200之间是达古冰川景区的又一精典--上千亩的高山杜鹃林,第年5-6月是赏杜鹃的最佳时节,只见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那红的、白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十分高贵、典雅,恰似一盆盆天然的盆景。山风吹来,杜鹃花随风摇曳,好似在欢迎远方来的客人,人们在惊喜之余,不由得被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
  
  出了杜鹃林,翻越过一道山脊,呈橄榄绿哑铃状的东措日月海就静静的躺在那里,海子长1500米,宽300余米。凝望着日月海,她就像一位深情的少女那双含情默默的眼睛,明亮而又恬静,令人怦然心动,是光在这里停滞,声音在这里消失,偶尔山风拂过,湖面微波荡漾,才稍觉生命的存在。

  从冬措日月海出发,翻过由大片呈褐红色的花岗岩石构成的山冈,来到了I号冰川,只觉一股寒意迎面扑来,凝神一看,冰川那呈月牙形的身躯跃入眼帘,长年垫积起来的白雪轻轻的覆盖着它冰冷的躯体,冰川前缘的冰蚀崖若隐若现,蔚蓝的冰蚀湖中飘浮着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洁白晶莹的冰块,好似天边的浮云。走近了,冰川前缘的褶皱状飘逸的线状纹饰,象树木年轮一般,线条美丽而清晰,仿佛无声的述说着其发展形成过程和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川白中透绿,绿中带蓝,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它与精致恬静的冰蚀湖相交辉映,动人心魄。站在冰川之巅,放眼远眺,皑皑的雪山在支天雾海之上连绵起伏,甚为壮观,使人豪气顿生。待云雾散云,向下望云,在冰川周围颁布着大小数十个呈孔雀蓝的冰蚀湖被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包围着,煞是美丽壮观,而“凌云瀑布”就似热情好客的藏族人民献给尊贵客人的巨幅哈达,为这美景更添圣洁与吉祥,远处那开满鲜花的草甸则似铺在冰川脚下的五彩地毯,真是精美绝伦......,引情此景,使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当人们在苦苦寻觅传说中的香格里拉的时候,游客宁愿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受,这!就是香格里拉,令人魂牵梦绕的香格里拉!

  达古冰川的II、III号冰川位于I号冰川的左侧,与I号冰川并列相连,各有特色,两块冰川一直延伸到打古雪山的顶端,十分壮观。在II号冰川上还有一冰洞,深不可测,立于冰洞边缘,隐约可见其中形状各异,似水晶般晶莹透亮的冰棱、冰柱,奇妙无比,令人叹为观止。

  达古冰川的周围,生活着众多的珍稀动物,如金丝猴、野牛、獐子、盘羊、梁祝鸟等,时常可以看见它们在山脊上悠闲的散步或成群的嬉戏、玩耍,为这亿万年的古冰川增添无穷的活力。达古冰川景区是集古冰川的秀丽、原始森林的神秘、高山瀑布的壮美和野生动物的乐园为一体,构成的一个多彩的立体生态世界,不久的将来她必将成为世注目的仙山琼阁。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卡龙沟风景区

  卡龙沟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岷山山脉与邛崃山脉交汇处的黑水县麦扎乡境内,总面积403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4100米之间,距成都310公里,距黑水县城70公里。景区以寒温带气候为特征,四季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15摄氏度。景区由卡龙沟、曾季劳沟、卡龙石林和高山湖泊4大部分组成,连同两沟之间的才盖村藏寨风光,构成扇形景区,卡龙沟为该景区中心。

  景区植物以阳坡草地以禾本科、莎草种植物为主,夏季秋初,草海青绿,姹紫嫣红,深秋则红黄绿交相辉映,班斓多姿。卡龙沟内状如海绵的青苔彩毯,幔帏般高悬树枝的绿色松夢堪为奇绝,而树生树、连理树、寄生树之类的“合二为一”树、“合三为一”树,在卡龙沟都可寻觅。

   卡龙沟左侧支沟内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结构精巧的数百彩池,使人恍入仙景;那绵延数十里千姿百态的石林蔚为壮观;落差大、瀑布陡以及成群出现等特点胜于九寨黄龙瀑布的泉华飞瀑更使人流连忘返;此外,像翡翠金坡、钙华奇洞之类的景点,亦独具神采。

  景区主要景观有:藏族风情、密林峡谷、钙华彩池、仙池盆景、原始森林、高山石林、钙华飞瀑、苔藓彩池坡、神水金坡、钙华溶洞等。尤以主景区卡龙沟露天钙华景观最具特色,那里集中了钙彩池、飞瀑流泉、钙华滩流、高山石林等发育完好、类型多样、形态独特的露天钙华景观。特别是钙华长坡更有特色,其中翡翠坡长达300米,坡度在20度以上,浅黄色的钙华坡体上,覆着翡翠般的绿色苔藓,极为壮观美丽。高山石林十分奇特,在海拔3600-4100米处有一片长4000米、宽400米的地带布满了形态各异的石林,有的高达百米,有的高数十米,象一把把利剑直刺蓝天,千姿百态。风景区内奇峰耸峙,雪山纵横,森林密布,瀑布飞泻,彩池争艳,温泉蒸腾。秋天红叶彩林,五彩斑斓,景色迷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色尔古藏寨

  色尔古藏寨位于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线路主干线色尔古北侧100米处,东南与茂县接壤,距 "成都一一九寨沟"主干线仅38公里,距成都240公里,离县城芦花60公里,是黑水千百年来重要的交通隘口。 ]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并建立了色尔古乡苏维埃政府,是红军革命根据地。

  沿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线路进入黑水南大门,在蜿蜒奔腾的猛河边,一座古老的藏寨矗立在蓝天下,簇簇藏楼相连,自成方圆,依山傍水,恰似一方传说中的世外桃源,隔世而居。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通过色尔古人长期的劳动和交往,创造出了藏、羌文化交融发展的优秀民族文化,保存了许多古老独特的藏民族传统习俗,成为研究挖掘川西高原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独特藏式建筑----古时,色尔古人为抵御外族的侵犯,多群居,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藏式民居。藏寨依山脊修建,居高临下,为碉楼式,用片石和黄泥调浆砌墙,一般为三层,碉楼底层稍大,逐层斜上,呈台柱型,基础坚固,冬暖夏凉,户户相连,修建百年而不垮,饰以红、黄、白三色主调藏式修饰。户间小巷,片石镶嵌,阶梯密布,纵横交错,初临其中,如进八卦,多要往返。整个藏寨结构严谨,户户相通,一条清澈的溪水与寨楼相缠,一旦发生意外,幽深、古朴的水渠则成了安全通道和打击敌人的重要阵地,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藏楼毗邻雄立,远望如欧式古堡王国,堪称建筑史上的一绝。

  神秘的图腾文化----在这个千年不变的古老藏寨村落里,每户人家的门捐上万都镶嵌着一块 1~2米长的万形石板,刻绘着色彩鲜艳的图腾图案及文字。黄色象征和平、解放、涅磐;蓝色象征威猛、勇武;绿色象征丰盛、富裕;红色象征权势统治世间。经幡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牛头、羊角、鲸鱼、鹰、虎、日、月、莲花、荷花等依次象征着智慧、清高无上和世俗绝缘,排除各种障碍、驱赶邪恶。神秘的图腾文化演绎着一个部落民族的荣辱兴衰,在这里,历史与古迹,神话与传说,景与物串连着古今与末来,色尔古藏寨形神皆具、丰满盈实如秋后一粒饱满的果实吐露芳香。 

   虔诚的 "白石神"----相传是 "白石头"挽救了色尔古人的祖先,后人将白石视为护家神,家家户户置太白石于房顶四角、门楣奉礼避邪,旁人不可触及。

    神圣的 "莲花岛"----藏寨对岸有座凸形 "莲花岛",远眺如佛正端坐莲台凝视着藏寨,祈祷祝福。岛上建有一座用白石修筑而成的佛塔。这里是历代僧人讲经授法、举办佛事、百姓朝圣的神圣之地,传统经久不变,浓厚的宗教文化神彩使色尔古藏寨呈现出了多彩的精神盛宴。

  浓郁的民风民俗-----也许是喝猛河水的缘故,色尔古藏民能走路就能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舞蹈规模宏大、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尤以锅庄舞为主流。喜庆之日全寨老幼群集晒坝,堆烧篝火,滚烤全羊,奏敲羊皮鼓,轮饮青棵砸酒,手牵手、肩并肩,圈跳藏式锅庄舞,沉浸于团结、喜庆的隔世桃源。婚丧嫁娶,建房修桥,他们以淳朴的歌声尽表必底喜怒衰乐,歌声优雅高亢、粗犷奔放。如遇尊贵客人,豪爽的藏民则会斟上醇香的青棵砸酒,端上独具风味的酸菜面块、荞面烧模、洋芋糍耙……。色尔古藏寨以原始神秘风情独具的藏族文化交融地一一川西北第一藏寨形象定位,汇萃百年藏族文化精华,以推崇藏民族文化为主题,引导游人体味古朴、自然的藏家田园生活,享受藏传佛教文化带给您的心灵体验。随着黑木县对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色尔古藏寨这座能与"西方古堡"媲美的川西北第一藏寨一定会走向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芦花会议会址

  芦花会议会址位于黑水县泽盖乡芦花村芦花中学内。根据当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为加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保持对军事的指挥,统一两军的思想和行动,1935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芦花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听取了红四方面军的工作汇报。中央政治局一致肯定了红四方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和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加之会前所作的大量工作,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没有出现新的争执。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奶子沟彩林

  黑水是彩林的世界,在雄奇的冰川下、美丽的雪山上、独特的藏寨边、婉蜒河流旁均有成片的彩林分布,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奶子沟彩林区了。奶子沟位于黑水至马尔康的要道之间,与红原大草原相连,是我国目前开发并巳开放时面积最大、景观最壮观的红叶景区之一,是亚洲最大的八十里天然彩林,享有八十里画廊的美誉。

  从距县城5公里处开始一直到垃口夏山,长达八十里的峡谷中,长满了阔叶林、次生林和灌木丛,其树种主要有掸树、青杠、日本落叶松、枫树、沙棘、白杨等。每当金秋季节,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有大红、紫红、探红、糯红、粉红、金黄、鹅黄、草绿、墨绿、咖啡色、褐色的树叶,有一串串鲜红色、金黄色的野果,各种色彩跳跃于群山之间,交汇成一个万紫干红、五彩续纷的彩色世界,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袖画呈现在你的眼前,任何画家手中的笔也难以画出如此绚丽夺目、令人陶醉的色彩世界,任何语言学家的形容在它面前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著名专家钱振越曾说:"我在全国各地找红叶,终于在黑水找到了,这里红叶面积之大,色彩之丰富,堪称世界一绝。”

  置身于彩林中,侵尔透过林柯的空隙,隐约可见古老的村寨、磨坊、转经台,不时还可以看见身着漂亮服装的藏族姑娘小伙骑着骏马,赶着一群群牛羊,在开满鲜花的草甸上驰骋,一阵阵牧歌随着风声飘向远方。如果有幸,还可以看见金丝猴、猕猴和一只只小鸟活跃于其间。远处,座座洁白晶莹的雪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圣洁的光芒……,雪山、红叶、彩林、藏寨、小桥、磨坊、溪流、湖泊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美丽、古朴、生动的山野风光画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每到春夏时节,彩林便变成了绿色世界,绿水青山,乌语花香,彩蝶纷飞,又别有一番情趣。八十里彩林,其规模之大,颜色之丰富艳丽,实属世所罕见。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奥雪山

  三奥雪山位于黑水县芦花镇,距县城 16公里。三奥雪山由奥太基、奥太美、奥太娜三座雪山组成。主峰奥太基(藏语意为群山之父),海拔5286米,巍峨挺拔、险竣壮观、气势磅磅,峰顶终年积雪,是黑水最高的山峰;奥太美 (藏语意为群山之母),海拔5257米:奥太娜瞥藏语意为群山之子),海拔5210米;三座雪山山型优美,呈金字塔状,并列相连,在阳光的照耀下,三座雪山呈金黄色更显得神秘辉煌,在县城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瞻仰它那气势雄伟、美丽壮观的身影。 三奥雪山的山脚下有着开阔的高山草甸,一直延伸到远方的群山之中。夏季是草甸最美的季节,无数红色、白色、兰色的鲜花随风摇曳,一群群耗牛在草甸上悠闲的吃着青草,一匹匹骏马在草甸上欢快的奔驰,藏族牧童那悠扬的歌声随着山风在辽阔的草甸上空回荡,飘向远方……,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往返。

  草甸的四周分布着十几个大小不等的高原湖泊,这些湖泊颜色各异,有的呈碧绿色、有的呈翠绿色、有的呈天蓝色……。面积最大的一个湖----哈姆湖,长约1500米,宽约200米,湖水呈碧绿色,湖中常可以看见成群的野鸭嬉闹、玩耍,无以记数的鱼儿在湖中自由的游犬,与游人和睦的相处,令人不禁陶醉于这湖光山色中。

  在雪山腰上是菇郁苍翠的原始森林,高耸挺拔的各种树木层层叠叠,遮天蔽白,形态各异,更有獐子、马熊、马鸡、羚羊等珍稀的飞禽走兽栖息其间,穿行于林间,使人顿生"鸟鸣绿渊而不见情影,松涛阵阵而不知风至"之感。 

  三奥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在藏经佛典里对主峰奥太基有这样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描述:坤在嘉戎的东方,有个叫措曲(即黑水)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叫奥太基的大神山,它有着最大的活佛和最大的喇嘛的神灵,是神山之首领,只要诚心的敬仰他,就能驱魔除害,降福乎百姓,、钓你解除苦难。所以方圆佰里的藏族同胞在遇到不幸或喜庆、丰收的时候,都要来这里对着"神山"虏诚的祈祷,祈求"神山"给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三奥雪山,因其地势险峻、山型复杂、美丽壮观,因此是观雪山奇峰,进行摄影、登山、探险的好地方,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宁玛派寺庙

  宁玛派寺庙,位于芦花乡沙板沟村塔于窝寨西北约2公里的高山上,寺庙建筑占地约500平方米其周围僧侣住宅及活动场地共约10余亩。寺庙相传始建于公元八世纪前后,为白诺杂纳到嘉戎地区传教时涉足黑水所创,庙事活动频繁,尤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夕为鼎盛时期。

  据载,庙内所塑镀金犬菩萨、“阿尔振神十领本”(喇嘛佛祖)、“阿尔金八马”(莲花生佛)、“文波仇达”(白诺杂纳)等像竞高达二十余米,泥塑彩绘小菩萨计以千百.庙旁和尚住宅50余幢,晨昏钟声缭绕,终年香火不断。1935年因战斗,寺庙被烧毁。后又修复。德切朗寺信仰群众为原阴山八沟,即今云林寺、红岩、普尼、竹格都、四美、德石窝、沙板沟、谷汝等8个村,人口约4600人,现信教者约占70%。1952年.德切朗寺由四美罗别活佛主待,有喇嘛10人,和尚134人,于喇嘛和尚中产生管家16人负责寺庙事务。德切朗寺占有森林土地、草场等资产,有地祖、债利、念经等。计有以粮食收入:地租61425斤,债利40公斤,其它7680斤。银元收入:念经420元,债利87元。1952年后,粮食收入:地租14294斤,债利80斤;其他3840公斤。银元收入:念经420元;债利87元。1958年反封补课运动中,寺庙再遭捣毁.经卷被焚,遗下残墙断垣,宗教活动停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于1983年3月15日,该庙正式为黑水县首批开放的宗教活动点之一,成立寺管会、设负责人、保管、会计备一人主持寺庙行政及日常事务。1986年,政府拨款20万元重建寺庙,1988年已经竣工开展宗教活动。

发表于 2007-7-29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发表于 2007-8-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7-8-1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水好地方

发表于 2007-10-2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是很漂亮.

发表于 2007-11-1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有空我还会去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