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巴中人听不懂巴中话了,"茄"个"二拱"啥意思呀?
巴中人爱面子,好显摆
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不管怎么样,总是希望别人高看自己.所以巴中人的门面功夫是一定要做的,从政府到百姓,莫不如此(当然,岂止巴中,全国各地这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不少)
最典型要数巴中公路沿线的房子,一溜儿白色屋脊青色屋顶,但是如果你再翻过一道坎,再转一个弯,在公路上看不到的地方,那就完全是两回事了.还有大泥巴拍摄的通江沿线风光片,风光的确秀美,但那些菜子田麦子田全都是搞成一个方块儿一个方块儿排列得整整齐齐,可以想象,在山区地带要搞成这么整齐的田畴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为了远方来客坐在飞驰而过的车上偶尔从窗户往外看一眼,留下一个整洁干净的印象
在民间,这种攀比显摆之风也比较流行,在农村喝喜酒,基本上菜都要上20个,根本吃不到最后,菜上一半就吃饱了.问主人家:何必这么浪费呢.主人说:大家都是这样子的,没有办法
笔者还认识一位强人,他买东西从来都不用方便袋的,不是为了环保,他是买了什么东西都是举在手上的,要让人看到.家里的音箱摆放位置全部是朝外的,呵呵,专门给别人听.当然这是少数人了
去年的时候,帮一位老乡买相机,这位老乡以前只玩过傻瓜机,但是在电脑城里看的相机都是要看单反的,我好容易跟他解释了单反是怎么回事,并且跟他讲单反不适合他.他后来中意的是这几款:索尼R1,H5,富士S9600,松下FZ50.这几款全都一个特点就是块头够大,焦段够长(虽然他不懂这个),老乡唯一看中的就是外形大,用他的话说,外形大,才拉风,就算带着不方便,也忍了
刚毕业那会儿,还在巴中上班,有位同学,经常打扮得西装笔挺,领带端正,皮鞋锃亮,头发油光.问他住哪儿,答XX宾馆.还以为这位同学大发了.直到有一天,他跑到我上班地方来跟我讲:王哥,借我三毛钱,我回个传呼.暴汗.......,后来才了解,他正在失业中,的确住在XX宾馆,不过是在那个宾馆的员工宿舍,跟朋友挤..................
还有巴中的文化人,好像有比较多的怪癖,比如男人一定要留个长发,还要烫成红色,或者年纪并不大,硬要留一把大胡子,或者穿衣服红红绿绿的,总之,要通过某一种形式告诉别人,我是艺术家,我是文化人(呵呵,这个也不止巴中哈,看外形,整个国内的艺术家们没几个是正常人,表打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