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北大清华有十名博士生联名抵制于丹,因为于丹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讲了庄子,写了一本书叫《庄子心得》,据看是十名博士生都觉得于丹对庄子的理解是错误的,怕于丹的书误人子弟,呵呵,剑客看得拍案大乐,终于知道了我们的教育已经毁掉了一代人。 坦率的讲,于丹在央视讲的庄子和论语我都看过一部分,而《论语》和《庄子》我都读过,虽然对于丹对孔子和庄子的理解不是100%的认同,但是,好歹那个口若悬河的女士让我很欣赏,我觉得她的理解绝大部分跟我原来的理解是合拍的,部分高妙处超出了我的理解启发了我,而很小部分经过考虑后觉得不敢苟同而已,但我从来没有觉得于丹“误导”了我,因为,同一件事物,真是人言人殊,大家的理解都不会百分之百的相同。《论语》、《庄子》、《道德经》、《三国》、《红楼》这类名著经典,从古到今,诠释本不计其数,有的释本连剑客这种读书不求甚解的人都看出了肯定的谬误,更别说专家学者。鲁迅先生不是说了吗,同一部红楼,不同的人看见了不同的侧面。这类书流传社会也有年了,没有见到我们的博士们出来抵制反对,哪怕是指出其谬误以正视听,偏偏一个于丹,怎么讲的东西就是流毒无穷了,怎么就误人子弟了?怎么就陷华夏的伟大文明于低俗不义了?我们社会上横行无忌的荒谬理论,伟大思想还少了吗,怎没见博士们出来说两句呢? 据言在于丹的签售活动上,一个男子脱去衣服(好像这个男子是黑有水平的高知哦),内衣T恤上写了“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字样,理所当然不可不戒的成了孔子和庄子的代表,当然加上他自己的意见,成了伟大的三个XX!MY DOG!翻译过来就是“我的狗啊!”,你以为我连幼儿园英语都没毕业吗? 然后,我看到现在“学术界”(都不知哪些人组成的学术界)给于丹女士送了一个“学术超女”的美号,估计是想给个最流行的恶俗的名字来表达他们对于丹的不知哪儿钻出来的不可遏抑的愤怒,他们哪里知道,超女虽然恶俗,但也真出了些让专业人士大跌眼镜的人才,不信我们等着看,超女虽然多数昙花一现,但也会有成就远远超出一般庸俗的娱乐圈的音乐人长盛不衰,对于丹如此美誉,怕是有些人已经彻底的想错了,想歪了。 《论语》《庄子》是中华文明的圣典吗?我看不见得,也不过就是一部书而已,阐述了他们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供我们后人汲取文化养分,而他们写的时候用的是古文,跟我们的现代白话有了差距,要靠巨匠们去理解翻译过来给我们看,而翻译的过程就存在理解上的不同,哪个才是真理,谁说得清楚?而且就算百分之百的理解了孔、庄的原意,就不会“误人子弟”了吗?我们伟大的教育,何尝教过我们该如何坚持自己基本的文化人格?今天的社会,满目的不公和堂皇的谎言,理直气壮的欺骗,怎么没见北大清华的博士们群起而呼吁之呢?是不敢,还是已经丧失了根本的社会责任? 记得有个伟大的诗人给儿子说“汝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好精辟的训言,不知博士们是否看到过,细想过?在父母高价供养的书斋里读曰了(对不起,本来要写“迂”的,却没有川文化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写成yue比较好,如果你一不小心看成日,那不是我的本意),整天为了一点皮毛学术寻章摘句于典籍,沾沾自喜于论文,何曾把眼光放远一点,对创造力与学术差异存心何曾更宽容一点,争论何曾更理性一点!如果于丹的理解真是“谬种流传误人子弟”,那么,英雄的博士高人们,读了二十多年书的博士们,请你们也出书或者文章对她大加批驳,以解救无知无识的小民于洗脑邪说,最好于丹的书一本都卖不出去,你们不但救民水火,书也卖得火,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甚至,出面公然挑战,当堂辩论,那也是我们当代文化界的盛事!你们敢吗? 《论语》《庄子》,不是李白的《侠客行》,复杂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要误入歧途,就算是,或许也只有无知无识天真质朴,具备基本人格和道德力量的人能参透,高人们,误入歧途的可能性更大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