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资阳论坛
›
存档 2
›
锦江赋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651
|
评论:
0
锦江赋
锦江赋
[复制链接]
冷林熙
冷林熙
当前离线
积分
26495
发表于 2012-12-7 19:16
|
|
阅读模式
◆锦江赋 / 冷林熙
发表日期:2012年12月4日 出处:中赋 赋帝、骈尊、古也、潘承祥 总编审 作者:冷林熙 本页面已被访问 78 次
[table=98%]
千古川府,华夏名胜。文明“文化之都”,山水“田园之城”。“旅游最佳”之得主,“城乡一体”之先行。古今美誉久播天下,中外媒介频传佳音。此乃蓉城之写照,成都之缩影矣!
而天府成都,朵朵芬芳之奇葩,处处旖旎之美景,则犹数锦江之流域,蓉城至美之中心。其文蕴之不凡,广博而幽深。"天府门廊'',灿若云锦。既具古朴之风雅,故国之神韵;又显新奇之异彩,时代之青春。
遥想故国蜀都之城郭,史自东南而源起。“锦城”美称,口碑人文,古朴典雅,早有杜诗为证(1)。而溯锦水之发源,索雪域之流径,方知都江西岭泉霖,顺江而下,曲曲环绕,惠泽千里沃野,佑养亿万苍生。山水银泉,融心入怀,景仰不尽;情脉缕缕,幽思层层。于是乎,圣洁锦江,汩汩清流,生生不止,美名永垂耶!
忆蜀都锦土,江河之滨,蚕丛世祖创伟业,川蜀锦绣出精英,巧夺天工造圣地,千秋光耀“锦官城”。好个锦绣之江,厚重而靓丽,古老而神圣。因灈丝锦而得名,由润薛笺而流金。著经孕典,如歌若吟;时而波平若镜,时而浪涛声声;千古流芳驻心口,不胫而走,无声而承;传浩浩世界而每每称颂,载悠悠青史而熠熠辉腾矣!
最是那新近当年,锦江流域之内,莺歌燕舞,虎跃龙腾;似锦繁花,异彩纷呈;千帆竞发,万马驰骋,百业昌隆,和谐风新。……。凡此种种,历历古今,他日之锦绣、锦湖、锦街、锦居、锦画、锦文;目下之锦苑、锦花、锦诗、锦屏、锦竹、锦林。无不为蜀水之乳汁哺育,锦江之甘泉养成。锦江堪称“母亲河” ,此乃蜀人之心声也!
而殊美之成都,夜色之独胜,虹桥彩廊,玉树冰灯,晶碧檐棂,随波闪耀,亦幻亦真。地上锦城,水中倩影。海市蜃楼,龙宫天庭,怎少得这锦江之银流,日夜之流淌陪衬焉?!
而设若顺江巡游,无论天府广场,甚或蜀江锦里,奇秀丽景,均皆出神入化,美妙绝伦。人文山水,名胜古迹,光电影幻,风物图腾。锦江河上。桥廊玭兴,江滨水岸,四通八达,街丽路畅,江城辉映。天光水色,万象结锦。大街小巷,人头攒动,黑白黄肤,洋洋穿行,新老店铺,典籍市井,古蜀风雅,音容犹存。虽不见昔日之,“门泊东吴万里船”;却更喜今朝之,“竹秀阁楼一江歆”欤!
由此向东,漫游大慈古寺,拜他日寄居之玄奘唐僧;情观水井古坊;趣品锦江名酒香醇。看府南,沙河滔滔东流之盛况;望东湖,烟波浩荡之新境;登塔山九天高楼,鸟瞰锦江上下,蜀都之全貌,无不尽收眼底,思潮涌动,热血沸腾。上菱窠故宅,访劼人李君之忠魂,《死水微澜》忆泣诉,《大波》起处听惊雷。(2)
继而,直赴锦江东郊之乡,一派全新好风光,更令游君惊喜连连,叫绝声声。四纵三环跨锦江,城乡统筹佳绩兴;“五朵金花”香万里,“四A”景区绕三圣;村姑身价日日长,“农家乐”土寸寸金。“城市花园”,“卓锦新城”,“上东阳光”,“华都美林”,“帕丽港湾,”“比华利”居,“兰谷”“康郡”,“翡翠新城,”…… 无数高楼耸云天,彰显国际都市之崭新风貌,城东附中心之蒸蒸日上,蓬勃生新。
抚今追往昔,励志展未期。锦城之今人,犹知锲而不舍,激流而勇进;意气风发贯长虹,不负锦江盛美名。锦江灵地,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艳羡群英。天地人和成众志,一路高歌齐奋争。明日之锦江,愈加美仑美奂,无比辉煌,繁荣昌盛!
夫成都之有锦江,尤似锦上添花,宝中之宝,大好之幸事;锦江之于成都,实乃天机地缘,和谐造化,无限之福份矣!
注释:
(1)杜甫居成都时作《春夜细雨》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之句.
(2)曾任成都副市长的著名现代作家李劼人的两大名作,都是在锦江之域的菱窠故居撰写而成。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旺苍论坛
蓬安论坛
通江论坛
平昌论坛
凉山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