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别名屁巴虫、打屁虫、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是重要的中药之一,又可作为一种美味食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昆虫。
在中药学中,九香虫味咸;性温。归肝;肾;脾经。有行气止痛,温肾壮阳的功效,民间有富人吃鹿茸,穷人吃屁巴虫之说。主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历胁胃脘胀痛以及肾阳不足之腰痛、阳痿。本品入药不宜单用,一般与其它药物配伍入复方中使用,内服方3-9g;或入丸、散,0.6-1.2g。但阴虚内热者禁服。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如《本草纲目》:“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于石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食用则用其活虫,用沸水烫死,再用少量植物油炙香即可,但每次不宜食入过多。
本品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我县通、巴两河流域的河滩均有,但以白衣、荔枝的河滩者最佳,但近年来由于九香虫的实用不断拓宽,用量增大,价格不断上涨,采集的人员增多,九香虫的资源也越来越少。如白衣河滩上每年重阳前后,只要是晴天几乎天天都有不少的人在卵石中采集屁巴虫,能找三、五只有之,空手而回者也有之。采集的人只顾采集,不给虫子留下传宗接代之机,恐怕以后找个标本都难了。
采屁巴虫的人们
采屁巴虫的人们
这个小孩抓到了几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