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08|评论: 4

[眉山新闻] 网友摄影家“东坡八景”采风 体验东坡美妙意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12日由“东坡八景”组委会组织的网友摄影家采风活动在远景楼举行。
   “东坡八景”组委会为网友摄影家采风体验精心策划的景点路线:远景楼、外滩美食一条街、三苏祠、三苏纪念馆、中国泡菜博物馆、蟆颐观、报恩寺、大旺寺白塔、水天花月等景区。
    值此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美好时节,8.30分,采风组26人乘车沿东湖美食一条街缓缓前行。湖岸清新的空气与美食街的飘香诠释着东坡是个好地方。
2.jpg
    晨雾还没有散开,8.50,我们来到三苏祠博物馆参观,随后走进三苏祠公园。600年的银杏绿意葱葱,摄影家们已各自分开寻找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景色。
    穿过披风榭,沿池边小山峰回路转,站在瑞莲池畔欣赏那小桥流水间,湾湾池塘岸,竿竿翠竹一簇簇一缕缕,掩映出婆娑万千,清风徐来,竹自啸啸,仿佛东坡在吟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在这块空地上,一面是苏东坡雕像,一面是“披风榭及荷花池,一面是万竿修竹,还有一面是苏字墙,据说,闭目百步行走到苏字墙,手能摸到苏字,将有好运。难怪大写的苏字,因手摸的人多而黝黑发亮。
    一老者在空地打太极二十四,吸引摄影家们一阵抢拍。
    9.50我们告别三苏祠前往蟆颐观、大旺寺白塔山。因岷江一号桥大修。我们将绕道走106线,过岷江二桥。进入崇礼镇,路窄坡陡,一路颠簸。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多年的蟆颐观,是我要去的下一站,蟆颐观占地约380亩,因山形似蛤蟆微鼓两颐而得名。它是眉山八景之一,也曾是四川三大道观之一。
    1010分,车子蜿蜒中达蟆颐观。沿着长满苔藓的石阶缓缓前行,清幽葱郁的山岭。但觉山上大殿巍巍,山岚萦绕,紫雾氤氲,好一个净涤身心的灵山胜境。
    “这里的每一颗楠树都有300岁。”巨源老师故地重游深有感触地说。在山顶俯瞰远眺,座座峰峦,翠色层染。玻璃江近在眼前......
    这一路山清水秀,这一路走马观花,这一路欢歌笑语,这一路好景在前头......
3.jpg

4.jpg
    1140分,爬几个陡坡,过一道铁门,车子就驶入大旺山顶。巍峨的白塔掩映在绿树丛中不减英姿,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故事,都有传说。
    大旺山海拔800米,峰峦兀立,秀出云表,若芙蓉拔青冥,群鹜奔平野,因山上有一眼神奇泉水——圣泉而名圣泉寺,俗称大旺寺。
    受好奇心驱使,网友与我爬上十三层白塔。楼梯是木梯子,90度直立,向上爬之难、之险、之奇,每上一层风景都不同,古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越向上,人的欲望会越小,上到顶部,云开雾散,阳光的余晖撒在枝梢寺顶瓦脊。
    有人读碑,有人喝茶,有人漫步穿行绿树亭阁,细品慢嚼“东坡八景”魅力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坡八景22 发表于 2012-11-5 1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600多年的蟆颐观,是我要去的下一站,蟆颐观占地约380亩,因山形似蛤蟆微鼓两颐而得名。它是眉山八景之 ...

下午2.50时,去逛东坡区的报恩寺。报恩寺,位于东坡区永寿镇,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眉山地区存留的唯一一处典型的元代建筑,又保留了许多宋代建筑的营造法式,充分反映了宋元时期的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报恩寺周围是一片农田和民居,寺门非常简陋,雨农家小院和睦相处。跨进寺门,报恩寺一览无余。门左侧立有三块石碑,小的一块已经严重风化,只隐约还能认清几个字。
    在大殿内额,人们能看到题记:泰定四年,结合建筑风格,此前文物界一直认为,大殿应为元代建筑,清乾隆年间进行过维修。
     最后一站是泡菜博物馆、水天花月。泡菜博物馆没开门多少让人有点遗憾,但东坡泡菜在全国已是眉山叫得响的美食。
     水天花月,菊花谢了,大片的残荷静静立在水中,让人顿生花自飘零水自流,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别有一番韵味。惹得摄影家们长枪短炮近距离捕捉晚秋丽景。
    这次采风活动大家不仅参观拍摄了“东坡八景”的妩媚隽丽与蝶变,还在景点、景区和市民深切交流,细致了解眉山人的幸福生活。大家为东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整洁的街道、优美的环境、热情的眉山人深深吸引,用镜头抒发着对“东坡八景”的零距离感受,捕捉着眉山“产城一体、景城一体、文城一体现代化进程的勃勃生机,领略着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郑玉彬文/图)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12-11-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照片拍的不咋的

发表于 2014-11-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赞一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