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成渝中部的璀璨明珠 安岳纪行
拥有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的柠檬,全省唯一的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县级“优秀工业园”,160万人口资源……10月24日至25日,“喜迎十八大·幸福资阳行”大型新闻采访及互动体验报道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和成都、重庆直接连线中点的安岳,见证了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日新月异的变化。
提质转型 三次产业竞相发展
创新“大企业+孵化园”建园模式,加快建设工业大道、北环线、东环线等园区主干道,柠檬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纺织产业园、制鞋产业园和电子孵化园、机械孵化园等特色园区,同步推进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拉开15平方公里园区框架,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1户,2010年建成“百亿园区”;着力外引内育,发展壮大“1+3+3”主导产业,2011年规模企业总数达160户,近三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5日下午16时,采访团一行在安岳工业集中发展区感受到强劲增势的工业发展。
“依托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成渝中部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区,坚持‘两化互动、三产联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新型工业提速增量、现代服务业加快突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欣喜地介绍。
安德利柠檬深加工项目,是安岳柠檬产业发展和柠檬产品升级的关键性项目,一期工程投产以来,日加工柠檬鲜果能力达到400吨以上。一条现代化流水生产线上,一个个柠檬鲜果经清洗、精深加工、纯化、烘干等工序,变成各式各样的柠檬产品。公司展厅内,果粒乳制品、果酱制品、烘焙食品等柠檬系列产品琳琅满目。
2009年以来,该县强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广“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经营模式,着力做大做强柠檬产业,柠檬保存面积达42万亩;引进香港九州乳业等重大项目,全县九大特色优势效益农业基地达到134万亩,先后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柑橘20强县和全省现代农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等荣誉。
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成渝中部现代物流中心、国际柠檬交易市场;建成“安岳石刻——圆觉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以来,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6%,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三次产业竞相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5.6亿元,是2009年的1.5倍,年均增长19.3%,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3.7:41.9:24.4,并于2009年首次实现二产超一产。今年1-9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2亿元、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18亿元,增长3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6元,增长16.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353元,增长16.9%。
强基固本 成渝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形成
10月25日上午10时,采访团采访安岳境内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让大家惊叹不已:近千名建设者奋战在各个作业点,多台大型施工器械穿梭忙碌……
作为县城“五纵五横”城市道路骨架之一的工业大道建设项目,为城区“东拓南延”打开了空间,一期、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三期正加速建设;贾岛路是战略规划的重要城市干道,一期长2600米的道路正有序推进,二期、三期工程正强力推进前期工作,将于近期启动建设;连接县城老城区与成安渝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的安岳大道正加快推进,届时将贯通城南新区,连接老城区,带动形成城南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发展的大框架。
同样,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也是该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点。位于县城南部新区发展轴的安岳大道岳阳镇岳一、南桥和文化镇新回、隆恩4个新农村综合体项目现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将着力突出产村相融,坚持城乡一体,全力打造丘区城郊拓展新村样板、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典范、乡村生态旅游田园部落,尽展规模化、多功能、现代化、开放性农村新型社区画卷……一个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和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品质。
“立足围绕建设成渝中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第一抓手,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以城建、交通、水利、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改善发展条件。”县政府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说,三年来,该县已逐步形成“区域性中等城市加快构建、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水利建设取得突破、能源项目加快推进”的良好格局,带动2009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助推成渝中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
截至目前,该县初步拉开4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框架,带动“6+13”小城镇加快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2009年以来,全县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坚持“大中小微”并举,内资遂高速公路今年5月正式通车,成安渝高速公路快速建设,国道319、省道206整治全面完成,卧佛路、贾石路等中通道启动建设;完成区域性水网规划,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关刀桥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全县有效灌面达65.6万亩,县城日供水能力达6.6万方,城乡43.5万人饮水困难全面解决;深度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安岳气田”成为中石油西南片区上产增量的主阵地……
以人为本 社会民生事业成果丰硕
10月25日下午14时30分,采访团一行步入安岳职教中心,合理的布局、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备,采访团成员印象深刻:楼宇、学生宿舍、食堂、心理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教学楼和实训室里,学生们或琅琅读书,或实训操作;塑胶运动场上,三五成群的师生或闲庭信步,或开展文体活动……“职教中心已成为安岳集中职学历教育、行业职业培训、劳务及农民工培训、初中级技术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40分钟后,站在职教中心校门口,附近的长安安置小区建设项目一览无余。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基础施工的80%,同步完成小区道路工程500米,今年底完成其主体工程;二期工程计划2014年底建成,“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安置拆迁户1618户、5000余人。”
……
“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最终目的,推动全县民生民本事业有效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09年至今,全县共投入资金43.7亿元,实施了315小项民生工程项目,让160万安岳人民切实享受到了民生工程带来的好处。其中,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66.5公里,建成通村公路4281公里,促进了地区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累计投入865万元专项资金,完成红层找水打井77008口,解决了27万余人的饮用水困难;完成15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成乡镇集中供水站71处、分散供水工程3438处,解决了69.04万场镇及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投入资金1.22亿元,建成廉租住房1740套;投入资金2036万元,建成经济适用住房246套;投入资金1.93亿元,建成公共租赁住房2142套;投入资金2.63亿元,建成限价商品住房1320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
三年来,安岳县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被列为全省唯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评为中国绿色名县、全省绿化模范县、革命老区县以及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等殊荣。(资阳日报记者 黄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