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024|评论: 29

[交流共享] 荒诞川剧《潘金莲》——自贡市川剧团(手书字幕)

[复制链接]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2-9-2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一个悲剧的女人。
一个不灭的形象。
潘金莲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潘金莲的成名当然是缘于施耐庵先生在他的《水浒传》的描写。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有鬼才

之称的魏明伦一出荒诞川剧《潘金莲》,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潘金莲”热。
在川剧《潘金莲》之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魏明伦会把古今中外的武则天、潘金莲、贾宝玉、施耐庵、七品芝麻馆、红娘、安娜·卡列

尼娜、女记者、法庭庭长等糅在一个戏里。可见“鬼才”之鬼!

编剧 魏明伦
导演 刘大友


主唱:余丛厚、杨先才、石邦福、陈述根、董长久、刘开逵、简小丽、孟昭武、杨贤英、李信元、甘蜀霞、段 蔚等。


1985年10月,荒诞川剧《潘金莲》在自贡市艺术节上首次演出。

特别鸣谢
本片由雷国权老先生珍藏的影像资料提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9-2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明伦记忆中的《潘金莲》

                                     【 2008-07-30 14:13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巴蜀大地,四川戏剧界更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灿烂春天。剧作家、演员、评论家都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这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洪流中。而1985年10月10日的夜晚,对于剧作家魏明伦来说,更是终身难忘。那一晚,他编剧的荒诞川剧《潘金莲》首次公演,这是川剧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演出,也是四川戏剧界思想解放过程中开出的一朵奇葩。
    《潘金莲》是如何创作出炉的?它引起海内外轰动的秘密武器是什么?作者本人是如何看待当年《潘金莲》引发的大讨论?2008年4月初,魏明伦在成都家中向我们回忆了那段思想解放、激情燃烧的岁月。

A   40天写就川剧《潘金莲》
   
    提起魏明伦,观众总会想起他一手打造的荒诞川剧《潘金莲》。《潘金莲》的横空出世,正是在改革开放、戏剧界思想解放的那段岁月里。回忆自己的创作初衷,魏明伦说,《潘金莲》的诞生离不开当时的大环境。
    1978年以前,作为自贡市川剧团的普通编剧,魏明伦一直被打入另册、长期压抑,“我有天赋、有禀赋,但是我一直缺少的是机缘”。1978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文艺界思想解放:“我当时就预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当时的魏明伦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是他依然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川剧创作中。创作《潘金莲》时,魏明伦已经连中三元,短短几年间,《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已经被公认为”振兴川剧“的代表作,魏明伦本人也在中国戏剧界一跃而成屈指可数的剧作家。按照常理,魏明伦应该安于现状了。但是魏明伦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却让他不但没有踌躇满志,反而给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决定换招,从内容到形式都寻求创新。
    就在魏明伦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新时期社会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当时,小说《爱是不能忘记》、《剪不断的红丝线》等文学作品触及了女性不幸婚姻的敏感区,而英国电视剧《安娜·卡列尼娜》也引起舆论大哗,竟然有人指责安娜不道德,批评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戏是鼓吹婚外恋,时代呼唤反思妇女婚姻问题的爆炸性题材,我将目光投向了潘金莲,预感到这个人物身上可以进行重新审读。”澎湃的创作激情,让魏明伦迅速拿起了笔。让人意外的是,从动笔到完成初稿,魏明伦创作这出轰动海内外的荒诞川剧只用了短短四十天的时间。

B 创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时隔20多年,《潘金莲》至今还是川剧的经典剧目,在各地长演不衰,它的大胆和创新至今让人津津乐道。魏明伦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前的川剧创作,延续着传统的套路,讲究的是“三突出”并以歌颂英雄人物为主。重新创作《潘金莲》,魏明伦完全打破这些套路,让思想彻底获得解放。创作过程中,他借助当代边缘科学——比较学的方法,以《金瓶梅》对照《水浒传》、以施耐庵对照曹雪芹,又以潘金莲对照古今中外一系列杀人犯——苔丝、《原野》中的金子、《复活》中的玛丝洛娃,再以不幸的潘金莲比较幸福的吕莎莎、以紫石街比较花园街……这样的纵横比较,让魏明伦的思路豁然开朗。
    为了表现一个全新的潘金莲形象,魏明伦广泛借鉴了布莱西特的间离效果以及艾略特的象征技巧、魔幻现实主义的时空纵横法,还加进了比较美学、交叉科学。于是,武则天、安娜·卡列尼娜、吕莎莎、七品芝麻官、贾宝玉等人物纷纷出现在剧本中,他们或跳出“剧”中思辩争议,或跳进“剧”中交流融合。“是罪归沉沦女人,还是罪归封建根子?是反思古代妇女的命运,还是联想当代家庭问题?通过各种人物跨时空的出场,我将整出戏引向了思想大解放、大讨论的层面。因此,可以说,这出戏是当时思想思想解放的产物,而戏里要表述的,更是对中国女性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C 首演
观众激情澎湃剧场辩论

   
    1985年10月,荒诞川剧《潘金莲》在自贡市艺术节上首次演出。大幕徐徐拉开,观众惊讶地发现,演员竟然破天荒地从舞台下,直接窜上了舞台。这一创新之举,引起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叫好。随着剧情的推进,台下的观众开始坐不住了——这哪还是人们印象中的川剧啊?一出《潘金莲》竟惹得武则天、安娜·卡列尼娜、吕莎莎、七品芝麻官、贾宝玉等中今中外人物跨朝跨国而来;而潘金莲也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潘金莲,千夫所指的淫妇潘金莲原来是一个被侮辱、被伤害的弱女子,她杀夫偷情也经历了从挣扎到沉沦、从无辜到有罪的心路历程。
    一时间,舞台上朝代纵横、空间交错,而台下的观众更看得眼花缭乱、议论纷纷。中场休息时,台上扮演记者吕莎莎的演员径直走到观众席上,要采访一下观众对这出戏的评价。观众席上炸开了锅,人们七嘴八舌、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赞同者将这出戏称之为川剧历史上的里程碑,反对者则对剧中的潘金莲形象频频摇头。更有几位情绪激动的观众,敲开剧场贵宾休息室的大门,高声询问:“谁是编剧魏明伦?”魏明伦应声从休息室内的长椅上站起来,这几位观众立刻冲过去,拉着魏明伦的手,兴奋地发表着自己对荒诞川剧 《潘金莲》的看法。一位观众高声反对魏明伦将千古淫妇变身悲情女性,而另一位观众则以更高的声调加以反驳,对魏明伦的创新大加赞赏。小小的休息室立刻变成了争论激烈的辩论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不可开交。而演出结束,全体演职员上台谢幕,激动的观众纷纷登上舞台,围着魏明伦,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观后感。“那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啊,连看戏的观众也思想活跃。”20多年后,回忆当初的那一幕,魏明伦仍然禁不住感叹。


D 感慨
再给我一次这样的“失败”吧
   
    《潘金莲》的热度很快就从自贡的剧场向全国辐射,全国各个剧种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那一年,全国有上百个剧团、二三十个剧种都在上演我编剧的这个 《潘金莲》”。说到当年的盛况,魏明伦如数家珍:1986年,新华社《瞭望》杂志刊出长篇报道,标题就是《川剧<潘金莲>轰动中国》,单是《潘金莲》剧本,当时就有十余种报刊全文发表。1987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发行《潘金莲》单行本、美国夏威夷大学学报全文刊登《潘金莲》英译本,国内各大学也纷纷将《潘金莲》收到当代文学史或者教程中。
    《潘金莲》走红海内外,同时也引发了评论界、戏剧界的大讨论。仅在1986年一年时间内,《戏剧与电影》、《戏剧报》等全国几十家刊物、一百家报纸的争议文章就成千上万,其字数保守估计超过《潘金莲》剧本的百倍以上。戏剧界泰斗吴祖光、萧乾等纷纷撰文热情支持魏明伦的创新,但同时,也有不少评论家持反对意见,正反双方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论战。以《往事并不如烟》获得美誉的章诒和女士当年就曾发表长文,严厉批评剧作者与支持者都是“趋时”。吴祖光坚持己见,继续发表文章《<潘金莲>的争议高潮没有过去》,对章诒和的观点提出反批评,展开了一场引起各方关注的大辩论。
    多年后,魏明伦总结当年《潘金莲》引起的这场论战称:“当年的争论特点有三:一是评论最多、冠盖川剧;二是褒贬不一、毁誉交集;三是褒多于贬、誉大于贬。”当记者询问对那些批评意见的感受时,魏明伦无限感叹地说:“如果说《潘金莲》是所谓的‘失败之作’,就请再给我一次这样的‘失败’吧!可惜,再也难以获得如此这般的历史机遇了!”

                                                                                ( 记者胡晓实习生冯璐 )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3:37
待审核
(待审核) 赞同 反对

发表于 2012-9-2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编剧鬼才横空出世的《潘金莲》绝对是川剧史上绝无仅有的佳作,经典。20几年前就玩起了“穿越”,把古今中外有机串联。难怪一时间《潘金莲》轰动了全国轰动了海外.
自贡川剧团的所有演员们不遗余力的再创作赋予剧本鲜活的生命。后台的锣鼓帮腔都很棒!很给力!
长穗老师辛苦了,不遗余力挖洞三尺您也要寻宝服务大家。有劳您谢谢您,改天请您喝茶哈!
谢谢提供影像资料的雷国权老先生!

_5410012325867936288[1].jpg

发表于 2012-9-21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前就听说有这个戏  从来没找到过相关资料  今天终于心满意足了······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liu1225 发表于 2012-9-21 1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多年前就听说有这个戏  从来没找到过相关资料  今天终于心满意足了······

这得感谢雷国权老先生珍藏的影像资料,老窖奉献。近30年了,盒式磁带的磁粉氧化的缘故,造成影像不尽人意。
顺祝 雷国权老先生 老两口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送月饼.gif 送月饼.gif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金莲封面副本-定.jpg

图中右图为发行荒诞川剧《潘金莲》时,盒带的封面之一部分。
图中左图为荒诞川剧《潘金莲》编剧魏明伦先生。


(本 PP 7小时前发出,至今未见通过,应该是被“值班编辑”被审查了!如果出现重复,标说想多要小米椒哈)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来看看谁在!-1.gif

发表于 2012-9-21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窖奉献。近30年了,盒式磁带的磁粉氧化的缘故,造成影像不尽人意。"
如果老兄那时节,带上您现在的"机器"嘿嘿!就精彩了!
075314amigeycosyq0mhte.gif 高顶.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2-9-22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f67806230933a0729922eda5.jpg tzxc888_1204177897301875.gif 80年代及以前的川剧影视资料,除四川人民播电台、四川电视台保存有(这些单位坚决不将资料外传),民间已濒危希缺!川剧界应该发起抢救呼吁,整理保存!

发表于 2012-9-22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前就听说有这个戏  从来没找到过相关资料  今天终于心满意足了······
谢谢长穗太极老师!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feng1234 发表于 2012-9-21 2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窖奉献。近30年了,盒式磁带的磁粉氧化的缘故,造成影像不尽人意。"
如果老兄那时节,带上您现在的"机器 ...

30年前,摄机对老百姓来说,是“天书”啊!

老火.jpg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家庄主 发表于 2012-9-22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0年代及以前的川剧影视资料,除四川人民播电台、四川电视台保存有(这些单位坚决不将资料外传),民间已濒 ...

“80年代及以前的川剧影视资料,除四川人民播电台、四川电视台保存有(这些单位坚决不将资料外传),民间已濒危希缺!川剧界应该发起抢救呼吁,整理保存!”
80年代及以前的川剧影视资料,四川人民播电台、四川电视台和四川省文化厅应保存有原版,流落民间的盒式磁带大多因的磁粉年久氧化而脱落以及放像机内的电容老化而放不出像(我的日立777放像机现虽新崭崭就是因年久成了摆设,修理店都不修)。
坚决支持“川剧界应该发起抢救呼吁,整理保存!”的建议!!

李散打削发.jpg

发表于 2012-9-2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天爷呀,我在十多年前都读过这个剧本,一直没见到过视频,今天终于见到这个视频了。非常感谢雷国权老先生的无私奉献,非常感谢长穗太极老师上传。现在就期待电影《芙蓉花仙》了!!!看到30年前的地区川剧团,水平好高哟!!!!

发表于 2012-9-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liu1225 发表于 2012-9-21 1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多年前就听说有这个戏  从来没找到过相关资料  今天终于心满意足了······

     欢迎归来。我前番言语不当,敬请老弟见谅哈!!!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9-2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多年前自贡市川剧团把这个戏演得这么好,演员实力很强。武大郎那样的矮子功现在很难看到了,简小丽的贾宝玉也是有模有样······

发表于 2012-9-2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喔哟!长穗太极老师太了不起了,太厉害了。用妙手回春的技术,使80年代的经典川剧磁带经老师几番折腾后重现的它魅力。使我们大家大饱眼福,老师您对川剧的贡献一定会感天动地!老师保重!:victory::lol
发表于 2012-9-2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穗老师一向聚焦“当代川剧”,不想自贡市川剧团原版演绎的魏氏神作资料辗转长老之手而呈现,得以领略该团老一代演员风采。
荒诞川剧《潘金莲》虽非我最喜的魏氏作品,但上世纪80年代该剧所产生议论之烈度还甚于沙梅改革的《红梅赠君家》,相当值得关注!

发表于 2012-9-2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资料相当珍贵啊!以前只是听说,从没有见到或听到一点点。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家庄主 发表于 2012-9-22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0年代及以前的川剧影视资料,除四川人民播电台、四川电视台保存有(这些单位坚决不将资料外传),民间已濒 ...

言之有理! 2157468agiinnpgnzua67g[1].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