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毕摩和毕摩文化(摄于美姑县)
彝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
“毕摩”就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学界大多称他们为祭司。彝族民众从古至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他们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充当人们与鬼神之间、祖先之间的矛盾调和者,并通过象征性极强的祭祀、巫术等行为方式处理人与鬼怪神灵的关系,以求得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说,毕摩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 其威望也非常高 他们主要是主持祭祀,除灾祛祸,治病疗疾,主持盟誓,传播知识。
在大凉山腹地美姑县,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 我们有幸在 美姑的一公路山坡上,亲眼看到了倍受尊敬神秘的毕摩和毕摩仪式是怎么回事情。
毕摩大部分是身材高大,久经风霜,威武,强壮的老人居多,他们的确是彝族的力量,代表和灵魂!
而他们举行的仪式,和只有他们毕摩可以看的懂的文字以外,过程应该和汉人的道士作法和和尚道场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同的是他们还要解决社会纠纷的主持盟誓是其它没有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传承人,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是以人为载体的,它的拥有者存在于民间,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
所以美姑县在毕摩和毕摩文化方面是有贡献的,国家应该给于一定的资助为主。完全搞商业化
模式的效果应该是有限的!
正在准备仪式的毕摩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