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中学建校历史可上溯至清朝道光年间。据《蓬州县志》载: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知蓬州事姚莹于玉环山之阳创建玉环书院——今为蓬安中学校址。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蓬州旧治北街考棚改建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县参议会决定将县城旧有高小改设为中学。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春,始招初中学生,附设三年制师范班。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正式立案,名为蓬安县立初级中学校。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秋,开办高中班。1950年春,蓬安县政府将原县立男、女中学,私立兴华中学,咸安中学四校合一,名为“蓬安县中学校”。1952年11月25日,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定名为“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学校首次组队出席川北田径体操运动会,夺得金、银章各3枚,珐琅章2枚,巨匾1道。抗战时期,校长苏眉生带领师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建了战时救亡团,学生投笔从戎、赴疆杀敌者众。为旌其所为,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于校内荷花池建抗日从军亭。
1952年春,胡耀邦亲临学校指导工作。1995年5月,韩邦彦莅临学校视察工作。蓬安县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十分关心蓬安中学的建设和发展,多次拨出巨款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迅速治愈了“文革”创伤,理直气壮抓管理,坚定不移抓质量,再度显露出蓬勃生机,逐步由县级重点中学上升地、市级重点中学、省重点中学、省示范高中。1998年以来,在县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学校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建校舍22600平方米,修建田径运动场,迁出居于校园中心的两单位、两民户及横穿校园的乡村公路,实现了校园合一,并全面更新和充实了教学设备。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翻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