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第一次去蓬安民兵训练场实弹打靶射击.....................
2012年8月1日上午9点多,接到县人武部的跃龙老弟通知,今天去河舒收费站旁的“蓬安民兵训练场”去参加实弹打靶民兵训练。
于是,我开着我的猪儿摩托兴奋地早早地赶到了打靶现场。来得太早了。打靶场的铁门还没开。
等了大致半个小时左右,开来了一辆黑壳壳车子,车子后备箱被打开了,一大堆冲锋枪出现在我们面前。但很旧,是56式半自动冲锋枪。这种冲锋枪很旧很旧,但给人依旧一种很震撼的气场。
接着从车上搬运下两箱子弹,以及两小盒散装的子弹,用黄色的纸张四四方方地包裹着。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冲锋枪。小时候,在永兴公社,我看见过这种半自动冲锋枪,那时候,公社武装部长郑德高常常拿出这种半自动冲锋枪来朝着天上连续射击,我们一大群小娃娃就像饿狗抢屎一样地在地上抢子弹壳。没想到时隔30多年,又一次见到往昔的冲锋枪了。虽很老旧,但倍感亲切。
遇到了海事处的祝和平先生以及他的部下。和平先生戴着一副茶色眼镜。他拿起一把半自动冲锋枪拉了拉枪栓。很港。看得我们都心里痒痒的。
其中有个来参加训练的人也拿起枪来观看,但那人却不小心将枪口对到人看,我说枪口任何时候都没能对人,万一有子弹,就会伤人,这是最起码的规矩。
接下来,又来了一大群参加训练的人员,估计有五六十人左右。大家都很兴奋,像打了鸡血针一样。估计也都是第一次参加实弹打靶训练。
然后,安排人先扛上枪和子弹到了打靶场,打靶场是一个很宽的田埂。最里面的山岩下插上了12个靶环。田埂上相应地铺上了12个射击位,地上铺上了一层塑料纸,塑料纸上再铺上绿色棉垫。
接着,我们被编成12人一排。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本子上先认真地签上自己的姓名,单位等等。
再接着,一位姓袁的解放军叔叔拿起一把冲锋枪给我们认真仔细地讲解这种冲锋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等。
然后,我们12人一组趴到绿色棉垫上,每人身边专门安排了一位民兵叔叔进行指导。
要领是:枪托必须牢牢地抵在自己的右肩。左手必须牢牢地压住枪身。眼睛必须和标尺、指针、靶环形成三点一线。然后扣动扳机,击发。
这个枪虽然老旧,但是威力依旧。每打出一发子弹,枪身跳舞一样跳起很高,而且后座力很大,每射出一发子弹,枪托往后直撞得肩膀青痛。 而且子弹出膛时发出的巨大爆炸声像雷管爆炸一样,震得耳朵嗡嗡直叫。
我这个人胆子大,因为我小时候看战斗故事片看多了,因此,其实我的心里一直都渴望打仗。我一直认为自己只要遇上打仗,我也许或者大约能够成为一个勇敢的战士的,也许说不定还会混上一个排长当当。
小时候,我常常跟到我父亲用家中的鸟枪去打猎,打乌鱼,打斑鸠,打野兔,打拱驹子。那鸟枪很长,黑黑的枪管足足接近2米,往最前面的枪管口子里直接装黑色的火药和铁砂子,然后拿根长钢条筑紧火药和铁沙子,再往后面的枪管上的一个缺口里填充上黄色炸药,,然后一爪火鸡公,砰地一声巨响,耳朵震得嗡嗡直叫。打出去的铁沙子足足有簸箕一样大的面积,只要稍微对准猎物扣动扳机,任何猎物都是在瞬间毙命。
趴在地上,我第一个打完了10发子弹。然后看身边的其他人射击,他们都还没打完,有的人居然吓得汗水直淌了。我看见他们每打一枪,那子弹壳就从枪仓里旋转着弹射飞舞而出,像苍耳子在空中飞舞一样。锃亮锃亮的,飞速地旋转着落入前方的草丛里。
我很想去拣一个子弹壳拿回家去作为永久的纪念。但是有的人的子弹还没打完,所以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和做法。
通过这次实弹打靶训练,我想我今后也许迟早会去扛枪打仗的。我最想打的对象就是日本鬼子。但我会只打他们的男人,不打他们的女人。尤其是不会打日本的AV,日本的AV大大的漂亮,我大大地喜欢。
为了不涉及和泄露军事机密,所以不发照片,望各位谅解为盼。谢谢大家围观本帖文。
同时诚挚地感谢蓬安人武部的跃龙等各位同志给予四平同学这次参加训练的机会。再次诚表谢意和敬意。
草草记事,留作永久的纪念。
邓四平 2012年8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