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游仙区六里村的秦洪大爷不仅年龄过百,而且一天三顿离不开酒。有酒量,有分寸,少吃肉,多吃素,自己勤动手,生活有规律,成了老人健康长寿的法宝。老人说:“不看未来,不思量过去,要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
早上要喝一两酒两杯开水算早饭
每天早上7点钟,蓄着花白胡须的秦大爷都会手持一根长烟杆,沿着河堤徒步走到芙蓉桥头的凉亭与好友聚会,大家在一起摆摆龙门阵,聊聊最近的所见所闻。 “这里他是年龄最大的,今年都101岁了哦,每天还要喝酒!”旁边一位比秦大爷小三十多岁的李大爷笑呵呵地说道。说到酒,秦大爷伸出一根手指比划着说:“一天一斤,早上只喝一两,然后再喝两杯白开水,算是吃早饭了。”秦大爷随身带着一根长长的烟杆,已经用了二十年了,烟杆虽长,但抽烟并不多,每个月只需一斤叶子烟。对自己的长寿秘诀,秦大爷认为也没啥子,“就这样,活着活着就活到一百多岁了!”从六里村到凉亭来回有6公里路程,昨(25日)早上,记者跟随秦大爷回家。一路上,秦大爷不仅走得轻松,而且速度还不慢。沿着河堤很快走到了仙人桥头,此时,记者身上已经开始冒汗,而秦大爷似乎没有感觉累。 “告诉你小娃娃,我年轻的时候可以喝5斤酒。”秦大爷说,他的大儿子还厉害些,可以喝7斤白酒。
每月退休金七千多 一根茄子要吃两顿
走过红绿灯路口,又转过几条街道,秦大爷直奔六里村农贸市场。在一处菜摊前,秦大爷稍停了几分种,观察一阵后转身又来到了另一家摊位前。左挑右选,秦大爷最后拿起了一根茄子。“只要一根啊?”菜老板疑惑地问道。“嗯,一根够了!”秦大爷回答说。最后,秦大爷花了5毛钱买了一根茄子回家了。 “中午只吃这个?”记者问到。“就是,这根茄子要吃两顿!”秦大爷笑呵呵地说。穿过一个桥洞,又转过几道弯,记者来到了秦大爷的家。秦大爷住在二楼,房间宽敞但算明亮,偌大的房子只有秦大爷一个人住。他的老伴现在也已90高龄,去年去了上海大女儿家,目前还没回来。进屋后秦大爷直接走进厨房,淘米煮饭洗菜。秦大爷说,除了每天铁定要喝一斤百酒,他很少吃肉,一个星期也就吃上一回。记者发现,秦大爷的精神很好,身体状况也不差于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而且,秦大爷说,他至今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记忆里也还可以,时不时还能背诵出大段大段的词语。 秦大爷其实不差钱,现在退休金每月有7000多元,生活简单仅是一种习惯而已。今年7月2日,他去了一趟西藏专门给考上大学的晚辈奖励了2万元。
养育有三儿四女 大女儿已逾八旬
秦大爷出生于1911年5月,老家在三台新生镇。当别人问起他老家在哪里时?秦大爷会伸出两根手指说“两台半”。这样幽默的回答时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告诉你小娃娃,我年轻时候留过半米长的辫子,直到民国时期才剪了。”秦大爷坐在沙发上用手比划着当时他留过的长辫子。年轻时候的秦大爷曾就读于重庆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到了1952年前往西藏大学教授语文,这一去就是三十年。据秦大爷讲,他与老伴育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现在都在外地工作,大女儿已经80多岁了,大儿子也已经快80岁了,现在已经是五世同堂了。秦大爷说:“我们那个年代结婚都早,我算是比较晚的了,刚好18岁。”秦大爷凡是看得开,生活有规律,爱看历史剧和古装剧,卧室内一台袖珍电视机是他晚上打发时间的最好的方式。“不看未来,不思量过去,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秦大爷告诉记者,他虽然爱喝酒,但每次都能把握好一次喝多少,不贪酒、不酗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