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86|评论: 19

[川剧知识] 邛崃川剧历史和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只知道邛崃川剧人才很多,这次在邛崃市呆了几天,了解到许多信息,先介绍一篇报道。
解放初期的邛崃川剧团

作者:  来源:本站  时间:2007-11-28
解放初期的邛崃川剧团
兰华荣

邛崃是四川著名的川剧戏窝子,曾经涌现出誉满巴蜀的小生泰斗康芷林、胸记千本剧目的鼓师杨吉廷、著名川剧作家徐文耀等佼佼者。邛崃人爱看川剧,戏班子应运而生。民国2年(1913年),固驿乡贤王梓舟成立“文华科社”在湖广会馆(今瓮亭公园)里的鸣盛茶园演出。当时旦角为男演员扮演。前清廪生张位中有诗赞曰:“垂髫总角妙年华,色艺居然博众夸。冠带逼真优孟品,风情不减女儿家。”民国25年(1936年)冬,镇人苏龙光承头组建“惜阴票友社”,在湖广馆演出。民国26年(1937年)秋,张炳增、魏子全成立“承平鞠部”在城隍庙戏台演出。民国30年(1941年),新编17师师长刘树成组建“新又新科社”在东街临邛大剧院演出。民国36年(1947年),24军团长陈明阳、17师团长许治三和县参议会议长杨耆等邀集城厢票友、艺人组团演出。大邑县几个戏班子也常到邛崃演出,广受邛崃人的喜爱。每年的春台会,看川剧的群众人山人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解放前夕,由于时局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因此看川剧的观众骤然减少,戏班子无法演出,川剧演员只好流落街头乞求生计。邛崃的川剧由盛到衰,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1950年春,刚成立的邛崃县人民政府在努力恢复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决定成立“邛崃县川剧团”以宏扬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县政府派文教科社教干事陈志良负责剧团和剧场的管理。陈志良,黄埔军校十六期毕业。曾任冯玉祥24集团军40军108师636团军事训练分队长,在太行山等地同日本侵略者打过仗,升任连长,也曾参加邛崃“大众剧团”的话剧演出。陈志良来到剧场,首先调查了解川剧演员状况:邛崃仅存李安成夫妇、李学章夫妇、汤玉翠等9位川剧演员,没有演出服装和道具,演员生活十分困难,有的在街头卖鸭肉,有的在乡下乞讨度日。
陈志良向县长刘少白反映剧团状况。刘少白指示:“让剧团人员一边代销大米谋生计,一边排练新节目上演,把剧团运转起来。”于是,陈志良与粮站联系供销工作,让演员们在剧场前面摆起装米的麻袋箩筐,同时动员票友陈必光、李俊成等人参加剧团,请徐文耀介绍一批演员,并请来了邓素琼等人。从而,生旦净末丑角演员基本齐全了,司鼓李俊成等乐师也来了,可是没有演出服装,仍然唱不了戏。要购置服装,又缺乏资金。陈志良想起大众剧团解散后,留下十几口箱子的现代戏剧服装、道具、幕布、布景,都存放在民教馆(文化馆),他与文化馆协商,将这些服装道具送给川剧团使用。苏龙光当年组织的惜阴票友社还有8口衣箱,又去找苏龙光联系,向他说明剧团面临的种种困难,苏龙光爽快地答应把服装道具全部借给剧团用。演员和服装道具落实后,剧团便开始排练一批传统戏和折子戏,正式挂牌演出。后来,为邛崃川剧事业的发展作贡献,苏龙光把自己花巨资购置的服装道具爽快地捐给了剧团。
邛崃县川剧团成立并开始演出的消息,振奋了流落各地的川剧演员,钟玉泉、车虎啸、邓路维等陆续来到剧团参加演出。几个演员带有家属,被安排在剧场打工、收票、打扫卫生等,帮助演员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问题。
刚开始挂牌演出,观众少、收入少,因此剧团的伙食开支较为困难,于是决定本地演员回家吃饭,让外地演员在剧团吃饭。后来,观众多了,收入增加了,演员们的生活便有了改善。当时,剧团只供应演职人员的饭食,菜由自己解决。由于各人收入不一样,演员之间的生活差别比较大。主角演员收入较多,吃的菜便丰盛,跑龙套演员收入少,吃的便简单些。看到演员们的生活如此困难,每天练功、排练、演出的劳动强度又是如此之大,为了保障演员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演出,剧团研究决定集中办伙食,从每人每月收入中扣7元钱作伙食费,每天的蔬菜做到荤素搭配,让大家吃饱吃好。又从每年结余的伙食费中拿出一部分钱给每个演职人员添置一件灰制服,大家对生活安排感到很满意。
演员的报酬采取打分数计发工资。即根据演员演出的场次,担任主配角情况,打出各人的分数。分数越高,收入便越高。计算过程是:当月剧场总收入扣除灯油费和化妆品费开支后,除以总分数,得出一分的报酬单价,再乘以各人分数计算所得报酬。经过三榜公布无差错后,扣除每个人当月伙食费7元,向演职人员发放当月工资。
在演出剧目上,剧团组织一批有文化的演职人员由陈志良负责共同逐本审查内容,删去剧本中含有封建迷信和淫秽的唱词,整理了一批优秀传统戏。编剧夏少华配合中心工作编写了一批新剧目,徐文耀和陈志良合作编写了几个剧目。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红杜鹃》、《北京四十天》、《将相和》等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受到观众的欢迎。
1950年至1951年,剧团陆续招收十几个学川剧的学员,其中有郭成君、张素宣、陈必成等后来学有成就的优秀演员。县长刘少白关心这批学生的成长,批示:“旧戏班子的恶习太多,这些学员只能学习老演员的艺术,坏的东西要革掉。”于是又专门安排了一位女教师负责学生的文化教育和管理工作,并且与女学生同寝室居住,以关心保护她们健康成长。在艺术教育上,剧团安排老演员带学员,如李安成教郭成君,谢文舫教张素宣等,老演员传帮带,学生学戏进步很快,迅速地成为剧团的优秀演员。1955年9月,剧团又招收一批学员,其中有叶维英、王树清等人。剧团安排师生们合演《芙蓉花仙》、《屈原》、《白蛇传》、《烈火扬州》、《还我台湾》等优秀剧目,赢得观众的好评。
1953年春,在“改戏、改人、改制”的戏曲政策指导下,邛崃县川剧团更名为“邛崃县群众川剧团”,临邛大剧场更名为“人民剧场”。演职员有60余人,团代表为邓素琼、钟玉泉、李俊成。1955年春,剧团成立第一届团委会,团长邓素琼,副团长钟玉泉、李俊成。
县委书记王瑜山经常到剧场来看戏和了解剧团的经营管理情况,一再嘱咐要组织演员多演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逐步培养出一支德艺俱佳的演员队伍。剧团在抓好每天演出的同时,注意抓演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演职人员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鼓励演职人员自觉改造世界观,克服旧习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不断地提高表演水平。
剧团曾组织一批精兵强将到眉山、温江等县交流演出,组团名称为“邛崃县川剧团演出队”,展示了川剧之乡演员的新风采,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
过去演员睡的是舞台和后台地铺。解放后,县政府接收了兴贤街罗家友的公馆,将这座公馆改为剧团演职人员宿舍,解决了演职人员的居住问题。剧场的后台狭窄,演员化妆拥挤。剧团在政府关心下把后台加宽,改造成化妆室,让演员们有化妆和候场休息的地方。为了美化舞台,剧团又招收了两个美工人员,对新排剧目设计并绘制布景,增强了舞台艺术效果。经过几年的奋斗,剧团有了积累,于1956年购置一口衣箱的新戏装,演出时令观众耳目一新。在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努力下,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邛崃川剧团完成了创建初期的工作,邛崃的川剧从衰落中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
一个以世称“川剧圣人”康芷林命名的“芷林广场”在邛崃市固驿镇竣工并投入使用。据固驿镇政府有关负人介绍,芷林广场是个川剧广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其中川剧戏台和廓道面积约500平方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
邛崃蒲江大邑三地川剧爱好者在邛汇演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1-10-15 08:30:09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1014日上午,来自邛崃、蒲江、大邑三地的10多名川剧爱好者在临邛镇黄坝村社区集中汇演,铿锵的锣鼓、嘹亮的唱腔,给周末的邛崃平添了几分热闹与喜庆。
当天上午10点,来自邛崃、蒲江、大邑三地的川剧爱好者们逐一登台演唱。尽管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绚丽多彩的演出服装,也没有专业的演出设备,但是,爱好者们极具韵味的川剧唱腔、自然亲切的表演风格,不时赢得台下川剧票友阵阵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为大力弘扬川剧文化,普及振兴川剧艺术,接下来这些川剧爱好者们还将前往周边区市县巡演。
记者 邓婧 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工 发表于 2012-7-20 1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1年
[/td][/tr]
[/table]

  2011年
四川邛崃文君川剧团参加中国首届职工邀请赛
2011-4-29 来源:邛崃在线 发布者: 评论0条
http://images.ccoo.cn/news/2011429/20114298452139.jpg
http://images.ccoo.cn/news/2011429/20114298452613.jpg

(记者 黄铮 摄影报道)4月26日,中国首届职工川剧邀请赛在成都举行,我市文君川剧团自编自导的折子戏片段《中华第一
http://photo.ccoo.cn/ad/qionglai/2011121315394473.jpg
女状元黄崇嘏荣归祭祖》参加了首场比赛。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期三天,四川省和重庆市30多个区(市)县的川剧爱好者参加此次活动。文君川剧团的传统剧《探监》彩唱唱段还将参加比赛。

本次邀请赛,旨在振兴川剧,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整理优秀川剧剧目,培养和发现职工队伍中的川剧爱好者,丰富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发表于 2012-7-2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崃了不起,川剧之乡,名酒之乡。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7-2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崃出了不少川剧优秀人才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7-2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乐 发表于 2012-7-20 1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邛崃-川剧之乡,名酒之乡。

          欢迎您新朋友!:handshake:handshake

发表于 2012-7-2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2-7-2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崃是四川著名的川剧戏窝子"邛崃与温江可并列"川剧活动"前矛啦!顶!
石顶.jpg

发表于 2012-7-2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什么都由领导解决。现在一张戏票要包括衣、食、住、行、甚至妻、儿、老、小。舞台在哪?地价如此贵。草台也是不小的奢侈品啊。无奈啊!除非孙悟空来当团长。:):(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瓮 发表于 2012-7-21 1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时什么都由领导解决。现在一张戏票要包括衣、食、住、行、甚至妻、儿、老、小。舞台在哪?地价如此贵。草 ...

  你说得对,川剧需要政府或者社会企业家的扶持。这次邛崃市川剧名家演唱会,得益于邛崃市著名社会活动家闫大树先生的鼎力支持。他在岭秀山庄搭建了演出剧场,5天演出各种费用我估计少不了20W。
DSCF16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工 发表于 2012-7-21 1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得对,川剧需要政府或者社会企业家的扶持。这次邛崃市川剧名家演唱会,得益于邛崃市著名社会活动家 ...

DSCF30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工 发表于 2012-7-21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SCF3080.jpg

发表于 2012-8-1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哦,好贴子!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pzj737618411 发表于 2012-8-12 2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哦,好贴子!

  pzj737618411 是邛崃在线的著名专栏作者,在邛崃在线以道法自然网名经常发表重要文章,欢迎您来到川剧论坛。

发表于 2012-8-1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现在仍活跃在温江川剧有陈必成、张素宣、叶维英,活跃在邛崃的有龙世轩、刘雪琴、陈显芳等一批老邛崃川剧团的前辈

发表于 2012-8-1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后继无人了,邛崃川剧没得受到重视,康圣人地下有知都要气来活转过来:@

发表于 2012-8-1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弘扬川剧文化,传承川剧艺术。5月15日,在文君井举行文君川剧社川剧联谊会。来自我市及邻近郊县的川剧票友欢聚一堂,共叙友情。
联谊会上,原双流川剧团副团长李永成与文君川剧社的票友们一同表演了川剧著名曲目《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凤仪亭》选段等。台上演员精彩的表演博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吸引了一些游客驻足观看。
据了解,文君川剧社于今年春节成立,目前有24名成员。自川剧社成立后,每月1号和15号川剧社都会在文君井公园演出,不定期邀请外地川剧表演爱好者前来表演,为全市川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川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同时,丰富了市民的文化

发表于 2012-8-1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123 发表于 2012-8-16 1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弘扬川剧文化,传承川剧艺术。5月15日,在文君井举行文君川剧社川剧联谊会。来自我市及邻近郊县的川剧票 ...

感谢四川人123补充介绍邛崃文君川剧社川剧联谊会,向邛崃市的川剧老前辈尊敬!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