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84|评论: 31

[信息动态] 80老人“普川”英雄林婆婆日前官司缠身 28日将与“四诉”对薄公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13:21 | |阅读模式

    80老人“普川”英雄林婆婆日前官司缠身 28日将与“四诉”对薄公堂

    咋去“陈川”,见平日乐观开朗的林婆婆愁眉不展似有心结、默坐一傍。
    经询一老人,言道“林婆婆为了三年前川剧班子合伙事,被人告上法院。过几天将要与诉方对薄公堂。唉…真想不到为班子辛苦、操劳的林婆婆会摊上这种事……”。语气颇为愤慨、不平。
    这时,林婆婆已在哽咽地向几位关心的老戏迷诉说着此事的来龙去脉;2009年4月,我与郑日全、肖显珍、严若华、罗蓉五人合伙在牛市口陈家巷一空地上搭建大棚置了座椅等组建了陈家巷川剧团。约定每人出资五千、由肖显诊管钱、罗蓉做账。
    由于观众不多、经营困难、郑、肖二人当月退出索要股金、我用退休积蓄支付了一万元,有收据。又过一月余(6月份)经营仍未好转,严、罗二人又退出并带走了剧团所有原始记录和账本,我又退付了一万。有收据。出于对川剧的热爱、为了戏迷、为了困苦的演员,我一人苦苦支撑剧团运转,与四人再无瓜葛。直至后遭冰雹之灾停演、这个剧团共存活71天。
    后在有关部门及群众的帮助下,在牛市口一心桥街又成立了一心桥川剧团。同年被评为成都市民间英雄(全市12人)并见诸媒体。
    本月7日突接法院传票,被告之我已被郑、肖、严、罗四人起诉、四人互证,要求支付四人应得剧团利润“红利”十二万。我一听气死人了,他们已抽去二万本金如今还要十几万。我哪有这么多钱给他们。因此天天气得不行。去问了律师,他说理在我这边,所以慢慢又定下心来。想到80多岁因为宣传川剧,还要去法院对薄公堂,我真正伤心透了。
    对官司我有信心打赢、不信法院没有公理。现在就是每天心堵得慌。

    本月28日,锦江区人民法院第十一民庭(三楼)将于上午十点正,开庭审理郑、肖、严、罗共诉林素筠欠付“红利”案。关注此事的人与媒体可届时傍听(个人带身份证即可入庭),关注此案进展。

                                                                    锦江区人民法院在二环路东工农院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4:51 |

2007年度“成都民间英雄”林素筠主要事迹;


        感动的力量:林素筠 川剧迷和她的剧场

  2007年,林婆婆和她的剧场,频繁地出现在成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林婆婆的剧场被冰雹“捣蛋”了 ,林婆婆的川剧院要搬家了......这位铁杆川剧迷,用她的执着为那些热爱川剧的老年人们,搭建了一个“群乐园”。大家都亲热地叫她林婆婆,以至她的本名“林素筠”知道得人反而不多。林素筠从小就是个“川剧迷”,直到如今74岁的古稀之龄,好多唱词她都可以背出来。退休后,林婆婆想办一个收费不贵的川剧团,让更多喜欢川剧的老年朋友们可以老有所乐,只要花上不多的几块钱,就可以喝杯茶听戏,享受一下午的快乐。
  今年2月,林婆婆和其他几个喜欢川剧的朋友一起,在陈家巷的一块待建工地上开办了剧团。说是剧团,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大棚和供戏迷们休息的桌椅组成。剧团最初并没有受到多少人关注,也没有给投资者们带来经济效益。5月,其他人都陆续撤资退股了。子女们心痛母亲,认为她应该在家里享享福,不应该在外面折腾了。但婆婆很坚持,她舍不得那些铁杆戏迷们,而她也从办剧场的过程中,收获了充实与幸福。她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退休金都拿了出来,才勉强得以维持。10月29号,剧场又搬到了一心桥,光租金就要5000多元一个月,还不包括水电费和人员工资等。林婆婆还在支撑着这个“群乐园”,昨日是周末,剧院的生意比平时要好些,到下午3点过,卖出了将近200张票,林婆婆说,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川剧,关注老人的生活。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80老人和她的“草根戏台”

    在成都市东郊崔家店各式高大的公寓楼间,有一个设施简陋的“陈家花园川剧团”,剧场内不足50平方米的戏台每天都吸引不少戏迷前来赏戏,有的人甚至转乘几趟公交车来这里看戏,他们认为在这样的“草根戏台”听戏过瘾,这个“草根戏台”的创办者就是林素筠老大娘。
    今年80岁的林素筠老大娘,自小痴迷川剧。2007年,她跟几名川剧票友凑了1500元,在成都市陈家巷租了一个空地,为热爱川剧的演员搭起施展才艺的舞台,为痴迷川剧的戏迷赏戏圈起了一个戏窝子。后因城市规划建设,剧场曾多次转场,但川剧的戏声从未中断。这期间她也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前不久,林婆婆的剧场又因故停演,她便四处寻觅,终于在成都市东三环路附近找到了现在的“新家”。
    在剧团里,林婆婆担任“总监”。端茶倒水、打扫卫生、联系演员等工作样样都做得很好。“剧团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只要一提起自己一手创办的川剧团,林婆婆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个周末,许多川剧名家都会来“草根戏台”友情出演,这是剧场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林婆婆最繁忙和最开心的时候。目前剧团里最年轻的演员已过30岁,而每次四川省川剧学校的学生来这里客串演出时,林婆婆就看到了希望:“我要挑选一些好的演员,组成一个更完整的戏班子,为戏迷朋友带来更加精彩的川剧,把这个‘草根戏台’办得红红火火。”
林素筠婆婆为一名演员端茶水。
演出结束后,林素筠婆婆将剧场内的卫生打扫干净。

                                                                                            据(成都商报)



         80岁老人林素筠用退休金办川剧戏园

    林素筠今年80岁,一个铁杆川剧爱好者,铁杆到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和积蓄全部花在了办川剧表演上。
    几十年来,用她自己的话说“川剧园子一直都在亏”。最近,她的戏园子搬了“新家”,支持她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从外地过来演出的川剧演员,还有一帮说起她就竖起大拇指的川剧票友,和无数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80岁婆婆办川剧院30年 只为老人也能听上“演唱会”
    记者见到林素筠时,她正乐呵呵地把写着今日剧目的黑板搬下楼,笑起来时满脸的皱纹,但说起话来却声音洪亮。
    林素筠是崔家店路陈家花园里川剧园的老板,半年前,她独立经营了十余年的川剧院拆迁,她花2万多元承包下了这家近千平米的地方。今天不是周末,但天气好,下午2点,来看戏的票友大约有50多位,每人交8元的茶钱,就准备将一下午浸在吹拉弹唱的戏曲时光中。
    提起这个室内的戏院,林素筠毫不掩饰她的自豪:“你们看,外面虽然环境差了点,里面还是弄得多好的,有厕所,还有空调。”只见戏院里摆了100多张旧椅子,正对着大戏台。10余个演员工正在忙着化妆。
    为何80岁了还要经营戏园子?林婆婆笑说:“年轻人听演唱会,有的老人不爱打麻将,不会唱歌跳舞,就好川剧这口,我就想给他们提供一个方便,我也整个品牌!”
    林婆婆铁杆粉丝 力挺民间川剧团
    下午1点半,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多位川剧迷,年轻的60来岁,年老的90岁。林婆婆开始忙着“卖票”。
    70岁的邓至富是林婆婆戏园子的铁杆粉丝,每天必到。 “小时候为了看戏,回去挨打也觉得享受!”邓至富说起川剧便有些痛心:“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听李宇春,川剧只有我们这些老人才听得懂咯!剧场票价太贵,电视台的川剧节目取消了,没地方看。”
    每到周末,成都的名角就会免费助阵林婆婆的戏园子。林婆婆的铁杆“粉丝”谢大爷今年90多岁了,他说:“有一次还有重庆的川剧演员来助唱。林婆婆纯粹是为我们老年人服务,成都已经很难找到这种便宜、空气又好、唱得又好的戏园了。”
    上个月,重庆的一名50多岁的老人骑车自行车来到林婆婆的戏园子,足足听了1周的戏。看到这么多铁杆粉丝和前来帮忙的朋友,林婆婆又说起了自己的口头禅:“黑暗将会过去,曙光将来到!”
    坚持做“亏本”生意 退休金支持
    和许多老人一样,林婆婆从小就跟着大人看川剧,45岁退休后,她用卖报纸打工的钱资助川剧。她十多年没买过衣服,几乎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川剧上:“我做这个不是为钱,一个月少亏点我都高兴”。
    今天,林婆婆生意不错,50余名观众,她能收到400多元。但据林婆婆说,川剧园子的10个演员都是她以前看戏时献花的偶像,有人情在,因此每个月只向他们支付800元的工资,加上每月2千元的场地租用费以及900元道具茶叶等费用,这个戏园子每月花费在1万元左右,半年来,她几乎月月亏本,每个月2千多元的退休金全花在了上面。
    对于这门“亏本”生意,林婆婆的5个儿女之前一直反对。但乐观的林婆婆对自己的戏园子只有一个要求:少亏点就好,风雨不停,只要有观众就演出。
不准备选接班人 振兴川剧决心至死方休
    兰君是下午将上演的《杨八姐游春》的主角之一,当初就是看婆婆做得辛苦才来帮忙的。她和丈夫向友方一直拿着每月不到800元的工资,帮林婆婆唱戏,顺便干些杂活,两口子平时叫林婆婆“林妈”。向友方说:“林妈年纪大了,做川剧一直在亏钱,但从没拖欠过任何一个人的工资。我很尊敬她,但也心痛。”
    问及是否要从这些年轻人中选出“接班人”,林婆婆顿时沉默了。据了解,几年前,林婆婆曾选过一位“接班人”,但年轻人经营了不到1个月,就想用6万块钱把戏园子卖掉。伤透心的林婆婆说:“不打算再找接班人了。”
    戏院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人人戏台,可演千古传奇;声声锣鼓,可调百万雄兵”彻底道出了川剧的魅力。林婆婆已经80岁,这个戏院还能办多久?对此,林婆婆说她不允许自己生病:“哈哈,谁愿意做亏本生意呢?我只有尽量不死嘛。”对川剧的热爱几乎渗透了她整个生命,只要她还活着,就会把这间简陋的川剧园子好好办下去。


                                                                               据(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阳虹钰)昨日,成华区崔家店路陈家花园小区铁门上,挂着个手书的川剧戏牌:“元月5日下午2点演出传统戏,荔枝恨”。演出的川剧班子叫“陈家花园川剧团”,开办者是一位叫林素筠的婆婆,今年80岁。
    剧团设在崔家店陈家花园里的一栋二层小楼里,演出场地有500平方米,摆着200来张竹椅座位。1月4日的演出卖了43张票,这在平时已经算高上座率。“如果能请到川剧名角来演出,最多的时候能卖出100多张。”林婆婆说。
林婆婆算了一笔账,剧团每天需要支出近800元。剧团一张戏票卖8元钱,靠卖戏票,能收回一半的成本已经不错,余下的十五六万林婆婆说只能由自己贴钱。
最近,林婆婆有件挂心的事想办一张演出证。“有了演出证,就有资格申请国家补贴,剧团才能长久地办下去。”但林婆婆跑了几趟,相关部门都说剧团因正式职员不够等原因不够资质办理演出证,她希望能有人为她支支招。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发表于 2012-6-19 15:54 |
    简之是混帐东西,想钱想疯了,剧团原本亏损,何来红利?而且是十多万,去坑害一善良老人,其心太歹毒了!不得好死!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6:40 |

    面对现代版“天方夜谈”林婆婆欲哭无泪、既无奈、更无助。

    目视眼前为川剧“普及”倾尽所有的白发高龄老人为讼棍所算计,身心饱受摧残。笔者早己义愤难遏,泪眼潸潸。真担心老人能否挺过这一关,对无助的好人、川剧阵地唯一的高龄“坚守者”林婆婆,唯盼法庭明镜高悬、惩恶扬善、以昭公理、以平民怨!

    祝白发“好人”林婆婆健康、坚强、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2-6-19 16:46 |
郑、肖、严、罗这四人,简直不是人,禽兽不如,而且想钱,想疯了,民间剧团,没有那个能赚钱,只有艰危,最终都是因为没有钱而散班,居然想得出来索要甚麽"红利"那来红利?只有"白利"(没有一分钱的红利)那四人"丧尽天良呀!还叫人吗?猪狗不如哦!愤慨极也!
烦躁.gif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7:17 |
坚守 发表于 2012-6-19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简之是混帐东西,想钱想疯了,剧团原本亏损,何来红利?而且是十多万,去坑害一善良老人,其心太歹毒了 ...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为利所驱、泯灭天良。群小胡为、天理何存?

     谢谢老师力顶正义!
发表于 2012-6-19 20:52 |
支持林婆婆!

发表于 2012-6-19 21:22 |
在法庭上,当林婆婆把字据拿出来的时候,那几位的脸往哪儿搁?
愿80高龄的林婆婆平安无事,健康长寿。
194052suar3xpp8x62s9w2[1].jpg

发表于 2012-6-19 22:06 |
相信法院会公断。坚决支持林婆婆!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2-6-19 22:12 |
  林婆婆必然胜诉!四个原告不可以互证,按照法律,他们不能互相证明。林婆婆只要拿出当年付款收据或其他有效证明,四个原告要负诈骗勒索的法律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00:48 |
zhengfeng1234 发表于 2012-6-19 16: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郑、肖、严、罗这四人,简直不是人,禽兽不如,而且想钱,想疯了,民间剧团,没有那个能赚钱,只有艰危,最终都是因 ...



谢谢老师仗义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00:51 |
老农民555狂想曲 发表于 2012-6-19 2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林婆婆!


谢谢支持。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6-20 12:00 |
    林婆婆休烦脑,笑颜开,水清石现自有公道。

    锦江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其结果一定是驳回原告的起诉,或者由原告自已申请撤诉。事实理由如下:

    1、四原告收到被告付给的5000元原始《收据》证据证明,被告经办的老年活动中心川剧团与四原告没有经济瓜
葛纠纷。

    2、年 月 日《华西都市报》,年 月 日《成都商报》证据证明,经记者调查,现老年活动中心系林素筠一人独资
经营,与四原告没有经济瓜葛。

    3、 陈家花园川剧活动中心系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是老年人自娱自乐、非盈利为目的川剧活动中心,不存
在盈利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所谓四人互证红利收入,既没有事实依据,亦没有法律依据,四原告与本案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
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起诉。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6-20 16:46 |

           感谢楼主持公道,仗义执言,将人民法院受理的合伙权益纠纷告知热爱川剧的论坛网友。为维护善良
  的林婆婆林素筠老人的合法权益不致遭人敲诈算计,烦告知:

      1、本月7日,林婆婆接人民法院传票,告知被郑某等四人起诉。请问?起诉状副本是否与开庭传票
   一起送达当事人被告林素筠?

      2、林婆婆去问了律师,告知理在我這边。请问:林婆婆是否履行了委托手续委托律师代理其应诉?
   如没有?建议赶紧委托律师代理应诉。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00:15 |
红尘一过客 发表于 2012-6-19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法庭上,当林婆婆把字据拿出来的时候,那几位的脸往哪儿搁?
愿80高龄的林婆婆平安无事,健康长寿。


谢谢先生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00:22 |
梁工 发表于 2012-6-19 2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林婆婆必然胜诉!四个原告不可以互证,按照法律,他们不能互相证明。林婆婆只要拿出当年付款收据或其他有 ...


谢谢“梁公”关注、关心林婆婆。

发表于 2012-6-21 10:41 |
林婆婆把握证据 请求法律援叻

发表于 2012-6-21 12:43 |
q456q 发表于 2012-6-21 1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林婆婆把握证据 请求法律援叻

80老人“普川”英雄林婆婆日前官司缠身,看后惊讶,如此四人,系贪利小人,理应受报应的,祝愿林婆婆胜诉.
发表于 2012-6-21 13:20 |
林婆婆一定要把收据保管好!
那四个也是想钱想疯了的哈!?
打这样的馊主意,以后日子更难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0:52 |
asdfa 发表于 2012-6-20 12:00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林婆婆休烦脑,笑颜开,水清石现自有公道。

    锦江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其结果一定是驳回原告的 ...



   
谢谢老师关心、安慰林婆婆。对无助老人善意支招、施以援手。

现将简况要介如下:

   林婆婆有证据在手,众慰之后已不慌乱。只是此事时时堵心。
    本月7日法院电话叫林婆婆去拿了传票和副本,内容焦点为:“四诉”追要红利,并要林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含官司费)林婆婆现在已请了律师应诉。
    28日,这桩离奇的“红利”案,或可水落石出、尘埃落定。

    综观此事,令人愤慨。“四诉”为求横财、竞合力共求“无本之利”。子虚乌有的“红利”,短短几年竞利加利、驴打滚般一路狂涨至十二万金。
    对“应得”之财“四诉”志在必得,且振振有词;林开班子赚了不少银子、原许诺我们的红利早已逾期,现在必须兑现并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
    目前,四人异口同声、抱团互证,将林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支持四人应得红利十二万元的合法请求。
    “四诉”闷声发财、一鸣惊人!对法律的无知竞如此搞笑且滑稽。

    人在做、天在看。林婆婆尽可放心应诉,法律是公正的。必能伸张正义、保护善良!
    大堂之上,且看“四诉”如何动作、怎样下场。
   
    现实版荒诞喜剧《无本“红利”》即将如期上演。敬请关注!(要傍听者需带上身份证)。

    时间:6月28日上午十时 地点:锦江区人民法院第十一民庭(三楼)
    法院地址:二环路东四段(净居寺路口站)工农院街90号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