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父亲节,想起了在家乡乡村的父亲。
父亲今年10月就87周岁了,瘦削的身体依然硬朗,既不弓腰驼背步履也不太蹒跚,头上的几丝白发屈指可数,牙齿虽已残缺不全,但吃饭,说话和做事不认识的人谁也不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年近9旬的老人。几十年来每天看书看报听新闻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父亲当过兵,修过成渝铁路,做过20几年的村会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原则。最明显的是土地划分到各家各户那一年,(那时我还小,后来是听父亲和妈妈摆龙门阵才知道的)凭着父亲20多年的贡献和威信,完全可以动点私心把自家的土地划分得离家近些,分得更完整更好一点。然而结果令所有人诧异,(父亲全是按原则来划分的)包括村支书都说父亲太老实了。可想而知,换来的不仅仅是叔、伯、婶的责备与愤怒,就连已婚分家的大哥大嫂都对父亲严重不满,住在同一屋檐下,好多天都不和父亲说话。
父亲慈祥,宽容,善良且平易近人,和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友好相处。小时候妈妈的教育观念是“黄荆棍下出好人”,父亲则是“响鼓不用重捶”。两个截然相反的教育观念常常导致父母产生矛盾。家里哥姐我一共5个,生活的艰辛难以言喻。从小就接受外公外婆传统教育的妈妈对我们三姐妹特别严厉,制定了诸多个不准,必须,一定,决不能……等等。那时不懂事的我们常常在暗地里议论妈妈重男轻女。直到长大懂事了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和父亲为我们所付出以及所承受的一切埋怨。
记忆中,父亲从没打骂过我们,即使有时惹怒了也只是举起巴掌吓唬一下,从未见他的手掌落在过任何人身上,所以我们5姊妹在父亲面前说话做事都较为“放肆”。在妈妈面前那就要另当别论了,稍不留神“黄荆棍”就会亲吻你的身体。并且常常是姐妹三个一人犯错三人受罚,每当这时候父亲就成了我们的救星。记得有一次大姐吃晚饭时跷二郎腿,被妈妈逮了个正着,起初妈妈还是耐着性子说服教育,到后来越说越冒火,转身就到里屋去拿“黄荆棍”,我们都吓得不知所措,父亲一句“还不快跑”将姐妹三从迷茫中唤醒,不约而同地向灶屋跑去,大姐跑在前面躲在了菜桌下,我跟着二姐打开灶屋门躲进了地坝边上围着一棵大桉树堆放的高粱杆里,蚊子咬得又痛又痒都不敢拍打。后来可能是父亲劝说了妈妈,也可能是妈妈觉得自己有些过激了点,反正父亲来找我们进屋时妈妈已经睡觉了。其实我们蹑手蹑脚去睡觉时还能感觉到妈妈翻身的声音,但她却再也没有说过什么,那一次,在父亲的保护伞下我们逃过了一顿。(如果没有父亲的庇护打死我们也没那胆敢跑)
妈妈从小就不准我们挑食,哥哥姐姐都能坚持得很好,出生在70后的我这一点却难以做到,每次吃饭时我都必须挨着父亲坐,因为只有父亲才能无怨无悔地做我饭桌上的救星,只要妈妈一转眼,瞥一眼父亲或踢一下脚碗里那些难以下咽的菜就会立马消失,而换来的却是喜欢吃的食物,就因为此导致俩姐没少在背后嫉妒我。
到了80年代中期,两个哥哥都相继结了婚,接下来就该是俩姐了。有一次媒婆上门给大姐提亲,大姐说那男孩是他初中同学,10几岁了都还在流鼻子,癖得很,怎么说都不愿意去,妈妈可能是托不过媒婆的面子,非得要大姐去应付一下,那一次第一次看到大姐和妈妈对抗,死活都不配合,急得妈妈又想动用家法,关键时刻又是父亲挺身而出解救了大姐,大姐倒是解脱了,然而父亲却没逃过妈妈的吵闹。到后面二姐和我遇到相同问题时都没少要父亲做挡箭牌。
……
一提起父亲,就有说不完的趣事,父亲很平凡,但在我们眼里却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他的伟大,父亲的说服和赏识教育对我们一生影响深远,对家庭的付出和对妈妈的忠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并且一直延续……祝愿我那可亲可敬的父亲幸福!安康!!长寿!!!也祝福天下所有父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一身幸福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