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的故事 那是发生在我读高中时的事。 我高中是在槐树中学读的,那是一个镇中学,学校离我家有三十多里。我们读书的年代,没有假日补课一说,星期六上半天课,下午放假。那时,学校不卖饭,学生都是从家里背粮来学校蒸饭。那几年,正是家里困难的时候,一周只能从家里拿两斤多米,其余全是红苕或包谷米。当年我的个子小,从三十多里的家里背几十斤东西到学校,其艰难可想而知。 但是,我们仍然十分盼望每周星期六的来临,因为,回到家里,不管怎样,母亲都会想办法为我们改善一下伙食,打打牙祭。 又一个星期六到了,我和同大队(现在叫村)的一个姓白的同学(现在是宜宾学院教授)一起回家。学校到我们家有四条路可走,两条大路,两条小路,其中最近的一条小路要过一个小渡口。 这渡口叫何氏坝。河不太宽,渡船不大,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河岸两端牵了一条粗麻绳,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麻绳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麻绳,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了。 当天,我们就选择了过渡口的这条小路。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就来到了渡口,一摸口袋,傻眼了,我们两个人只有三分钱,而过渡是每个人两分钱。当时,我们身上一般都很少有钱,有几毛钱也是一个小“富翁”了。 怎么办呢?拉船的是两个比我们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可能是两姐弟。不管那么多,我们先上船再说。船到对岸,我叫姓白的同学先上岸,我留在船上付钱。当我把三分钱交给那位女孩时,女孩坚决不准我上岸,我向她求情,她反而把我又拉回到了另一岸。当时,我真想揍她一顿,但一是我个子小,二来她的家就在不远处,所以不敢动手。其实,这个女孩模样挺乖的,怎么她这样不讲人情?后来,我还以这个渡口和女孩为素材,写了一篇小说叫《桃花渡口有条船》,把这个女孩描写得非常善良美丽。 怎么办?天又快黑了,我差点急哭了。我叫那位同学到大路上等我,我往河下游去看看。哎呀,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没走多远,我便看见一位老人驾着渔船在打鱼。我站在岸边喊“老爷爷”,他一听见,马上把船划到岸边。我给他说明情况,他毫不犹豫地把我送到了对岸。我对他千恩万谢,他说,读书娃娃,不用谢,今后好好读书。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父母正在焦急地等待。我把过渡的事情告诉他们后,我母亲哭了。她说,今后,无论如何,也要给我一些零花钱。 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其实,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有时一件非常小的事就可能难到你,但是,你千万不能灰心,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同时,常存善念,你便是渡人之“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