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仁寿抬工 [复制链接]

2012-06-09 20:50

浏览:5337 回复:42
    仁寿抬工何时形成?无从考究。《仁寿县志》仅有些许记载。
     “蜀道难,难于上西天”。过去的仁寿,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弯道多,路面窄,交通十分不便。仁寿人没有用牲口驮运货物的习惯,运输全靠肩挑背磨,往往男抬女背。而重物靠一个人无法搬运,就产生多人合作整体搬运,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到每个人肩上,抬工由2人发展到4人、8人、16人、32人、64人乃至128人的队形,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所抬之物重达2吨。可以说,它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现代运输工具逐渐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所抬之物也越来越少。现在的仁寿,只有在少数地方因出殡入葬,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葬礼 454mmm.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9 20:52

葬礼 355m.jpg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9 20:53

葬礼 440mmm.jpg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9 20:54

葬礼 376mmm.jpg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9 20:55

葬礼 444m.jpg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9 20:55

葬礼 412mmm.jpg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9 20:56

葬礼 375mmm.jpg

火金王者

发表于 2012-6-14 23:07

这种只有在山区呆的人才知道……,好纪实!

游踪 版主v

发表于 2012-6-15 00:57

精彩的纪实,欣赏!

游子思乡

发表于 2012-6-15 07:36

这种活还是要技巧的

涪龙

发表于 2012-6-15 21:36

抬工号子

央金达瓦 麻辣社区认证摄影师 版主v

发表于 2012-6-15 23:53

精彩!

西蜀老马

发表于 2012-6-16 09:44

欣赏学习好友佳作。

红叶最美丽的时候

发表于 2012-6-16 10:48

当地还在实行土葬?
好纪实!

西行人

发表于 2012-6-16 10:53

劳动之艰辛,陋习之顽固!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17 11:10

火金王者 发表于 2012-6-14 23: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只有在山区呆的人才知道……,好纪实!

谢谢关注。:handshake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17 11:11

游踪 发表于 2012-6-15 0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精彩的纪实,欣赏!

谢谢支持。:handshake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17 11:12

游子思乡 发表于 2012-6-15 07: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活还是要技巧的

谢谢关注。:handshake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17 11:14

涪龙 发表于 2012-6-15 2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抬工号子

谢谢关注。你说得对,抬工都有各种号子。一来统一步伐,二来减轻压力。

568461945

发表于 2012-6-17 11:15

央金达瓦 发表于 2012-6-15 23: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精彩!

谢谢央版:handshake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