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47|评论: 0

北京专家的乐至行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7 16:22 | |阅读模式
中国佛像石窟艺术自云冈、龙门之后,转向四川发展。在安岳这个地方,它找到了自己生根发芽的土壤,迸发出最后的光彩,并形成了大足石刻的辉煌,从此以后,大规模的佛像石刻艺术成为绝唱。
安岳、大足、乐至三个相邻不足百里的三个小县城,成为中国佛像石窟与石刻艺术的最后归宿。
这就是我们杂志这期的专题。
下午二点,结束在中佛协的任务,我们预订了五点飞往成都的机票,急切切打车赶赴机场,去往成都。
海航的班机准点起飞,又分秒不差地在19点50分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伟果老师和小林老师与我们同日出发,已经在成都采访了两日。他们为了等我们,一直没吃晚饭,等我们到了宾馆以后,一行人开始吃晚饭时,已是九点多。
成都夜市的热闹,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饭馆也都营业到凌晨二三点钟。虽然川菜好吃,可是那股麻辣的劲道,还是让大家有些受不了。最后评议,最好吃的菜,居然是平淡无味的青菜钵钵。
晚饭期间,刘亚明老师打来电话,问我在哪里。我说要去安岳,去他的老家考察佛像石窟。他非常惊讶,立马帮我联系了当地的亲戚,为我们做了妥帖的安排。
清晨,搭上专程送我们去乐至的张老板的车,我们在成都平原肆意的阳光中,驱车直奔乐至。汽车沿着成渝高速向前疾驶,在简阳下了高速,改道319国道继续向前。
中午在乐至用过午餐过后,我们在乐至人大的安排下,由民宗委江主任陪同,前往蟠龙湖,采访山水佛。一路上,筱扬老师语出惊人:请问,这是什么植物?哇,这就是小麦吗?哦,这是榨菜油的油菜籽?油菜花还有这样的功效?
蟠龙湖位于乐至的东北部,是天然形成的一处湖泊。在进入湖边码头的乡间小道上,路过的农家民居,基本都是用古旧的石柱作为房屋的梁柱,那些梁柱上还刻着精美的花纹,从它们古朴的样子看,应该都是从古庙废弃的石材中搬回来的。
我们坐上当地村民的铁皮船,泛舟蟠龙湖,开始石窟艺术和山水佛的探寻之旅。山水佛的形成,源自去年一张偶然拍得的图片,在那张图片中,居然出现了一尊合十而立的佛像。而这一切,需要光线、气候、水位、植被等各种因缘的汇聚。我们虽然无缘得见这一奇观,但是湖上的风景却是异常的好。蓝天、白云、竹林和湖畔偶 尔经过的农人、水牛、鸭鹅,组成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在湖边的崖壁上,零星分布着隋唐以来的佛像石刻。虽不能靠近仔细端详,远远地便能感受到它们古朴的美感。以前,小林老师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发出“王孙自可留”的感慨,这次出来却未有这样的话语。看到这样的美景,小林老师故态复萌,又提出要留在蟠龙湖边竹 林农舍的想法。伟果老师则对蓝天白云比较感兴趣,拍了好多照片,说是回去要把今后所有的照片都PS上这样的背景。
蟠龙湖边的村落,叫石匣寺村,源自湖边一座唐代的古寺。位于山凹间的石匣寺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清代的石窟艺术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虽然历经三百多年的沧桑,依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
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安岳、乐至、大足石刻艺术,那些数百年前安岳石刻艺人留下的佛像,让我们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工作和辛劳,是那么的有意义。
报国寺是乐至石刻的集大成者,其中千年古树抱佛,是最有名的。当年,这里是一处偏僻的崖壁,繁茂的植被使得唐代的石窟艺术得以保存,以至于被一位放牛娃发现之后,才使得这里的石窟声名鹊起。关于先有树还是先有佛,至今没有定论,但是石窟艺术的魅力却是毫无争议的。可惜,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群好心的居士为了 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在唐代的佛像上刷了一层彩漆,让这古朴的佛像,变得媚俗而现代,让人看了唏嘘不已。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