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笔名:下梁正
做了二十多年的中学教师,有一件事让我心痛了二十多年,它人为地制造了差别、产生了等级、破坏了公平、滋生了腐败、败坏了校风学风、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这就是高中学校划分重点班的做法。在此,我想以我的亲历见闻讲述一下我所在的学校及所在市区学校划分重点班的那些事儿。
一 各种名目遮掩下的重点班
我所在的市区中学都没有直接把重点班命名为“重点班”的,为了遮人耳目,或叫“实验班”或叫“魁星班”或叫“英才班”等等,各种名目不一而足。我所在的学校号称“优质高中、全国一流、XX第一”,就是把重点班叫做“英才班”的,而且英才班中还有重中之重的班,号称“火箭班”。
)
二 划分重点班的原因
)
为了招生的需要。在十几二十几年前,不可否认,划分重点班几乎就是单纯地为了招生。为了招到好学生,学校给社会家长承诺给优秀的学生配置优秀的老师,给予提供各种优惠便利条件,以增加对学生家长的吸引力。
)
为了固化各种特权利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大小领导们、甚至一小部分老师发现了这种班级差别化给他们能带来很多特权和利益,于是便很乐意地把这种原本是权宜的做法固定了下来,形成了惯例,变成了制度。
)
三 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差别待遇
)
任课教师的差别。当然,重点班肯定让好老师来教,普通班让差老师来教。但是,我想在此对好老师和差老师的划分做一点评价。其实,原本如果不分重点班,也就无所谓好老师坏老师了,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难分伯仲的。但是,如果有一部分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有幸带了重点班,那么这部分老师就很容易“师生互动、遇强更强”,从而成了所谓的名师。另一部分老师带了普通班,就是累吐了血,恐怕也难以教出清华北大生,那差老师也就一辈子难以摆脱差老师的身份了。
)
四 由分班产生的诸多问题
)
1)学生家长拼钱拼势抢班。但凡有点办法的,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普通班呢。不说别的,就是面子上也过不去呀。于是能高价花钱的,出高额赞助费,有点来头的,找人托关系,挤破脑袋也要进重点班。最后重点班满员了怎么办?校长有办法,把原本不是重点班的说成是重点班,于是重点班也就年年扩编了。
)
2)学校出现了乱收费等腐败现象。每年开学之初,学校车水马龙,请客吃法送礼,社会上的那些丑恶现象在学校里尽情上演一番,大大小小的领导们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
3)扭曲了学生的心态。 重点班的学生,尤其是被校领导使用各种利益诱惑挖来的优秀生,在心态上开始发生了变化。还远远没有成才,就误以为自己是人才了,于是开始妄自菲薄,有一种高于普通班学生的优越感。他们自恃是校长请来的,甚至对老师都不尊不敬。具体的例子就是在校车上很少有学生主动给老师让座。而与此相对照的是,普通班学生更容易有自卑感、挫折感,更容易不求上进,极端的会仇视学校仇恨老师。
)
4)制造了老师间的矛盾。这种班级划分,也会导致教师心态失衡,容易在老师们中间产生各种矛盾。但是,校领导是不在意的,甚至是喜欢的。有了三六九等的班级,才会有三六九等的老师,有了这种等级差异和不公平竞争,领导就更容易掌控老师,驱使自如。让你行,你就行,不让你行,行也不行。
)
虽然重点班的划分会带来诸多的问题,但在利益驱使下的学校是不愿有所改变的。学校利用普通班的学生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利用重点班的学生博得高升学率的名声,这样,学校就名利双收了,还有必要顾及其他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