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笔者从营山县水务局水产站获悉:为挽救濒危野生鱼类,经省政府审定,同意建立11处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营山县消水河“中华鳖”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名列其中。 据了解,消水河发源于巴中县群乐场附近,从营山县柏林乡入境,流经孔雀、三元、消水、太蓬、涌泉乡镇,至黄渡镇新大桥,保护区全长69公里,总面积492公顷。根据资源调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河段中的中华鳖年产量在4000公斤至6000公斤,随后中华鳖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到2010年7月止,中华鳖数量仅200公斤左右。
“建立消水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在保护区域内建立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保护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对保护区内的中华鳖及其它名优经济鱼类资源进行保护,使水生野生动物种质资源不断增值,推动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营山县水务局水产站负责人说。
消水河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包括消水河干流和河流两岸100米的范围,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鳖、乌龟。计划保护区分为两个功能区,将消水河从消水镇大桥至涌泉乡列为核心区,长30公里,占整个保护区面积47%;将消水河从柏林乡至消水镇、涌泉乡至黄渡镇新大桥列为实验区。在保护区内将设立界碑、界桩等标志,政府将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加大对天然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的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