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84|评论: 0

用生命践行为民承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报记者李 亮
走进乐至县龙溪乡水口寺村,宽阔的水泥路两旁,一幢幢新房错落有致,山间开放的野花把整个水口寺村映衬得格外美丽。几年来,水口寺村村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村民们都说,水口寺村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钊支书”——刘官钊。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水口寺村的一处修路现场找到了刘官钊,他刚从乡上开会回来,马上就来查看今天修路的进展情况。最近天气转暖,但刘官钊却戴着帽子,穿着厚毛衣,龙溪乡纪检书记邓子军说:“刘支书刚做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回来。”
带领致富修路先行
1995年,刘官钊开始担任水口寺村党支部书记,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17年。水口寺村地处偏僻,自然条件差,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带领村民致富,一直是刘官钊对大家的承诺和心里的大难题。
“要致富,先修路。2007年,刘官钊顶住了所有反对的声音,准备在村里建一条水泥路,也是龙溪乡的第一条通村水泥路。
但当时村民收入不高,如何动员村民们积极缴纳公路集资款成了修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刘官钊组织村组干部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动员会,他对村民们说:“以前我们每人要向国家交100多块钱的公粮款,现在不但不交公粮款,国家每年还倒补贴给我们每人100多元,相当于每年我们多赚了200多块钱,大家只花一年的200元,做的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情。”
有些村民又说,公路都不从我们组过,我凭什么要集资修公路啊?刘官钊骑上他的摩托车,挨家挨户的做解释工作:“现在修的这条路是村里的主干道,只有主干道通了,以后才好修支路。这就好比是树干,树干都没得哪里找地方长树枝嘛。”刘官钊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地动员着村民,公路款才慢慢收起来。水口寺村的第一条长达3.5公里的水泥路终于修成。
以路为基引来“凤凰”
走在水口寺村的公路上,到处可见成片成片的竹林,村民说别看这些竹林不起眼,却是他们的致富宝。
水口寺村比较偏僻,坡高沟深,是典型的山区村。但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却十分适宜慈竹生长,因此,该村的家家户户历来就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慈竹的习惯,当地不少农民也靠种竹卖竹贴补家用,然而都是零星种植,不成规模。经过到眉山市青神县尖山村考察后,刘官钊提出我们的村干部们应该把眼光放在了天天看得到的慈竹上。
“要致富,就种竹。”刘官钊胸有成“竹”地说,“你看人家尖山村,土质没我村好,竹子品种也没我村强,可人家却发展成了现在的特色竹产业。”
如今看着漫山遍野的竹林,2010年群众们种植慈竹的场景仿佛又浮现在刘官钊的眼前:“在山坡上、小河边、大道旁、房前屋后,到处可见村民们扛着铁锹,提着水桶,抬着竹苗,热热闹闹种竹。村民们说他们是在为自己栽种‘后路’。”
如今,水口寺村的慈竹早已见效益,一名村民说:“竹子只要种下去就可以了,不用化肥,不用除草,不用打药,一亩竹子一年有800块钱左右的收入。”
除了慈竹种植,水口寺村在因地制宜,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巩固蚕桑种植、引进核桃种植、大力发展生猪、山羊养殖和养鱼,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2300元上升到4700余元。
朴实支书生命绽放
当水口寺村的路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当初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的老支书刘官钊却被诊断出肝癌晚期。“本来是带我父亲去检查病,我因为那段时间吃饭的时候觉得很不舒服,就顺便做个检查,哪晓得就查出是这个病了。”2011年10月初,刘官钊被诊断为肝癌晚期,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医生断言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刘官钊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很乐观,他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再为村民们做点事情。
刘官钊说,这几年,村里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是并没达到他的目标。既然生命的时间越来越宝贵,那就要认真活好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有意义。得知患病的第二个月,刘官钊又组织动员村民,新建起一条1.5公里的通组水泥路。“我这个病现在只能进行一些保守治疗,每个月都要去做放疗,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把村里的路解决好。”
就算在治疗期间,刘官钊也记挂着村里修路的事情。一天正在化疗的他接到村里的电话:“修路的老板因为资金问题,停止施工了。”刘官钊一边忍着化疗的痛苦,一边给村组干部打电话,最后协调好几名村组干部先行垫付2万多元的修路款,公路施工才得以进行。
刘官钊的两个子女都在外务工,但收入都不高,他治病的花销都是自己和老伴前些年养蚕喂羊攒下的。化疗让他的头发掉光了,人也瘦了不少,但他精神很好,总是乐观的说:“这种病三分治,七分养。医生说我活不到半年,我现在都活过来了。”
村民们渐渐知道了刘官钊生病的事情,他住院治疗期间,一些村民还自发去成都看望。村民刘勇说:“钊支书真的难得,这么多年一心都是为村里的发展着想。”村民陈通高也说:“我们村多亏了这位老支书,有经济头脑,得了病还一心做好村上的事情。”
在采访中,几乎每到一处都会听到村民们关心的询问刘官钊病情。刘官钊说,他很满足了,虽然自己的房子很破旧,子女的收入也不高,但村民们不会骂他没做事情,作为一名村支书他知足了。
435124123538.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