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伟)记者从叙永县政府办获悉,叙永县为最大程度传承、保护、弘扬美食文化,集中展示“泸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门荤豆花文化,也为纳黔高速增添一个美食亮点,将依托江门镇的高速路互通打造特色餐饮荤豆花美食一条街。 据悉,特色餐饮江门荤豆花美食一条街选址位于江门镇老街区南侧,距老街约1.5公里,东西向布局,接纳黔高速江门段互通。项目规划面积约80亩,长为650米,宽为50米,目前已有9家企业将入驻。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350元,将直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就业500人以上,同时有力地带动项目周边群众快速增收致富。
江门镇地处叙永北部,为川云东路和永宁河必经之地。自洪武年间凿通水陆两道之后,交易频繁,行人络绎。来往过客众多,催生了该地特有的美食佳肴——荤豆花。江门荤豆花以悠久的历史、特有的文化和精湛的工艺,几百年来深受青睐,被评为泸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门荤豆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夜郎故国江门寨,因其美容美体最适合女性食用,故又称“女儿菜”。早在汉代,古人利用卤水做凝固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花的制作技术被完全掌握。川滇黔边百姓在漫长的生活中,将豆花和常年食用的酸菜煮在一起招待客人,人称“一锅熟”,这便是荤豆花的雏形。明代文学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三十年间多次往返江门品味豆花煮酸菜的美味。吴三桂反清称帝、途经江门,下令隔河祭拜九鼎山寺,其祭品中就有酸菜煮豆花。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瘦肉片被放入酸菜豆花中,其汤美味可口,其质有别于“素豆花”,故改名为“荤豆花”。这标志着荤豆花的制作工艺走向成熟。 一代代豆花传人将荤豆花的制作工艺不断发扬,荤豆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手法:选豆、浸豆、磨浆、煮汁、冲花、炒酸菜、下原汤、煮料、调味。与此发展的还有荤豆花的蘸水。俗话说,“吃豆花就是吃蘸水”。荤豆花的蘸水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油酥辣椒、糍粑辣椒等种类,生菜油、木姜油、香麻油等不同风味让豆花的口感更加丰富。 http://luzhou.scol.com.cn/xyx/img/attachement/jpg/site110/20120320/6c626da8c5b710d2318409.jpg江门荤豆花 现今,江门荤豆花品牌店在江门镇境内有18家,在省内城市有8家,在外省市有18家。江门荤豆花以其鲜嫩可口、清淡味美、荤而不腻、营养丰富,获得了泸州市“热菜银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诸多荣誉,它成了江门镇餐饮业中的知名品牌,俨然是江门镇的代名词。 近年来,江门荤豆花的知名度越来越响,它对当地经济、文化、稳定的贡献越来越大。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充分挖掘荤豆花的经济价值、文化内涵,加快餐饮产业发展步伐,力求增创新辉煌,再续荤豆花数百年的兴旺传奇。 2010年年底,江门镇政府出资对镇域内荤豆花店铺进行风貌塑造,并为其统一制作了黑漆为底、金字雕镂的“江门荤豆花”店牌。经营环境的提升,促使荤豆花饭店生意更加红火。江门镇“送出豆花名片、迎来经济发展”的好戏即将上演。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红岩居士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