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合作乡安家坝村有一对结婚20多年的夫妻,丈夫因患骨质疏松症导致瘫痪13年,妻子却从未嫌弃过,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丈夫。这位年仅44岁的农村妇女,十三年如一日,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全家撑起一片晴空。她就是仪陇县合作乡安家坝村五组村民小组长马玉容,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用柔弱的双肩挑起这两副担子,做到家庭事业“两不误”。村党支部书记称赞说:“在丈夫身患重病的情况下,马玉容13年不离不弃撑起一个家,体现了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
命运戏人 丈夫劳积得病 落终身在床
3月8日,记者来到她家。44岁的马玉蓉,家住合作乡安家坝村五组,虽然年纪不大,但看上去却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20多年前,马玉蓉一家是幸福的。她在家操持家务,照顾一双可爱的儿女,丈夫苟中华身强力壮,在北京打工,收入还不错。
可是快乐的日子没有过上多久,不幸就降临到了苟中华头上。1999年,苟中华回到老家过完春节,暂时留在了家里帮助父母种秧苗。当他在田间劳作时,却突然感觉手脚疼痛无力,便立即到医院去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是风湿病。苟中华当时并没有太在意,每次都只是吃点除风湿的药就可以了。可是时间一长,苟中华的肌肉开始慢慢萎缩,苟中华这才在妻子马玉蓉的陪伴下,前往北京一医院求医,检查结果为骨质疏松症。从此,马玉容一边打工一边给丈夫治病。
慢慢地,苟中华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双儿女年纪也还很小。为了照顾 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马玉蓉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饭。接着,伺候丈夫吃穿, 给丈夫擦身,换洗衣服……将家中一切安排妥当后,她就开始出门去找活干。摆地摊、养猪 、捡垃圾、装车、卸货等样样都干,十分辛苦。虽然如此,但马玉蓉毫无怨言。
13年如一日 细心照料在床丈夫 不离不弃
2006年,马玉蓉再次带着丈夫到医院去做检查时,医生告诉她说,已是骨质疏松症晚期了。为了不给家里再舔负担,苟中华要求和妻子一起回到四川老家。回到老家后,马玉容开始养猪、养鸡、养鸭,还养了兔;马玉容勤劳持家,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家人生活还算比较舒适。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玉蓉一直坚持着。13年来,马玉蓉对丈夫和儿女们不离不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贫穷的家。在马玉蓉的悉心照料下,虽然长时间瘫痪在床,可苟中华全身没有一处褥疮。
“他得的是骨质疏松症,没法走动,吃干饭可以自己动手,吃稀饭、面条都要靠喂,平时都只能这样,因为他根本坐不起来。”马玉容一边给记者说一边给丈夫喂饭。每天早上起来,马玉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烧点开水,给瘫痪在床的丈夫苟中华喂下。
“如果不是她这十几年服侍我的话,也许我就不在了。虽然生病了,但是人感到很轻松愉快。”看着妻子这么辛苦,苟中华也不忍心再连累妻子,求她离婚改嫁,但马玉蓉没有答应。
每天早上,马玉容让丈夫喝上水后,然后就开始做全家的饭。马玉容的公公、婆婆都是70多岁了,每天也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外,还要给马玉容的弟弟带孩子,因为他们夫妇俩都出去打工去了。
丈夫写下感激心声“拿什么来感谢你老婆”
《拿什么感谢你,我的老婆》:1999年我身患恶疾,到如今瘫痪在床,老婆,是你在这 期间为这个家倾心奉献……(苟中华日志。)
病魔缠身十二秋,吃喝拉撒让人愁,一人生病全家忧,唯你常伴我左右。
经济条件也不好,那时儿女亦年幼,求医问药皆无效,北上京城寻奇妙。
家庭重担一人挑,儿女教育把你靠,一人撑起一片天,越是困境志越坚。
摆摊养猪捡破烂,装车卸车样样干;日夜辛劳把钱赚,只愿我病能好转。
好心人曾把你劝,外面世界很精彩;海阔天高任你飞,吃苦受累为哪般。
风言风语随风过,任劳任怨似从前,倾心奉献树榜样,德耀中华美名扬。
如今我病入膏肓,回首往事泪雨滂,我拿什么感谢你,唯求上苍助安康。
这是苟中华为妻子马玉蓉写的一篇日志,文中深深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感激之情。
“亲爱的爸妈,是女儿不孝,分担的太晚了。是我们对你们要求太高,给你们压力啦! ”女儿在父亲QQ空间日志上写到,随后儿子也在空间留下“爸妈,儿子也可以来分担了。” 苟中华回复说“我们为你骄傲为你自豪!我只是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感动当地村民 大家都推举她作村民小组长
如今,由于家里没有钱,苟中华由原来的每天吃三次药,改为了现在每天只吃一次药。 16岁的儿子也因没钱交学费,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了。勤劳善良的马玉蓉用自己的行动感动 了丈夫,感动了儿女们,也感动了当地村民,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尊重。
正因为马玉容的精明,村民为她的精神所感动。2010年,大家都推举她作村民小组长。 她开始有点犹豫不决,看到同志们信任的眼光,她接过了这副担子。
接过这副重任后,马玉容除带头发展产业外,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村民苟兴荣、苟兴雄、朱照鲜等群众利用稻田养鱼,每家的面积达到1.5亩,每年的收入在3万元左右;村民罗翠华有养兔的习惯,马玉容向乡村两级汇报后,帮她建起圈舍,饲养种兔50只, 从去年5月份到现在,罗翠华已出售商品兔近1000只。目前,该组养兔户达到10户。
“我们家养殖的兔子能够有现在的收入,全靠马妹妹一直的关心,她可是我们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村民罗翠华说起养兔的成果,喜不自禁。
让大家最难忘记的是:在修建村道公路中,马玉容不仅要照顾丈夫,还要参加劳动,更重要的是要协助村上收集资款、解决施工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合作乡副乡长王晴说:“安家坝村五组马玉容是个女强人,她丈夫虽然瘫痪多年,但是她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在工作上积极上进,兢兢业业,充分体现了妇女同志自尊、自立、自爱、自强的‘四自’精神。”
记者手记
吹尽黄沙始见金,人生极处是精神。马玉容回顾这10多年走过的艰辛历程时 ,她自豪地说,工作虽然苦,家庭虽然累,一个人有了精神,什么都可以克服。同时,也呼吁社会能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样的家庭,让他们的日子过的好点,让马玉容的压力小一点, 让我们的基层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QQ群:124082014(仪陇乡村-关注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