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聊斋戏是川剧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树奇葩,在清末民初之际,川剧聊斋戏几乎同高腔的“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一样,成为了川剧高腔的支柱剧目,在川剧高腔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198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川剧词曲·名词术语·聊斋戏》介绍:“川剧聊斋戏甚为丰富,现有本可查的计有79个:其中大幕戏75个,单折戏4个,绝大部分是高腔戏,取材于《聊斋志异》原作65篇。”据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资料室统计的资料看,现藏聊斋戏剧本60余个。又查目前所见的重庆、内江、南充、宜宾以及部分地区戏曲志及《中国川剧通史》等资料,尚可补充2个,当然这还不是精确的统计,但川剧聊斋戏的主要剧目当无甚遗漏。现将剧名录下: 大幕戏及独幕戏有:《金霞配》、《洞庭配》、《双官诰》、《乌鸦配》、《青梅配》、《东院配》、《痴儿配》、《珊瑚配》、《金玉瓶》、《宦娘》、《荷花配》、《甑刘缘》、《夕阳楼》、《打红台》、《孝妇羹》、《双仙缘》、《玉裹肚》、《峰翠山》、《游泾河》、《画中缘》、《镜中缘》、《重缘配》、《勾栏院》、《刀笔误》、《巧团圆》、《白玉搂》、《湘裙配》、《双魂报》、《仙人岛》、《巧娘配》、《粉蝶配》、《芙蓉渡》、《蜂蝴配》、《重梦缘》、《玳瑁簪》、《桂香阁》、《紫微剑》、《斩乌尾》、《秋月配》、《金凤钗》、《绣卷图》、《胭脂虎》、《十王庙》、《夜叉院》、《珍珠剑》、《冬梅花》、《凤仙传》、《长亭配》、《菱角配》、《一只鞋》、《借尸报》、《金生色》、《胭脂判》、《聂政坟》、《画皮配》、《水莽草》、《促织恨》、《图色报》、《飞云剑》、《一指媒》、《鸾凰配》、《化虎》、《金钏珠》、《拿虎》,共计64出。 以上大幕戏中可以单独演出的折子戏有: 《审红儿》、《宫会》——《金霞配》, 《青梅赠钗》、《夜会许亲》——《青梅配》, 《前楼会》、《后楼会》——《夕阳楼》, 《双上坟》、《肖方杀船》、《耍路》——《打红台》, 《奔途》、《投庄遇美》——《刀笔误》, 《柳林劝兄》、《教鬼学》——《桂香阁》, 《界会》、《头二公堂》——《绣卷图》, 《庙会》、《而成说亲》——《菱角配》。 《避雨酬情》、《生子拷打》、《上路碰府》——《借尸报》, 《打令牌》、《拨尸认妻》——《勾栏院》, 《赶凤》——《痴儿配》, 《三娘教子》——《双官诰》, 《友于投庄》——《双仙缘》, 《酒醉逢花》——《紫微剑》, 《换头换心》——《十王庙》,共计27出。 ——《川剧聊斋戏剧目论》杜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