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四川人在北京生活十多年,感觉北京这些年的变化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很大。多次回家探亲,发现成都的变化也可以说翻天地覆,可为什么其他变化没让我记忆犹新,唯有这个市区交通拥堵让我伤透脑筋。政府也在出台不少政策,目的也是在缓解交通,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可是真正见效的又有多少呢?
都知道北京以前也是一个”堵市“,可经过奥运出台诸多有关缓解交通拥堵的实质措施后,现在的交通拥堵情况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且人人参与缓解交通拥堵的积极性和素质也越来越高。大家可以想象北京有多大的地方有多少人口,现在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500万辆了,而且还在不断限制性的增长,反过来看看四川的人口数量以及这些年车辆的发展速度,前几年回家遍地的摩托现象现在很难看到,马路上各种各样的小轿车突飞猛涨,可是城市的发展和司机的驾驶出行习惯也一起能跟得上这种发展吗?之前听说成都市牌照车辆可以免费通行市辖区内部分高速,现在国际上好多大城市都在收取车辆进入市区拥堵费,成都这种方法不是有点背道而行,有关部门思考过吗?还有出台什么成都郊区车辆在上班高峰期部分禁止上高速进入市区方向,听起来好像是在缓解交通,可是有没有剥夺一些人的权利呢?现在成都市区又要面临大改建,大修公共交通,这是一个很有远瞻的想法,可是在大搞建设的同时肯定更会增加拥堵,所以我个人认为成都市政府是该出台有关实质性政策。,这里我建议可以借鉴一些成都模式的”北京方法“,因为上一个成都牌子的荣耀还可以免部分高速费,所以外市县在成都上牌照的车太多了,这部分车不好好管理的话只会更糟糕,再加上不及时选择限制牌照实行有资格的抽签上牌,让外地车辆高峰期禁止进绕城或三环以内行驶,所有车辆也可以实行工作日五天尾号限行轮换制,实行电子警察监控拍摄及现场限行罚款,下一步还可以在绕城或者三环以内所有路口装上相关限行电子路牌或更进一步实行收取相应的进城费,除以上意外,所有高速也可以实行出城免费,进城收费吗?
以上纯属个人的一些意见,只是让大家觉得偶们的生活确实在发生改变,而且有些改变只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