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4 01:51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去了后要不是讲好的那样,我马上就回来找工作!”2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成都市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时,来自四川省安岳县的农民工张成明正在打电话,电话那头是沿海一家用工企业。张成明说,自己在这里已待了好几天,尽管至今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但心里并不着急。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虽然这个市场像往年节后一样人头攒动,但农民工和用工方真正达成意向的并不多,更多的人是在市场内四处观望等待。面对记者的不解,张成明说,像他们这样的打工者,图的是“远行不如近爬坡”,同时还要“尊重加体面”。
成都锦江人力资源市场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劳务市场。据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玉介绍,今年节后到现在,还没有一家沿海企业来这里招工。“主要是因为近年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在缩小。”赵玉认为,现在内地企业的工资待遇与沿海相比已差不了多少,而且内地新建的工业园区也迫切需要工人。
他告诉记者,四川广安、自贡、泸州等市及成都金堂县等平常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的地区,今年春节刚过就纷纷开出“五险一金”、免费餐、“夫妻房”等优厚条件,就近吸纳务工人员。
“谁不想离家近点挣钱?”来自简阳市的农民工刘继光,今年36岁,先后去过深圳、珠海和东北一些城市打工。“我可是花了2万多元‘学费’,才学会如何修补和油漆家具这门手艺的!”他告诉记者,此前他在深圳靠这门手艺每月能挣六七千元。现在回四川找工作,主要还是图离家近,好照顾家人。“回来打工可能会比在沿海挣得少,但离家近心里踏实!”
记者发现,像刘继光这样“远行不如近爬坡”的农民工,愿意就近就业的同时还追求“尊重和体面”。
“应聘焊工、钳工,每月不给五六千元薪酬免谈!”在地上摆出这张个人应聘要求的,是刚从福建回来不久的农民工刘兴文,来自四川广元,今年45岁,五六千元是他在福建某企业打工的月薪。
“为何拿那么高的工资还要回来打工?”刘兴文告诉记者,主要还是为了争个尊重和体面。他说,虽然福建那家企业老板每月给工人的工资不低,但动不动就喜欢训斥人。春节前,一个工友与老板发生冲突后,他们几个人都辞职了。“我们受得了苦,受不了气!”刘兴文说,主动“炒”了老板“鱿鱼”,他一点都不后悔。(本报成都2月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