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是在机场路上买的车,没有人能够做出准确地统计,但从机场路上各店反映出基本一致的信息是:成都大约有超过50%的私家车主都是在机场路上买的车。
27家汽车4S店分布在机场路两侧,仅2005年,集中在短短7公里路段上的这些店,创造的产值就近50亿元……
西部最火的车市是成都,成都最火的车市在机场路。
四川省统计局今年3月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四川省私人轿车保有量已达到42.38万辆,较之上年增长了38.10%,其中大成都地区私家轿车的保有量比例占全省的92.7%。据成都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大成都地区私家轿车的保有量为40.1万辆,较之2004年的35.3万辆上涨了4.8万辆。
而这上涨的4.8万辆车里,从机场路售出的就有3.5万辆。而这个数字在多数业内人士的眼中,是一个十分保守的数量,因为仅从建国汽贸一家企业得到的销量数据在去年就超过了2万余辆。
“机场路肯定是成都车市销量最大的市场,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市场规模、车辆结构还是商气人气,成都机场路都称得上是西部车市的黄金口岸。”这是业内人士对机场路的普遍认识。
机场路 现代车市的清明上河图
“成都买车哪里去,路人齐指机场路”。成都机场路,不经意间由一条通道变成了一个口岸。眼下的机场路,每日里车水马龙、熙来攘往,恍若一幅现代车市的清明上河图。从机场路第一家汽车销售店成都新双立出发,到机场路上最后一家汽车4S店成商联合,距离是7公里。但就是这短短的7公里,却汇集了三和、港宏、建国、中达、仁孚、先锋、安利捷、城市车辆、华星鑫瑞、广博、集大成、明友、贤成、通安、川蓉、嘉运等数十家国产与进口汽车经销商,其中仅4S店就有27家,一些4S店在投资规模、硬件设施及服务环境上,甚至堪称国内一流。
在车型结构的分布上,机场路也可谓应有尽有,从新车到二手车,从轿车到越野车,从三五万元的拓拓夏利到上百万元的奔驰宝马,从国产品牌到进口品牌,消费者均能在机场路上买到自己中意的车型。
良好的消费环境与服务氛围,让机场路成为了西部车市的No.1——第一家汽车3S店、第一家汽车5S店、第一家汽车博物馆、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销售企业、第一家汽车量贩……机场路同时还被很多人称为汽车精品走廊、名车园、4S大本营、世界豪车的T型台、西部车市的晴雨表……规模集聚效应,机场路汽车4S店的相对集中以及各种车型的相对齐全,让成都百姓不用跑太多的路,就能车比三家,并最终将购车的热情变成实际的消费。在川人眼里,今天的机场路已然成为购车的天堂。
西部车市第一街的“羊群效应”
2006年4月,成都嘉运汽贸在机场路开业。作为专营进口汽车特别是高档SUV的嘉运来说,此次选址非常轻松。公司赖总说:“在成都,再没有比机场路更成熟和更合适的汽车口岸。除了机场路,嘉运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别的地方。”
据了解,成都机场路能有今天,也是经过了一个辛苦的培育期。1996年,三和本田落户机场路的时候,大部分地段还是农田;1998年,为丰田品牌服务了50年的安利捷,把中国总部——安利捷(中国)公司设于此地建起丰田汽车3S中心的时候,周围也并无多少车商。1999年,随着机场路高架路的竣工通车,由于车辆的分流为沿线交通让出了一个大通道,机场路开始迎来重大转机。同年,港宏别克建成开业。其后,四川明友拿下了中华授权,由奔驰公司授权的成都仁孚也拔地而起。再接着,中达在此开卖宝马,先锋专卖长安福特,广博撑开了“六把伞”,集大成亮出了“蓝盒子”。2004年,建国汽贸更是重兵入驻,在机场路建起了汽车量贩与4S集群.……
奔驰、宝马等众多知名厂商的开店,无疑是对机场路汽车商圈的最大肯定,并同时带来更多汽车厂商在机场路扎根,形成了一个“羊群效应”。截止目前,成都机场路所销售车型已基本涵盖了国内车市的所有车型。
水到渠成的西部车市第一街
大环境。成都是西南经济圈的中心,在整个西南地区,除了成都,各大汽车厂商在其他城市的销售网络并不发达。所以消费者想车比三家,大多会来成都,而来成都自然会来机场路。
小环境。机场路位于成都之南,成都民间有句俗话:“南住富人,西住贵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都的城南片区便是中产阶层置业的首选之地与最具时尚魅力的生活圈。
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极其便利的交通,让辖区所在的高新区政府远在上世纪末,就萌生了打造机场路名车产业带及汽车工业园的念头,除了在政策上对入驻品牌给予极大的支持外,还投入巨资对机场路两侧辅道进行改造与拓宽,由此促进了西部车市第一街的进一步兴旺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