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安岳女婿,六年前听岳家说,安岳县有石刻、贾岛墓等胜景,很为安岳人民自豪了一回。当年由因没时间,没能去拜谒成贾岛墓,留下了一丝遗憾。
早岁在读唐诗时,就知道唐代大诗人贾岛因苦吟而出名,“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成就了“推敲”这样的作文名词。“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吟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令我对大诗人敬佩有加。
在知道贾岛墓葬在安岳后,到百度浏览更了解了贾岛的生平,知其晚年是在普州度过的,病逝于普州,据传有五个地方都争说贾岛墓是在自己行政区域内,其目的我想不外是借助历史文化名人的名气,以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蕴,从而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据专家学者考证,贾岛去世后葬在安岳是准确的。出于对一代文化名士的景仰,要去拜谒贾岛墓的冲动也就更难抑止了。
去年4月24日,在参加了蓬溪县战友公子的婚礼后重返安岳,便想把几年前的遗憾补上,不想再错过机会了。但在寻找贾岛墓的过程中,一连串的遭遇却令我难以言表,由于不知贾岛墓究竟在何方,打算坐的士去,心想的哥们总是神通广大的,总应该知道吧,不想连问了几个的哥,均不知贾岛墓在何方,使我大感意外,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的哥,说似乎听说过这个地方,知道大体方向但不准确,我们也只好将就前行了,心想云南问四川尚且办得到,在小范围内边走边问边找又有何难哉?的哥也许不知道我们为何一定要去拜谒贾岛墓,但他还是努力想把我们送到位,虽然他最终还是没有把我们带到准确入口,在这里还是要向他道声谢谢。
在县城南郊安泉山的北麓,的哥说到站了,我与妻二人遂向其指引的大致方向向山上走去,沿途没有一条像样的小路,我们心想一定走错了,于是问了在地里耕种的当地农人,告知我俩翻过这座山梁往右前方下去,大约200米就到了。于是我俩高一脚矮一脚继续在地里择路登山,按照老农的指引,我们穿过了荒草丛生的山梁和田间地头,沿着一条荒草没膝的泥土小路前行,艰难地寻觅着大诗人的墓葬踪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辗转寻觅,在就要走过墓葬的时候,转头正好看到了一个破庙似的小瓦房,掩映在一大丛鸡爪竹的阴影下,上去一看,果然是我们要拜谒的贾岛墓,想想这个寻觅过程,真是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