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图回报,不计得失,就是为了能够帮助他人;看到别人脸上露出笑容,他们是快乐的,凭着献身爱心事业,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凭着一份责任心,“应急”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一直战斗在最危险、最困难、最艰苦的前沿。 他是很普通的一名体力劳动者,从事人力三轮的运输。“2008年汶川地震我就想去灾区救援,由于不是一名志愿者没去成,成了终身遗憾。自那以后,我每年都献血一次。”家住东坡区悦兴镇东方红一队,现年41岁的汤国祥说。 贫困的生活,散发耀眼光芒 披一身晨露,
洒一身朝霞。
蹬着一辆三轮,
走街串巷,
等着乘车的人。 一位诗人这样形容三轮车夫 每天早晨6点起床,洗漱后,吃完饭,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走出简陋的房屋上街,开始蹬三轮。一干就是十年,现在又换上电三轮跑运输。 “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个100多元,差的时候也有七八十块。”汤国祥乐观自信的说。 汤国祥的家境并不宽裕,三口之家,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靠在风风雨雨中开三轮车载人拉货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其身体也在这种工作条件下患上了风湿性疾病,时常关节疼痛。 自2000年3月参加眉山市应急志愿者服务支队以来,风雨无阻,从未缺席过任何的活动和培训,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的同行对他加入志愿者队伍不可思议,甚至还有人骂他是疯子。因为参加一次活动就意味着活动的这一天他将无一分钱收入,虽然一开始遭到家庭极力反对。但是两年多以来,他一直坚持下来,并用自己的朴实无华的行动感染影响了他的家庭和周围的人,让他们从反对到支持他。 他说:“我虽困难但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而有些人正困于灾难饱受阴霾痛苦,相比之下我们是幸福的。” 通过一次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活动,他的光芒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志愿者是一盏明亮的灯。 顶风冒雨,不顾寒温,
吃苦耐劳,急危解困,
迎来送往,一腔热忱。
他淳朴、厚道,
他,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志愿者。
当问到这次获得眉山首届“十大杰出志愿者”光荣称号有何感想时, “没想到、没想过、没觉得自己咋样。倒是看到还有比自己更困难的人,需要帮助,伸出手来帮一把,尽力而已。”眉宇间透着淡定朴实的汤国祥说。 去年在万胜8.19特大洪水中,不顾手臂中还打有钢钉,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在水下抢险达8个小时,,在第二天万胜的清淤工作中又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臭,冲锋在前,再一次和队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万胜镇的护桥任务。而当大家在为这次抗险的胜利释怀之时,却没有人知道,他的手上因为骨折还钉着钢钉没有取出。 相貌不起眼,声音不洪亮。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执行危难险阻的任务;一次次完美的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他用身体力行书写“英雄”,队伍敬配他的坚持,坚定、他的执着。 “充电”武装硬本领,进取和谐于社会 作为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人,他认识到应急工作需要专业技能。为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应急志愿服务大队开展了多次培训工作,他都认认真真参加,认认真真学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救援工作他认真学习心理学、医学知识,随时都会向队友们请教,咨询。所有的专业培训他都会参加而且,一定会把笔记尽最大的努力写的工工整整,以便日后派上用场。
参加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参加8.19万胜镇特大洪水护桥任务;从暖冬行动到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从市福利院到乡村的孤寡老人,到处都能看到他那熟悉的身影。
志愿者汤国祥,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一个令人敬佩的“民间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