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这几个大问题】
——盐亭地段与三台地段交界处的“骡子岩”隧道照明灯
在盐亭自东晋义熙元年建县至今的1500多年以来,终于在修建“盐—绵公路”时修起了这个隧道,此举实属盐亭人民乃至周边地区人们的一大幸事。自此,盐亭人民永远告别了原来盐亭到绵阳需要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的历史。然而,安装在隧道里的照明灯却形同虚设,长期不亮。即便是驾驶员的眼睛再好,但人的感官反应是有一个过程的,外面很亮,突然进入漆黑的隧道内,就算打开自己正在行驶车辆的灯,一下都根本难于适应,因此导致了很多次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多少美满的家庭忽然支离破碎;有多少人间悲剧在这里重演;有多少人民币拿来填补这些因事故带来的损失;有多少次因这里发生事故而被迫堵车;有多少……
既然买了马还在乎配鞍那点钱吗?
建议有关部门迅速解决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力争把人为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尽量不要让人间悲剧重演!
——公交车的运行路线和发车时间应该以尽量方便人民群众为出发点
自从县里四大班子和其他重要部门搬入梓江新区办公后,县里领导考虑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工作衔接、相互联系的问题,以及老城区人民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问题等因素,专门开通了好几路公交车,以方便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所需,这对居住在老城区的众多盐亭人民来说,的确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目前还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行车路线不科学。盐亭县城本来就很小,而目前1路车的行车路线等于是单道行驶,如果从南门休闲广场出发,经过原指南收费站,再路经梓江大桥开回南门休闲广场,这样绕城外一周,那么沿途一路的人民群众就方便多了。
二是发车时间不易掌握。6分一趟,12分一趟、18分一趟,没有规律的变动,不仅市民们不好掌握,就连开车的驾驶员都怨声载道。
建议最好10分或者15分一趟,坐车、开车的人都方便。
——老城区人行道内乱停乱放、乱摆乱占的问题十分严重
盐亭老城区的街道本来就很狭窄,现在中间又摆放了隔离设施;加上沿街一路都停放了大量的车辆;几乎每天都有几起老年腰鼓队(或者结婚队伍)游行,本来就狭窄的街道就显得更狭窄了,行人只有乖乖地走人行道。但目前的人行道上,大量的摩托车、自行车、个体摊贩摆摊设点、还有跪地要钱要饭的等等,一眼看去不仅非常混乱,而且严重阻碍了行人的交通。每次一检查,就来个“大风吹”,然而当一阵“检查风”过后就一切照旧了。这样既枉费了县里领导为美化城市所花费的“道路全部黑化”、“门楣统一装修”、“休闲带整治”、“沿街绿化”等巨大代价,又极不利于城市的美化,更不利于交通安全。
建议和呼吁有关部门领导在其位,某其政,司其职,尽其责,把这些该管的问题管好,给盐亭市民一个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
诚望相关部门领导要积极遵循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和“人民利益无小事”的指示办事,盐亭人民不会忘记您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