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老兵 69年后回家了
www.sc.xinhuanet.com 2011年11月28日 10:21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手机看权威新闻
兰超群受到重庆武警战士、志愿者的热烈欢迎 兰超群讲述抗战往事 昨晚7时42分,从腾冲飞往重庆的CZ8170航班,缓缓滑进江北机场。 在机场,87岁的抗日远征军老兵兰超群受到重庆武警战士、志愿者的热烈欢迎。 今日,他将继续踏上返乡之路,回到广安花桥镇老家。老家亲人已买好鞭炮,备下九大碗,要迎接这位打过鬼子的“幺爷爷”。 敬礼!机场唱响《大刀进行曲》 昨晚7时40分,从腾冲飞往重庆的CZ8170航班,缓缓滑进江北机场。在工作人员搀扶下,87岁抗日远征军老兵兰超群(现名李高才)坐上轮椅。他理了理头上的军绿色棉帽,手微微颤抖,因为他已从随行陪护人员处知道,“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们正在机场出口处准备迎接他回家。“敬礼!”兰老刚一抵达出口,两位武警重庆边防总队战士就用军礼,向他表达庄严的敬意。兰老挺直了腰板,右手猛抬还礼,嘴角上扬,眼眶却湿润了。举起右手行军礼,是他最熟悉的姿势。18岁入伍后,这个姿势就铭记于心。“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兰老接过志愿者陈光华手中的鲜花,20余名志愿者齐唱的《大刀进行曲》在机场候机大厅回响。他跟着歌声轻轻张嘴,无声合唱。 返程 一路受到贵宾礼遇 从腾冲到重庆,兰老一路上都感受着温暖与礼遇。昨日下午,志愿者和家人陪兰老到达腾冲机场,受到贵宾般待遇。机场还特别安排医生为兰老做了全面体检。 登机口处,重庆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在停机坪举行了简短的迎接仪式,并握住兰老的手说:“我们来接您回家了。” 重庆航空公司宣传部副主任徐旭回忆,大约半个月前,志愿者联系他,希望能为往返机票打折。“领导听完,拍起桌子就站起来了,‘给啥子折扣,英雄回来,我们还要收钱?’”此次回川,重航为兰老全免往返机票,为随行5人打8折,并安排专人全程陪护。 航程中,机组特别播放了《松花江上》。一束鲜花从后排乘客手中逐人传递至老人手中。不少乘客听空姐广播老人事迹后,纷纷上前合影,表达敬意与祝愿。
远征老兵 69年后回家了
www.sc.xinhuanet.com 2011年11月28日 10:21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手机看权威新闻
老兵回忆>>>
150人冲上去只剩12人活着 昨日下午,临上飞机前,兰超群又去了一趟腾冲国殇墓园,那里安息着他的战友们。默默转一圈,敬礼,鞠躬,慢慢离开。69年,有些漫长,但他对抗战岁月的记忆依然清晰。 第一次杀敌 他双手都在抖 1942年,兰超群18岁,是广安市花桥镇陶家沟的普通农家孩子。1年后,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军76师227团特务排的战士。“滇西反攻”打响,他随军远征云南。 87岁高龄的兰老清晰记得,1944年,部队跨过怒江,准备攻打日军驻扎在芒市的56师团部。途经龙陵外围时,他第一次杀敌。“当时敌人距离我只有两三百米,开枪时我双手都在抖。”兰老说,他很怕,“军令如山倒,不得不开枪。” 最令兰老记忆深刻的,是红崖山战役。“敌军机枪架在山上不停扫射,我们150多人冲上去,只12个人活着。”兰老顿了顿,眼角泛着泪光,“子弹在头上飞,我们就向上冲。”在226团支援下,他们打赢了这一仗。 改名落户云南 不忘本是广安人 抗战胜利了,他和部队失去联系,留在腾冲。随后,个人信息变更,老家未能联系上,他落户腾冲,成了云南人,改名李高才。他一直在打听广安老家的消息,还于1961年写了3封信,但都被退回。顾忌彼时的环境和政策等因素,他怕连累家人,就没再联系过老家。 他在腾冲育有4儿3女,并给三儿子取了两个名字,一名李学强,一名兰本刚。昨日,三儿子也陪父亲回乡。“父亲没给我说过取这个名字的原因,估计是希望我们不要忘了根在广安兰家。”兰本刚说,“十几年前,政策放开些,我们就开始打听广安这边的消息。” 幸运的是,约半个月前,在“关爱老兵”志愿者帮助下,按辈分应是兰老侄孙的兰宗合,从广安来腾冲找到兰老,最终促成兰老启程返乡。 最新消息>>> 备好九大碗就等“幺爷爷” 昨晚,天府早报记者与兰宗合取得联系。他说,老家已买好鞭炮,并准备了9桌九大碗迎接 “幺爷爷”(兰超群共三兄弟,排行老幺)回家。 今日,天府早报记者将随兰老一起回广安老家,见证远征老兵回川之旅。 (记者蒋超陈明玥摄影华小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