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12|评论: 0

宣汉着力打造川东北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1 12:16 | |阅读模式
。(据达州新闻网 记者 张亮)宣汉是巴国故都,远古巴人血性阳刚、重情重义;宣汉是红军之乡,革命先辈智勇坚定、不胜不休;宣汉是气都之心,资源经济提速奔跑、气象万千。漫步宣汉,你会发现一条条整洁宽敞的街道,一座座清新明亮的楼房,一张张呼之欲出的城市名片,一批批拔地而起的风貌景点,它们犹如五彩音符,正弹奏出一曲曲奔跑跨越的华美乐章!  过去的宣汉城乡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家庭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群众文明意识相对淡薄,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阻碍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巍巍笔架山,滔滔蒲江水,承载太多的梦想;壮美百里峡,秀丽江口湖,寄托无限的希望。今年2月,中共宣汉县第十一届四次党代会以新视角研判新形势,以新思考应对新挑战,按照“奔跑跨越、提档升级、全域治理、务实推进”的理念,下大马力、动大手术、用真功夫,抓住重点,强力突破,不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上新台阶。
  从科学规划入手,在城乡发展品位上求一流。宣汉始终把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龙头和“第一资源”来抓,牢固树立“规划是牛鼻子,规划统领全局”的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上,确定了打造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精品城市、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西进东活,南延北扩”的县城发展战略。邀请高水平的规划和设计研究院,对县城进行城市风貌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县城5个重要城市节点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对西城新区景观风貌和色彩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对县城巴人大道、石岭大道、西区大道、新宣中环形大道及巴山红军公园、笔架山风景区绿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在建设档次和品位上,在城市特色上力求一流。
  从基础设施入手,在完善城市功能上求突破。宣汉按照“向西挺进,再造新城”的目标,以西区大道为轴,将西区新城建成集商业、居住、展览、餐饮、文娱和交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发展的副中心、巴人文化的展示区和城市风貌的样板区,为打造城市综合体塑好雏形。
  该县围绕建设“川东北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334”工程,打造独具巴人文化特色和川东民居风格的巴人大道、石岭大道特色风貌街,建成滨江民歌广场,以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李依若为文化背景,以大型康定情歌人物为主题剪影雕塑,集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进一步拓展城区市民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形象。成功打造笔架山风景区、观音山森林公园,整修巴山红军公园;着力将普光打造成以工业旅游为主的4A级风景区,将百里峡打造成以生态旅游为主的4A级风景区;结合乡村旅游,坚持每年至少建成1个“1+10”新农村综合体。
  与此同时,该县加快“一纵两横”高速公路骨架、“四纵八横”干道公路网络建设,实现高速公路与县城区、县城区与达州市区的快速连接,着力将县城打造成为达州的卫星城市,尽快与主城形成同城效应。
  从风貌塑造入手,在凸显亮点上求提升。宣汉按照“川东生态亲水走廊、诗画田园度假胜地”的目标,以州河河段为主线,统筹沿线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区位特色,注重城市元素向农村延伸,结合川东民居风格和巴人文化特色,对沿线农房进行集中式风貌打造,建成“白墙灰瓦坡屋顶、角柱层线砖墙裙”川东民居,形成由点到线、连线成片的川东民居风貌示范效应。在君塘镇洋烈社区,围绕市委“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的要求,将洋烈社区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成集“商贸旅游、休闲度假、教育保障、居住创业、城乡互动”为一体的“川东第一村”。
  以宣罗路、宣(南)樊路、宣七路、宣双路、210国道、达陕高速六条主要道路沿线城镇风貌整治为突破点,辐射全县,打造一批风貌协调、具有典型宣汉地域风格和巴人文化、土家文化特色的新型乡镇和村庄,形成特色的宣汉风貌示范区。
  从全域治理入手,在整治“五乱”上求深化。在治理工作中,宣汉不仅打造局部,更注重全域,着力打造“洁、美、绿、亮、序”的城乡环境,不断推进“五乱”治理向基层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向“污水乱排、管线乱拉、房屋乱建”延伸,真正做到了乡镇和村庄治理工作全域覆盖。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思路,逐步建立以县生活垃圾处理厂为中心(辐射12个乡镇),以南坝镇等5个重点场镇为次中心(辐射32个乡镇),以边远乡镇为结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三级”处理模式。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2.5万立方米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川东第一家乡镇污水处理站——君塘镇污水处理站,有效解决全县人民最关心的垃圾和污水处理难题,进一步完善城市和场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存质量。在“两违”整治中,严格落实“包片、包组、包户”的“三包责任机制”,对沿公路、河道、夹皮沟建设火柴盒、军营式的违章建筑,以铁的手腕限期拆除、限期整改。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对城区乱搭乱建的绿色彩钢棚进行有效拆除。
  扎实推进“门前双三包”、店招店牌改造及示范街风貌打造、城市出入口通道环境整治、餐饮店铺环境卫生整治、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国省干道加油站改造、国省干道“拆违”、拆墙透绿、空地植绿、坡堤植藤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强力推进“五十百千”和“1521”示范工程,君塘、普光、白马等3个乡镇被省市命名为2010年环境优美示范镇乡,东乡镇黄金槽村等16个村被命名为示范村,山水田园城市特色得到有力彰显。
  从落实督导入手,在长效机制上求创新。为促进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不搞“一阵风”,不断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使零散的、临时的做法和措施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变被动为主动,变短期行为为长效管理。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设立常设机构。县委书记、县长定期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办公会、现场推进会、任务交办督办会,推动治理工作。今年8月,该县又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明确为常设机构。严格督查问责机制,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行严格问责。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千方百计引进民间资金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建立激励机制,对治理工作经费实行以奖代补,鼓励争优创先。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而今的宣汉,社会秩序井然有序,文明新风吹拂城乡。清晨,人们和着清风晨练;傍晚,人们在广场、游园内嬉戏,享受天伦之乐。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那么温馨、那么和谐。
  宣汉县委、县政府不负光荣使命、心系宣汉人民,用贴近百姓的生活姿态演绎“以人为本”的理念;用精益求精的观念打造每一个风貌景点,用高屋建瓴的态势构筑“五个新宣汉”。通过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古老的宣汉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经历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一次闪亮的华丽变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