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74|评论: 16

[他山之石] 戏曲名词、术语:小生…武小生…纱帽生…扇子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  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生行的一支。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挂胡须。有些剧种(如京剧)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又根据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而分翎子生(也叫雉尾生),如京剧《群英会》的周瑜;纱帽生如《玉堂春》的王金龙;扇子生如如《拾玉镯》的傅朋;穷生如《连升店》的王明芳;武小生如《八大锤》的陆文龙。个别人物如昆剧《长生殿》里的唐明皇属“冠生”,也由小生扮演,但挂胡须。

【武小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年轻英武的人物。如京剧《八大锤》中的陆文龙:《镇潭州》中的杨再兴等。着重武功,也兼重唱功,念白和做功。在表演上较一般不戴冉口的武生更繁难吃重。京剧早期以徐小香演武小生戏最为有名

【纱帽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头戴纱帽是其主要标志。大多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奇双会》中的赵宠等。表演上唱、做、念并重,讲究风采、气度。昆剧的“冠生”也叫纱帽生。但京剧等剧种的纱帽生不能称作冠生

【扇子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小生的一种。手拿扇子为其主要标志。大都扮演风流、儒雅的公子,书生。如京剧《拾玉镯》中的傅朋;昆剧《玉簮记》中的潘必正等。表演上唱、做、念并重。讲究风趣,着重体现人物温柔多情的性格。在昆剧里正名“巾生”或“儒生”。

【翎子生】也叫“雉尾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头戴翎子(雉尾)为其主要标志。大都扮演武将或文武双全的人物。如京剧《群英会》中的周瑜;《穆柯寨》中的杨宗保等。表演上特别着重做功和身段,以表现英武气概为主。

【穷  生】也叫“鞋皮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小生的一种。身穿“富贵衣”是其主要标志。大都扮演落魄不第的文人。如京剧《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昆剧《评雪辨踪》中的吕蒙正等。表演上特别着重做功,以表现人物酸腐的气息为主。习惯于把鞋后帮踩倒在脚下,以示其潦倒之状。在昆剧里也叫“苦生”。

【官   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见“冠生”。

【鞋皮生】传统戏曲行当。小生的一种。见“穷生”。

【娃娃生】传统戏曲角色名称。专门扮演剧中的儿童。如京剧《汾河湾》中的薛丁山;《宝莲灯》(《二堂舍子》)中的沉香和秋儿、《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等。大都由“童伶”(儿童演员)扮演,一般唱老生腔。有时同一剧如《宝莲灯》中岀现两个童角,则分别由一生一旦扮演,以免唱、念雷同。许多著名演员幼年时都唱过娃娃生。

【武   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生行的一支。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表演上各有特点。长靠武生扎大靠,武打、架功并重,如京剧《长坂坡》的赵云等;短打武生着紧身短装,偏重武打特技,如京剧《十字坡》的武松等。扮演老年勇武人物的称武老生,如《百凉楼》的吴桢等。武生也兼演部份武净戏,始自俞菊笙。如《铁笼山》的姜维、《拿高登》的高登等。猴戏中的孙悟空也多由武生扮演。

【长靠武生】也叫“墩子武生”。 传统戏曲角色行当。 武生的一种。    同“短打武生”相对。主要特点是扎“靠”,穿厚底靴。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挑滑车》中的高宠等。京剧早期长靠武生以俞菊笙、杨小楼为最有名。晚清以来,长靠武生大都兼演短打武生戏

【墩子武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长靠武生”的俗称。由于穿厚底靴而得名

【短打武生】也叫“撇子武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武生的一种。同“长靠武生”相对。主要特点是着短装(“包衣包裤”),穿薄底靴。如京剧《三岔口》的任惠堂、《十字坡》的武松等。京剧早期短打武生以李春来为最有名。

【撇子武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短打武生”的俗称。由于穿薄底靴而得名,含有轻蔑之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1-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对川剧可祘愽学多才!受益匪浅!顶!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11-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对戏曲界的小生行当作了全面介绍,谢谢!

发表于 2011-11-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行当知识,好介绍,顶!

发表于 2011-1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荥 先生博学多才,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梨园春 的帖子


在下乃一初级资浅戏迷,对躬耕梨园数十载的先生过誉之词,甚为煌恐、实不敢受。

所发数帖、实因“恶补”梨园知识而为。如能恵及众戏迷及入门诸友,吾愿足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长歌悠悠 的帖子



    谢谢老师数度临帖鼓励,容后再发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feng1234 的帖子


谢谢老师挺帖。在下正“恶补”梨园“书面”关联常识、。稍有所获。甚望能与老师“行”内对话。

只是“纸上得来终是浅”,尚希老师格外“点化”,余不胜感激。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戏痴 的帖子



  在下名不副实,先生过奖了。

          谢 谢 临 帖 !

发表于 2011-11-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杨荥 的帖子

永恒情.gif 杨兄乃川剧传播宣扬之士,君酷爱"川剧艺术"且收藏的资料,如此珍贵,赞叹!兄对鄙人如此看中甚感荣幸,哈哈!在"论坛"上堪叹还有晚辈,对鄙人还有不恭者也,由他去吧!嗤之以鼻尔!嘿嘿!

发表于 2011-11-26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博学多才,受益匪浅.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新全 的帖子

谢谢先生临帖。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1-11-2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荥 发表于 2011-11-2 2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  生】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生行的一支。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挂胡须。有些剧种(如京剧)唱用尖 ...

学习了。怎么觉得都听不惯京剧文武小生用假嗓子尖声尖气的唱腔!旦角假嗓子很好听。

发表于 2011-11-2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高家庄主 的帖子

同感!说实话:我不习惯听京剧小生的发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高家庄主 的帖子



可能是地域、语言、剧种差异或接触京剧较少。川剧先入为主形成的感觉。在下亦有同感,还是“乡音”亲切。

         上言仅为愚见,望“庄主”、“梨园”先生正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engfeng1234 的帖子

谢郑老师二度挺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