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真情显大爱
——记四川绵竹市博大医院院长张运德 面对困难的群众,他用爱心谱写亲情;面对身患重疾的特困患者,他用真情唱响医患友爱歌;面对困惑不解的乡亲,他用责任诠释和谐社会真谛。他来柏林乡看望重病一人,帮助一村,关爱一乡,这就是一个扶贫帮困的忠实实践者—四川绵竹市博大医院院长张运德。
一本结亲薄,被患者称为“亲人”
多年来,张院长与病人广交朋友,建立了医患亲情关系。他用真情感动了患者,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张院长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本,他走到哪里就记到哪里。翻开这个小本本,密密麻麻记录当地的一些困难患者名单、电话号码和需要帮办的事情。按照“结穷亲”记录本,笔者走村串户,欣闻他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2007年10月一个双休日上午,张院长来到400多公里外的营山柏林乡看望“尿毒症”患者张晓琼时,看到一位穿戴破烂的孤寡儿童,了解得知:“他叫李金松,父亲因车祸死亡,母亲改嫁后无音讯,爷爷患有骨结核卧病在床,全靠奶奶务农维持生计,是典型的特困儿童,在乡小学读书,别人家吃大米,他吃稀粥隔三差五还断顿。政府虽然给予了很大帮助,但还是杯水车薪。”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两小时后,张院长驱车来到李金松家,走进低矮、破旧的房子,看到李金松家家徒四壁,患骨结核爷爷躺在床上,他卸下大米、白面及豆油。并当即掏出1000元和名片,说“孩子,有困难就给我电话”,接过钱和电话号码,他爷俩感动得连声说,“谢谢张院长,谢谢张院长...” 他不仅关心群众和疾苦病人,更关心学校的学生。几年来,柏林乡长滩村的李仁明上高中的孩子、谭斌清的两个分别上小学和初中的孩子等等,每逢开学前都是张院长准时登门送足学杂费。2011年初,张院长将实地帮助的一组数字呈至乡党委一班人面前:仅乡小学,有近10名学生,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是他圆了特困学生的读书梦!
望着山区破旧的村庄,看着山区贫困的百姓,瞧着山区失学的孩子们,他的心疼了,医院医生心疼了。医院决定每年出资一万元,救助这些因贫困而即将辍学的孩子。 一条致富路,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走进长滩村,一座座漂亮的新房,一条宽敞的碎石路,一块石头上写作“运德”路。当地群众介绍说:2007年,该村没有公路,群众搞肩挑背磨出行,是营山有名的穷山村,许多房屋因成本高一直未修。张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后对乡亲们说:“各位乡亲,准备盖新房吧。”乡亲们回应“我做梦都想住新房,没钱修路哪敢修房呀?”不久,张院长联系乡党委政府,捐款30万元、并经常电话督促进度,短短2个月就建成3公里的爱心路。
关心患者疾苦、做医患之“家”。
做表率、重品行,是医院的核心价值观。院长张运德带领全院医生贴心服务,每个病人他都要亲自问候和记录在册回访,了解病人家中疾苦。针对特困病人、他免费给病人治疗,贫困病人,按成本进行收费。营山县柏林乡长滩村张小琼因家中特困就是该院受益者之一。青年妇女张小琼于2007年在德阳打工期间突发疾病,被送往张院长的德阳红十字肛肠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张院长在巡诊中了解到她家中由于父母年老多病,2个孩子正上初中,家中生活举步维艰。医院不但免去了她的所有医疗费用,而且还发动全院医生进行捐款,感动得连病人也积极捐资,共捐款3.8万元。因病情严重,张院长亲自护送至省上一家医院。回院后,张院长一直放心不下,经常电话询问她的病情,她每次病重无钱绝望时,为延长她的生命,张院长多次送钱送药共计8万元。让她度过难关。2个孩子的全部日常杂费全部由医院承担。
承担社会,解决残疾人就业,
博大医院虽是民营企业,该医院始终坚持病人至上,个性化服务,为病人排忧解难。长期注重医德教育,不断深化医疗技术,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张院长与营山县合兴乡烽火村一群众聊家常,获悉其儿子读了卫校,但因出车祸成了残疾人,找工作非常困难。。。张院长立即说,别人不要我要,做我医院的工人。
这一件件爱民事,承载了他“以人为本”,惠爱医患的点滴,也见证了他真挚的情谊。
一份责任感,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我的父母是农民,从小我生活在农村,家里兄妹多,生活困难,但是父母的正直、善良、无私的品行一直一直激励着并影响着我。从我建医院,我从未刻意追求过利润。我只想用医生的正直、善良,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关爱弱势群体。”这便是张院长的心声。“发财是一时的,为人却是一世的;只有做好人,才能干好事。”
不仅在平时他时刻关心病人、关心群众,做着好事、善事,而且在祖国和人民遭受灾难的时候,他从来都是大义的。汶川地震、南方雪灾,他都慷慨解囊,尽管自己家里也不富裕,但是他都尽力帮助灾区人民。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院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名言。他就是这样一件又一件,一年又一年,无怨无悔做好事、做实事,在平凡又不乏令人感动的小事中书写自己的人生。“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到博大医院的温暖、博大医院的关怀、博大医院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张院长语气更坚定。
张运德同志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但他用行动折射出一个医生的高尚情操,他平淡的话语中透出一个非党人士的宽大胸怀,他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忠实践行者。
|